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16篇
  免费   1276篇
  国内免费   2718篇
化学   5065篇
晶体学   301篇
力学   407篇
综合类   319篇
数学   1198篇
物理学   3120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44篇
  2022年   233篇
  2021年   227篇
  2020年   206篇
  2019年   209篇
  2018年   186篇
  2017年   299篇
  2016年   215篇
  2015年   323篇
  2014年   391篇
  2013年   511篇
  2012年   550篇
  2011年   524篇
  2010年   569篇
  2009年   605篇
  2008年   664篇
  2007年   625篇
  2006年   595篇
  2005年   518篇
  2004年   463篇
  2003年   309篇
  2002年   328篇
  2001年   344篇
  2000年   357篇
  1999年   211篇
  1998年   102篇
  1997年   87篇
  1996年   78篇
  1995年   66篇
  1994年   78篇
  1993年   55篇
  1992年   71篇
  1991年   51篇
  1990年   42篇
  1989年   41篇
  1988年   43篇
  1987年   36篇
  1986年   27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24篇
  1983年   24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20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10篇
  1978年   2篇
  1974年   2篇
  1965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41.
制备了一系列以二氧化硅为载体的侧链上含有各种氮配位基团的聚硅氧烷-钯络合物,这些高分子钯络合物能够在常温常压下催化亚胺化合物的加氢反应并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催化活性.对其中聚-(N,N-二乙酰基)-γ-氨丙基硅氧烷-钯络合物催化的亚苄基苯胺的加氢反应做了比较深入的研究,发现该催化剂在反应中是稳定的并给出唯一的加氢产物,络合物中的N/Pd原子比、反应温度以及不同底物对反应速度的影响也被报道.  相似文献   
142.
用双氧水绿色氧化环己酮合成己二酸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以30%的双氧水为氧化剂, 钨酸钠与含N或O的双齿有机配体(草酸)形成的络合物为催化剂, 在无有机溶剂、无相转移剂的条件下, 研究了环己酮氧化制己二酸的反应. 研究结果表明, 用廉价的草酸为配体, 最佳反应条件为钨酸钠∶草酸∶环己酮∶30%的双氧水的物质的量比为2.0∶3.3∶100∶350, 在92 ℃下反应12 h, 可制得80.6%的己二酸; 用GC-MS跟踪了氧化过程中三种主要物质环己酮、己内酯及己二酸含量随反应时间的变化关系, 提出了其主要氧化机理为环己酮首先经Beayer-Villiger氧化反应生成己内酯, 己内酯进一步氧化成己二酸.  相似文献   
143.
A two-dimensional layered manganese(Ⅱ) pyrophosphate, [NH4]2[Mn3(P2O7)2(H2O)2] (1), has been synthesized hydrothermally. Its structure is determined by single-crystal X-ray diffraction analysis. Its structure is built up by MnO6 octahedra and P2O7 units, with ammonium NH4+ cations residing in the interlayer regions. The manganese pyrophosphate layer consists of infinite chains of cis and trans edge sharing MnO6 octahedra linked by P2O7 units. Magnetic susceptibility measurements show that this compound exhibits ferrimagnetic-like ordering below 3.2 K. Further study shows that there are two possible superexchange pathways via the oxygen anions in Mn2+ ions. Owing to the different bridging modes of O2-, the competition between ferromagnetic interactions and antiferromagnetic interactions in Mn2+ ions results in the ferrimagnetic behavior of 1.  相似文献   
144.
1 INTRODUCTION 1,4-Dihydropyridines (1,4-DHPs) are well-knowncompounds because of their pharmacological pro-perty as calcium channel modulators[1, . The che- 2]mical modifications, such as the introduction of dif-ferent substituents[3, or heteroatoms[5], of the DHP 4]ring have allowed the expansion of researches onthe structure-activity relationship to gain new in-sights into the molecular interactions at the receptorlevel. In fact, it is well established th…  相似文献   
145.
桑黄黄酮A和B的分离与合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莫顺燕  杨永春  石建功 《化学学报》2003,61(7):1161-1163
利用正相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以及反相HPLC等手段从真菌桑黄 中分离得到两个新的二氢黄酮衍生物,经1D NMR,2D NMR和MS等光谱方法鉴定其结 构分别为5,7,4'-三羟基-6-邻羟苄基二氢黄酮和5,7,4'-三羟基-8-邻羟 苄基二氢黄酮,并且对它们进行了合成。  相似文献   
146.
选用α组分含量分别为20.5%,41%和50%的A、B、C 3种明胶作为原料,采用同时加入法制备了明胶/羟基磷灰石(HAP)复合材料.通过对干态复合物膜拉伸性能的测试和对比,发现,明胶α组分含量的变化对复合材料的弹性模量影响较大,而对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的影响则相对较小,但总的来说,三者均随α组分含量的增加而增大.其中,α组分含量最高的复合物C的拉伸强度为86.40 MPa,弹性模量为2682.35 MPa,断裂伸长率为8.65%.另外,对复合物C基本性质的表征结果表明,该材料具有类似于自然骨的组成和结构性质,因此有望成为一种具有优异力学性能的骨替代材料.  相似文献   
147.
采用浸渍法,制备了用于合成吲哚的Cu/SiO2催化剂,研究了不同载体和活性组分Cu对苯胺和乙二醇一步合成吲哚反应的催化活性,发现γ-Al2O3、活性炭、Na-Y,SiO2-MgO、MCM41、SiO26种载体中,SiO2是最好的载体;催化剂活性组分Cu含量为0.78mmol/gSiO2时,吲哚的收率高达88%,考察了水蒸汽、氢气、反应温度及接触时间等因素对反应性能的影响,并对催化剂进行了TG测试,得到了Cu/Sio2催化剂催化合成吲哚适应反应条件。  相似文献   
148.
Sesquiterpene Lactone Glycosides from Carpesium macrocephalum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wo new sesquiterpene lactone glycosides were isolated from the seeds of Carpesium meacrocephalum. Their structures were elucidated as 2α-O-β-D-glucopyranosy-5α,11αH-eudesma-4(15)-en-12,8β-olide and 2α-O-β-D-glucopyranosy-5αH-eudesma-4(15),11(13)-dien-12,8β-olide by spectral methods (HRMS,1D and 2D NMR).  相似文献   
149.
通过吸附在铂纳米颗粒表面的氢交替还原氯金酸和氯铂酸,得到了复合型纳米颗粒Pt@Au/Pt,用UV-Vis光谱、TEM和XRD对其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50.
刘琪  邓勇  王川  石铁流  李亦学 《中国化学》2006,24(9):1247-1254
聚类是芯片数据分析中被广泛使用的方法。未知基因的功能通常通过其与已知基因在不同生物状态下具有表达相似性来进行预测。然而,还未有人就这种通过表达相似性来进行功能注释的方法的可靠性进行评估。本文利用Gene Ontology对表达相似性和基因功能相似性的相关关系进行了全面的研究。研究表明,尽管表达谱的相似性和基因功能相似性之间有一定的依赖关系,但相关性较弱。在Gene Ontology的三大类中,相对生物过程和分子功能,基因表达谱的相似性更有助于细胞组分的注释。本文的研究结果对于基因功能的预测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