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5篇
  免费   47篇
  国内免费   18篇
化学   34篇
晶体学   3篇
力学   26篇
综合类   37篇
数学   11篇
物理学   10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5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3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83 毫秒
211.
李仕春  王大龙  李启蒙  宋跃辉  刘丽娟  华灯鑫 《物理学报》2016,65(14):143301-143301
纯转动拉曼激光雷达是探测大气温度廓线的重要手段之一,其正常工作需要配置其他并行校正设备,制约其在气象及环境监测领域中的实用化进程.基于大气氮气分子的纯转动拉曼谱型对温度的依赖性,提出并设计了绝对探测大气温度廓线的纯转动拉曼激光雷达系统.系统采用波长532 nm且脉冲能量300 m J的激光激励源和口径250 mm卡塞格林望远镜的接收器,设计了衍射光栅和光纤Bragg光栅结合的多通道并行纯转动拉曼光谱分光系统;仿真分析氮气和氧气分子的纯转动拉曼散射谱线间关系,优化选择了6条氮气分子的纯转动拉曼谱线以直接反演大气温度,设计了两级滤光器间转接光纤阵列的结构;基于最小二乘原理推导了绝对探测大气温度的反演算法,并结合标准大气模型,分析了纯转动拉曼激光雷达绝对探测大气温度的探测性能.结果表明,所设计纯转动拉曼激光雷达系统可直接反演大气温度廓线,在测量时间17 min内,温度偏差小于0.5 K的探测高度达2.0 km.  相似文献   
212.
1990~1992年的每年冬天,在天山达板城山区对高山雪鸡TetraogallushimalayensisG.R.Gray)的冬季食性及食物成分进行厂研究.结果表明,雪鸡日取食两次,饱食1次需60g左右高山植物,含24科43种以上植物的根,细茎、叶、种子等;食物富含锰(Mn)、镍(Ni)、铬(Cr)等多种微量元素,但粗脂肪、蛋白质和总糖含量都较低,氨基酸的组分比例也不够合理,营养和能源价值都较低,表明高山雪鸡对包括贫瘠食物条件在内的恶劣自然环境条件具有很高的适应性和抗逆性.  相似文献   
213.
郜海阳  唐远河  华灯鑫 《光子学报》2014,39(10):1729-1733
基于三代近贴式像增强器,设计了磁镜阵列装置的结构,从理论上计算了该装置的调制传递函数以及将其引入像增强器后整体的调制传递函数,以此来分析对成像质量的影响.通过对实际参量绘制的调制传递函数曲线分析,得出磁镜阵列装置在X、Y方向的极限分辨率分别为117 lp/mm、121 lp/mm,奈奎斯特频率处的调制传递函数值分别为0.55、0.59,同时磁镜阵列像增强器的极限分辨率也分别达到了87 lp/mm、89 lp/mm,相应的奈奎斯特频率处的调制传递函数值为0.49和0.52.结果表明X和Y方向的调制传递函数曲线之间差异较之磁镜阵列装置变小,这对保证成像质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文章为进一步深入研究磁镜阵列像增强器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14.
傅小勤  郭明  武嘉  战胜鑫 《化学学报》2012,70(5):611-616
以烧结后的二氧化硅光子晶体为模板,采用溶胶凝胶法向模板间隙填充以甲基丙烯酸(MAA)和丙烯酰胺(AM)为双功能单体,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BIS)为交联剂的聚合物前驱液,制备了甲基丙烯酸/丙烯酰胺共聚(PMAM)双单体反蛋白石凝胶光子晶体.通过紫外可见光谱分析表明,反蛋白石结构的凝胶膜对pH响应范围在4.0~7.0之间.由于其不受离子强度的影响,除了可以作为pH传感器外,还可以作为金属离子及生物小分子等分子印迹光子晶体传感器的基体膜.  相似文献   
215.
为了对激光雷达的回波信号进行采集,设计了一款基于FPGA的高速数据采集、预处理系统.该系统以FPGA内嵌DRAM作为存储器,以同步有限状态机作为控制方式,可在1kHz的外触发信号激励下,以20MHz的采集频率采集数据,并可在不丢失脉冲的情况下,对采集到的4 096个数据点进行5 000次以上的对应点累加平均(滤除背景噪音).设计完成的数据采集系统已应用于一台米散射激光雷达系统中,达到了30km探测距离、7.5m时空分辨率的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216.
壳聚糖微囊的部分特性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以壳聚糖为主要材料,制备壳聚糖微囊。微囊直径在0.5-0.8mm间,微囊在pH4-11的缓冲液中稳定,能耐受3000r/min离心30min以上。用牛血清白和蛋白γ-球蛋白测其通透性,表明随着微囊所在溶液pH的升高,微囊通透性降低。壳聚糖的分子量在一定范围内对微囊通透性几乎无影响而脱乙酰度对通透笥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217.
为研究柱状颗粒在线性剪切流场中的运动状态和受力情况,本文以颗粒长径比为2,颗粒之间的初始距离ΔSPy=4D为例,基于直接力浸入边界法数值模拟了双柱状颗粒在三维线性剪切流场中的运动过程。根据模拟结果分析了柱状颗粒周围流场参数分布,在考虑壁面对颗粒的影响和颗粒之间相互影响的条件下,研究了颗粒的受力和运动的变化,探索了流体曳力导致柱状颗粒迁移和转动的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双柱状颗粒在线性剪切流场中易向速度大的流体区域运动;前后两颗粒运动状态和轨迹不同,颗粒之间距离较近时,曳力会产生较大的波动;只有当颗粒在壁面附近时,滞后颗粒才能追上领先颗粒,两颗粒发生牵引、翻滚和分离过程。  相似文献   
218.
Metamaterial absorbers with carbon fiber reinforced polymer(CFRP)substrates, which are called metaCFRPs, have recently gained recognition for their excellent mechanical and electromagnetic performance. Different from traditional metamaterial absorbers with an isotropic substrate, meta-CFRPs with a highly anisotropic CFRP substrate are facing challenges in acquiring polarization-insensitive absorption. Here, a lay-up-oriented structure design method is proposed to solve this problem. Considering ...  相似文献   
219.
当黏弹性体接触界面介于湿和干之间时,总是捕捉到1个高于干摩擦的润湿状态,称为黏着态.该状态下最大摩擦系数称为摩擦峰.本文中利用涂覆不同材料的载玻片探究了界面润湿性(θ)和粗糙度(Ra)对摩擦峰的影响.摩擦试验发现,干燥条件下,Ra相近时,PDMS半球与θ较小的表面,摩擦更大;θ相近时,与Ra较小的表面,摩擦更大.润湿转变试验中发现,黏着态下摩擦系数最大增长百分比(Δμ%)与滞后位移增长百分比(ΔS%)之间呈较好的线性关系.摩擦系数与滞后位移的增长与接触表面间残余液滴有关.试验发现:光滑载玻片表面的Ra相近时,θ较小的表面,摩擦峰较低;θ相近时,Ra较小的表面,摩擦峰较低.该结果表明,黏着态下接触区域内微液桥的数量和形状对摩擦峰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20.
近场动力学方法已被广泛用于钢筋混凝土的开裂破坏研究,传统近场动力学方法的控制方程与参数是基于同种均质材料的能量方程确定,在处理不同种材料之间的相互作用时,无法合理反映其界面的力学行为.针对这一问题,通过分析钢筋混凝土界面的黏结-滑移机理,提出了近场动力学界面区材料点的相互作用模型,发展了考虑钢筋混凝土界面黏结的键基近场动力学方法.基于键基近场动力学与连续介质力学的能量密度等效方法,提出了界面微弹性参数的确定方法;根据钢筋肋间混凝土的应力分布规律,获得界面材料点域半径与受限楔体半径的等效关系;利用界面黏结-滑移曲线峰值应力对应的滑移变形,给出了界面临界拉伸常数确定方法.通过与2组钢筋混凝土构件的拉拔试验对比,验证了发展的界面近场动力学方法,并开展了不同条件下钢筋混凝土构件的数值试验.结果表明,发展的近场动力方法能够合理反映钢筋直径、锚固长度、混凝土强度以及肋间距对钢筋混凝土界面黏结行为的影响,体现了所提方法的合理性与优越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