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387篇
  免费   16637篇
  国内免费   11768篇
化学   70939篇
晶体学   1109篇
力学   5717篇
综合类   666篇
数学   12610篇
物理学   37751篇
  2024年   223篇
  2023年   1998篇
  2022年   2291篇
  2021年   3405篇
  2020年   4110篇
  2019年   3868篇
  2018年   3574篇
  2017年   3209篇
  2016年   4843篇
  2015年   4677篇
  2014年   5792篇
  2013年   7540篇
  2012年   9103篇
  2011年   9471篇
  2010年   6623篇
  2009年   6359篇
  2008年   6679篇
  2007年   5967篇
  2006年   5579篇
  2005年   4656篇
  2004年   3645篇
  2003年   2928篇
  2002年   2659篇
  2001年   2228篇
  2000年   1945篇
  1999年   2050篇
  1998年   1734篇
  1997年   1559篇
  1996年   1555篇
  1995年   1366篇
  1994年   1240篇
  1993年   989篇
  1992年   892篇
  1991年   772篇
  1990年   645篇
  1989年   499篇
  1988年   373篇
  1987年   334篇
  1986年   330篇
  1985年   261篇
  1984年   187篇
  1983年   152篇
  1982年   125篇
  1981年   78篇
  1980年   59篇
  1979年   24篇
  1978年   22篇
  1976年   22篇
  1975年   22篇
  1957年   2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聚合物电致发光材料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较详细地综述了聚合物电致发光材料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聚对苯撑乙烯(PPV),并提出了有关聚合物电致发光材料及器件构造研究的一些观点。  相似文献   
992.
本文研究了含羧基聚有机硅氧烷——PEO复合物与LiCF_3SO_3复合膜的离子传导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利用PEO与含羧基聚有机硅氧烷复合的方法能进一步提高含羧基聚有机硅氧烷—Li~+固体电解质膜的离子传导性。此复合膜在室温下的离子导电率可达10~(-5)S cm~(-1)。本文还研究了复合膜中所用PEO的分子量、PEO用量,LiCF_3SO_3含量、交联剂用量及温度对复合膜离子传导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3.
固体基质室温燐光法测定L-色氨酸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提出在Na_2 CO_3存在下,以NaI为重原子微扰剂,以滤纸为基质的L-色氨酸的室温燐光(RTP)测定法。本法不需通干燥气体,工作曲线的线性范围较宽,用于谷物试样分析,得到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994.
采用毛细管区带电泳紫外检测法(CZE-UV)同时测定中药莲须中槲皮素、木犀草素、山萘酚、异槲皮甙4种有效成分.研究了缓冲溶液的离子浓度、pH值和电压对分离度和迁移时间的影响,得到了最佳分离实验条件.在离子浓度为40 mmol/L Na2B4O7缓冲溶液(pH 9.0)中,分离电压为16 kV,波长为254 nm时,槲皮素、木犀草素、山萘酚、异槲皮甙4种物质在10 min内得到了良好的分离测定,其检出限分别为5.0、6.7、4.5和6.0 mg/L.本方法应用于实际样品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995.
本文综述了介孔材料在烯烃环氧化反应中的应用,包括材料的制备方法、催化性能以及活性中心的表征。通过硅钛原子的合理匹配可以达到四配位钛的高度分散,从而提高催化活性。硅烷化处理增加材料表面的疏水性,能够大幅度提高活性和选择性。通过多种谱学和分子模拟等手段可表征骨架钛及其配位情况。  相似文献   
996.
Cu(phen)22+与6-巯基嘌呤及DNA间的相互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Tris-NaCl(pH=7.2)缓冲溶液中,应用伏安法、电子吸收光谱分析、溴化乙锭荧光分析、粘度测量和琼脂糖凝胶电泳等技术研究了Cu(phen)2^2+(phen=1,10-邻菲咯啉)与6-巯基嘌呤(6-MP)及DNA间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Cu(phen)2^2+与6-MP发生了明显的相互作用,其作用产物不仅与小牛胸腺DNA具有更强的相互作用,并且在H2O2和抗坏血酸存在下对质粒pBR322 DNA具有更强的断裂能力,与DNA的作用模式可能为部分插入模式。  相似文献   
997.
土壤中常量元素的X射线荧光光谱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华  贺春福 《分析化学》1990,18(6):549-552
  相似文献   
998.
本文研究了硫酸根阴离子对1-苯基-3-甲基-4-苯甲酰基吡唑酮-5(HPMBP,HL)及三辛胺(TOA)协同萃取镨(Ⅲ)及钕(Ⅲ)的影响。发现在SO_4~(2-)体系中协萃机理为:(LnL_3)_o+(HTOAL)_o(HTOA~+LuL_4~-)_o及(HLnL_4)_o+(TOA)_o(HTOA~+LnL_4~-)_o式中Ln~(3+)=Pr~(3+),下标“o”指示有机相中物种,无下标指示水相中物种。固体萃合物的红外光谱及元素分析数据确证了上述机理。  相似文献   
999.
兖州高硫煤的加氢热解脱硫及脱硫动力学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在加压热天平上,考察了氢气和氮扬气氛下高硫煤的热解脱硫。利用气相色谱在线分析研究了硫化氢氢气的逸出规律。结果表明,加氢热解比氮气下的热解有着更显著的脱友作用,脱硫率可达90%以上。而且加氢热解下65%的脱除硫转化为气相硫化氢,而氮气下热解是有80%的硫转化为液相。  相似文献   
1000.
合成酸基硫减类化合物常用的方法是固一液相转移催化法“‘.因超声波辐射可以加快有机合成反应,提高产率,本文采用了超声波辐射与相转移催化相结合的方法,以聚乙二醇一400(PEG-400)为催化剂,二氯甲烷为溶剂,在常温下合成了10种N一苯乙酸基一N‘一芳基硫腺新化合物,产率大部分比相应的相转移催化法合成高.本法条件温和、操作简便、产率较高.仪器为CQ-250型超声波清洗器,频率33土2kHZ;PE1730FT-IR红外光谱仪,溪化钾压片;BRUKERAC七0核磁共振仪,CDCI。为溶剂,TMS为内标;PE-2400CHN元素分析仪.化合物(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