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2篇
  免费   203篇
  国内免费   372篇
化学   694篇
晶体学   32篇
力学   98篇
综合类   23篇
数学   183篇
物理学   517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45篇
  2018年   45篇
  2017年   42篇
  2016年   44篇
  2015年   47篇
  2014年   72篇
  2013年   57篇
  2012年   54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49篇
  2009年   84篇
  2008年   85篇
  2007年   78篇
  2006年   64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53篇
  2003年   42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55篇
  1998年   42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39篇
  1994年   39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28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2篇
  1976年   1篇
  1965年   3篇
  1960年   1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31.
利用环己二酮单腙芳构化反应, 得到9H, 9H, 11H, 11H, 12H, 12H-六氢化苯并[9,10]-(1H, 1H, 3H, 3H, 4H, 4H, 5H, 5H, 7H, 7H, 8H, 8H-十二氢)菲-2, 6, 10-三酮腙, 然后与季戊四醇反应, 得到9H, 9H, 11H, 11H, 12H, 12H-六氢化苯并[9,10]-(1H, 1H, 3H, 3H, 4H, 4H, 5H,5H, 7H, 7H, 8H, 8H-十二氢)菲-2,6,10-三酮缩三(2,2-二羟甲基-1,3-丙二醇), 再与9-[4-(2,6-二硫杂环己基)苯基]-3-[4-(二甲酯基甲基)苯基]-2,4,8,10-四氧杂螺[5.5]十一烷反应, 制成标题化合物. 中间体和标题化合物经过IR, 1H NMR, MS和元素分析表征.  相似文献   
32.
环糊精诱导室温Ling光法中两种新型简便快速的防氧方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张海容  魏雁声 《分析化学》1996,24(11):1253-1257
在环糊精诱导室温Ling光法中除氧技术是重要的实验条件。本文首次成功地建立了在反应体系中以Zn(s)+HCl产生H2和Na2CO3+HCl产生CO2作除氧剂,α-氯代萘作模型化合物的CD-RTP法。  相似文献   
33.
34.
超细Mo/Al2O3催化剂(I):催化及还原性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两种不同制方法-浸渍法和超临界流体干燥法制得的超细Mo/Al2O3催化剂的加氢与加氢脱硫催化性质及还原性质,并与以普通Al2O3作载体体制得的Mo/AlO3催化剂相比较。结果表明,超细粒子催化剂催化性质较大度的地受制备方法的影响。TPR,XRD,LRS分析结果表明,超细氧化铝载体和超临界流体干燥法的使用均有利于Mo在Al2O3表面的分散。  相似文献   
35.
β-环糊精与二苯胺超分子包合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β-环糊精(主体)与二苯胺(客体)的包合反应。通过元素分析、核磁共振、差热分析及X-射线粉末分析方法确定了包合物的形成,用荧光光谱法测定了包合反应的形成常数。实验结果表明:β-环糊精与二苯胺分子形成摩尔比为2∶1的包合物。二苯胺的苯环嵌入β-环糊精分子的疏水性空腔内。包合物的分子式为C96H151O70N。热稳定性比相应主客体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36.
介绍了用硼特效树脂和阴、阳混合离子交换树脂相结合进行珊瑚中硼的分离和纯化方法,满足了正热电离质谱法测定硼同位素的要求,并且对几个珊瑚样品进行了硼的分离和硼同位素组成的测定,结果满意,为研究珊瑚中的硼同位素示踪古海洋环境变化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37.
利用圆二色谱研究了β-环糊精(β-CD)对D/L酪氨酸的手性识别行为,制备出了β-CD与L-酪氨酸(L-Tyr)的固体超分子化合物,并用元素分析、薄层分析、X射线粉末衍射及热分析对包合物进行了表征,用荧光光谱法测定了包合物的形成常数.实验结果表明,β-CD具有选择包结L-酪氨酸的特性;主客体形成11的包合物,其组成为L-Tyr/β-CD·12H2O;稳定常数为5.13×103L/mol;包合物的热稳定性比主客体皆有改善  相似文献   
38.
关于共振论教学问题的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共振论是否应该进入有机化学教学?这个问题至今没有完全得到解决.有的同志认为这么多年没讲共振论也教得不错,现在不讲也可以;另一些同志虽然有讲授的意图,但对如何安排共振论的教学仍有难处,本文拟对此进行讨论. 一、共振论应该进入我们的教学  相似文献   
39.
王积涛  魏荣宝 《大学化学》1990,5(5):19-21,18
在确定有机化合物Z、E及R、S立体异构体时,总要涉及到有机基团的顺序大小问题.简单的CH_3-,C_2H_5-,OH-,X等一般可一目了然,而较为复杂的基团则需将结构式按H HCahn-Ingold-Prelog规则一一展开来比较.例如乙烯基-CH=CH_2展开为??;  相似文献   
40.
人尿中氟含量的测定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氟离子选择电子法对右江民族医学院28名≥19岁的成年健康学生(其中男生18名,女生10名)早上和晚上尿样分别进行了氟含量测定。结果表明,早上和晚上尿样尿氟含量有一定差异,而早上尿样中的氟含量小于晚上尿样。可认为从早到晚的时段内,人体从食物、水源或其它途径摄入了氟,从而出现了差异;样品氟含量的最大值0.959 mg/L在百色地区正常人尿氟百分位数法(P25~P97.5)正常值范围0.589~2.268 mg/L内,可认为右江民族医学院的人员未出现氟中毒,处于一个氟安全的地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