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3篇
  免费   86篇
  国内免费   138篇
化学   218篇
力学   52篇
综合类   8篇
数学   70篇
物理学   279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33篇
  1994年   33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15篇
  1981年   12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3篇
  1976年   4篇
  1966年   3篇
  1964年   3篇
  1963年   4篇
  1959年   2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9 毫秒
101.
本文用AR-CM-MIC阳离子测定系统及Fura-2荧光技术,研究了研磨后表面存在自由基的α-石英,和离体肺泡巨噬细胞作用后细胞内游离Ca^2^+浓度([Ca^2^+)i)和游离Mg^2^+浓度([Mg^2^+]i的关系。发现在含Ca^2^+和Mg^2^+的介质中,α-石英表面自由基越多,[Ca^2^+]i和[Mg^2^+]i升高越大;在无Ca^2^+和Mg^2^+的介质中,新研磨的α-石英能引起  相似文献   
102.
为研究脉动热管在相变蓄放热装置中对放热的强化,设计了一套脉动热管相变蓄放热装置,搭建了试验台。以无水乙醇作为充注工质,充注率为0.5,相变材料采用Ba(OH)_2·8H_2O(八水氢氧化钡),质量4.5 kg,热循环采用底部加热顶部冷却,设定几组工况进行对比实验,发现放热过程中脉动热管的作用非常显著,实验工况下总放热时间由13495 s减小到12665 s,总放热时间减少了830 s,相变潜热放热时间由7300 s减小到5330s相变潜热放热时间减少了1970s,减幅达到27%,冷却水最高温度升高了4℃;发现冷却水初始温度越低潜热放热时间和总放热时间越少,水槽内冷却水最终温度也越低,但冷却水温度不宜过高或者过低,本装置冷却水最佳温度范围为15~20℃;实验中发现增大冷却水流量,总放热时间和相变潜热放热时间都只会微弱减小,冷却流体流量对放热过程影响不大,建议冷却流体的流量为0.1m~3/h。  相似文献   
103.
采用经验证的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对某艏辅推调距导管桨设计螺距和系泊工况螺距的水动力性能进行了有效预报,并对系泊工况装船桨流激噪声进行了分析。系泊工况下,由于导管桨的抽吸作用在导管外壁近壁面区域存在与导管内部流动方向相反的逆向流动,且导管桨尾流场速度梯度分布不均匀、流动紊乱,此时桨叶与导管的推力之比约为1.2∶1。系泊工况船+桨的瞬态流场脉动信息表明,导管桨各部件噪声源强度均表现出从1倍到4倍叶频依次下降的规律,最强幅值集中在桨叶导边和导管内壁;在远场声源级频谱曲线中轴向测点线谱较高峰值位置体现出导管桨进流流场的流动特性。对比分析该艏辅推整体和各部件宽带声源级指向性,可知旋转部件(桨叶、桨榖)对总噪声级的贡献较大,静止部件是径向测点噪声的主要贡献源。  相似文献   
104.
邢修三 《物理学报》2014,63(23):230201-230201
本文综述了作者的研究成果.近十年,作者将现有静态统计信息理论拓展至动态过程,建立了以表述动态信息演化规律的动态信息演化方程为核心的动态统计信息理论.基于服从随机性规律的动力学系统(如随机动力学系统和非平衡态统计物理系统)与遵守确定性规律的动力学系统(如电动力学系统)的态变量概率密度演化方程都可看成是其信息符号演化方程,推导出了动态信息(熵)演化方程.它们表明:对于服从随机性规律的动力学系统,动态信息密度随时间的变化率是由其在系统内部的态变量空间和传递过程的坐标空间的漂移、扩散和耗损三者引起的,而动态信息熵密度随时间的变化率则是由其在系统内部的态变量空间和传递过程的坐标空间的漂移、扩散和产生三者引起的.对于遵守确定性规律的动力学系统,动态信息(熵)演化方程与前者的相比,除动态信息(熵)密度在系统内部的态变量空间仅有漂移外,其余皆相同.信息和熵已与系统的状态和变化规律结合在一起,信息扩散和信息耗损同时存在.当空间噪声可略去时,将会出现信息波.若仅研究系统内部的信息变化,动态信息演化方程就约化为与表述上述动力学系统变化规律的动力学方程相对应的信息方程,它既可看成是表述动力学系统动态信息的演化规律,亦可看成是动力学系统的变化规律都可由信息方程表述.进而给出了漂移和扩散信息流公式、信息耗散率公式和信息熵产生率公式及动力学系统退化和进化的统一信息表述公式.得到了反映信息在传递过程中耗散特性的动态互信息公式和动态信道容量公式,它们在信道长度和信号传递速度之比趋于零的极限情况下变为现有的静态互信息公式和静态信道容量公式.所有这些新的理论公式和结果都是从动态信息演化方程统一推导出的.  相似文献   
105.
为了解决原来的ghost fluid方法在计算强激波和界面相互作用时界面附近出现的速度和压力振荡问题,对原来的ghost fluid方法进行了改进,通过在界面处构造Riemann问题并求出界面的压力和速度,ghost fluid流体的压力和速度分别用界面的压力和速度代替,ghost流体的密度通过熵常数外推得到。改进的ghost fluid保持了原来的ghost fluid的简单性,对一维强激波与气-气、气-液界面的相互作用问题以及射流问题进行了数值计算,得到了分辨率较高的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106.
引用方法 :作者 (多位作者间以逗号隔开 ) .题目 .化学通报 ,年 ,卷 :W××× (×××为网络版目次中序号的后三位 )[W 0 1 0 32 ]中性水介质中钙、镁离子对钨酸盐缓蚀机理的影响 Corrosion inhibitionMechanismofTungstateinNeutralAqueousSolutions李 燕  陆 柱 (华东理工大学防腐蚀中心 上海  2 0 0 2 37)用极化曲线法和Auger能谱研究了中性水介质中Ca2 +、Mg2 +离子对钨酸盐缓蚀机理的影响。碳钢极化曲线表明 :在含Cl-和WO42 -的水中 ,添加Ca…  相似文献   
107.
NSB对油菜某些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油菜的蕾苔期、初花期喷施一定浓度的植物生长调节剂萘乙酸、微量元素锶和硼的混合配方,可以促进植物的生长发育和增强花粉的生活力,提高泌蜜量、叶绿素含量和硝酸还原酶的活性,增强植株的根系活力和抗旱性,加快可溶性糖的转移,同时能有效地提高油菜产量。  相似文献   
108.
在模拟生理条件下,用荧光光谱法研究了诺氟沙星对牛血清白蛋白以及锌(Ⅱ)对诺氟沙星和牛血清白蛋白荧光光谱特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诺氟沙星和锌(Ⅱ)都可以使牛血清白蛋白的荧光强度发生猝灭。根据荧光猝灭双倒数图计算诺氟沙星和牛血清白蛋白之间的结合常数为6.80×105,结合位点数为1.21。由此可见,诺氟沙星和牛血清白蛋白之间有很强的结合作用,这为诺氟沙星在体内被蛋白质储存和转运提供了条件。并且在锌(Ⅱ)存在下,诺氟沙星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结合作用有所增强。荧光猝灭双倒数图计算的结果表明,诺氟沙星和牛血清白蛋白之间的结合常数和结合位点数均随锌(Ⅱ)浓度的增大而增大。通过对锌(Ⅱ)、诺氟沙星和牛血清白蛋白的结合反应的研究,进一步探讨了诺氟沙星、锌(Ⅱ)在生物体内与蛋白质相互作用的机理。  相似文献   
109.
田兆硕  王骐  李自勤  王雨三 《物理学报》2001,50(12):2369-2374
分别利用速率方程理论和六温度模型理论对Q开关CO2激光器动力学过程进行了理论分析比较,实验上测得电光调Q射频波导CO2激光器脉冲激光建立时间及峰值功率与速率方程理论和六温度模型理论计算结果一致.但速率方程理论计算的激光脉冲宽度较“窄”,并且几乎没有拖尾,而六温度模型理论计算的脉冲激光波形有明显的拖尾,符合实际测量的波形.另外,六温度模型理论可以全面反映激光器工作气体中不同分子能级的能量转移过程,因此六温度模型理论分析更全面 关键词: 2激光器')" href="#">电光调QCO2激光器 六温度模型理论 速率方程理论  相似文献   
110.
王祥三 《计算物理》2001,18(2):138-142
在分析蛟路江河口海域流态和污染规律的基础上,考虑盐淡水混合河口海域的污染非线性扩散现象,用有限元法进行数值分析计算,对数值解的稳定性进行了探讨,并将计算值与实测值进行了比较、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