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8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100篇
化学   155篇
晶体学   10篇
力学   16篇
综合类   12篇
数学   56篇
物理学   100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2篇
  1971年   1篇
  1961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GSOR,GAOR,GSSOR和GSAOR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胡家赣 《计算数学》1991,13(2):142-144
M.M.Martins于1986年提出了解线性代数方程组的MSOR方法,其实这种方法就是[2]中GAOR方法的特例,而且在[2]中还讨论了GSAOR方法,收敛性条件只含Jacobi迭代矩阵的谱半径,不含方程组的系数,特别是建立了GAOR或GSAOR收敛和方程组系数A为H阵的等价性,故所得结果比较好.又[1]中的定理1也是[4]中一个  相似文献   
82.
曾强  曾宪顺 《合成化学》1998,6(1):49-54
采用P2O5脱水的方法将三乙醇胺和倍半氧锗有机化合物在室温下反应得到了较高产率的介吗川类有机锗新化合物。此法特别适合制备一些含有活泼官能团的介吗川类有机锗化合物。通过元素分析、IR、^1H NMR和MS等分析手段验证了所合成的14个新化合物的组成及结构。并考察了某些化合物的生物活性。  相似文献   
83.
光原锰(Ⅲ)卟啉二甲酯与有机碱配位还原反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验表明,Mn(Ⅲ)卟啉对理解血红蛋白的催化反应很有意义。Mn(Ⅲ)卟啉突出的性质是配位还原性,尤其与有机碱的反应。等研究了四苯基卟啉锰(Ⅲ)(TPPMn(Ⅲ)Cl)与有机碱的配位还原反应。本文部分作者曾研究过(β-硝基)四苯基卟啉锰(Ⅲ),((β-NO_2)TPP Mn(Ⅲ)Cl)、四(对硝基)苯基卟啉锰(Ⅲ)(TNPPMn(Ⅲ)Cl)和邻(二  相似文献   
84.
Two molecularly imprinted polymers binding to analgesic acetanilide were prepared using either dual functional monomers of calix[4]arene derivative and acrylamide or single monomer acrylamide, respectively. The polymers were ground, sieved and investigated by equilibrium binding experiment to evaluate their recognition properties for the template and other substrates. Scatchard analysis showed that homogeneous recognition sites were formed in the imprinted polymer matrix. Our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the polymer using two functional monomers exhibited better selectivity for the template. This study may open new frontiers for the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imprinted polymers, such as drug separation and purification.  相似文献   
85.
本文应用SAXS与微机模型拟合(MCMI)研究了-LB(S为芪唑杰)薄膜与SA-LB(SA为芪唑盐/花生酸镉)薄膜的微观结构与超分子结构, 以及这类LB薄膜凝聚态不稳定的原因。结果指出: 第一, 从π-A曲线可知, S与A的脂肪链可以类似于脂肪酸晶胞形成二维类晶系结构; 第二, 随着分子比R~M=S/A=0到1, S和A之间发生了人分散相至连续相的相逆转; 第三, S在二维类晶系中处于不稳定的近似伸直型的高能态构象,然而, 哑铃形的芪唑基类似于芪趋向于作倾斜状密堆砌, S的两条脂肪链则倾向于转变为稳定的全反式燕尾开的低能态构象, 仅占S分子长约2/3的脂肪链亦降低了S分子间与S-A分子间的凝聚力, 这就导致了S连续相的二维类晶系存在大量晶格缺陷, 故只能形成4~6层不稳定的Y型LB薄膜; 第四, 存放一月后, 这种不稳定的S连续相的层状超分子结构极易存坏和崩塌。  相似文献   
86.
利用微波技术合成了配合物[Gd2(Gly)6(H2O)4](ClO4)6(H2O)5, 进行了化学成分分析、红外表征和热重分析. 应用X衍射仪测定其晶体结构, 该晶体为一维链结构, 属三斜晶系, P 空间群, 晶胞参数: a=1.1569(17) nm, b=1.4138(2) nm, c=1.5642(2) nm, α=96.910(2)°, β=102.735(2)°, γ=105.512(2)°, V=2.3606(6) nm3, Z=2, Dc=2.144 g•cm-3. 采用精密溶解-反应量热计, 通过设计热化学循环, 计算出了该配合物的标准摩尔生成焓为 -(7960.73±3.23) kJ•mol-1.  相似文献   
87.
稀土钬丙氨酸配合物的热力学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成了稀土氯化钬丙氨酸配合物,[Ho2(Ala)4(H2O)8]Cl6,的晶体.用绝热量热法测定了其在78~363 K温区的热容.在214~255 K温区发现一固-固相变,相变峰温、相变焓和相变熵分别为235.09 K,3.017 kJ•mol-1和12.83 J•K-1•mol-1.用最小二乘法将实验热容值拟合成热容随温度变化的多项式方程,利用此方程式和热力学函数关系,计算出以298.15 K为参考温度的热力学函数值.在40~800 ℃温区,用热重分析和差示扫描量热法研究了该配合物的热稳定性,观察到[Ho2(Ala)4(H2O)8]Cl6分两步分解,第一步从80 ℃开始,179 ℃结束;第二步从242 ℃开始,479 ℃结束.从热分析结果推测出该配合物可能的热分解机理.  相似文献   
88.
二溴苯基萤光酮──TritonX-100高灵敏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微量锰胡家元,何小蓓,杨素清(四川大学化学系,成都,610064)关键词分光光度法,二溴苯基萤光酮,锰取代苯基萤光酮是一类应用十分广泛的高灵敏显色剂,近年已被用于许多金属离子的光度分析 ̄...  相似文献   
89.
用静态程序升温热脱附方法研究了不同热处理条件对HZSM-5分子筛的酸性和催化活性时影响。测得了不同焙烧温度和不同抽空温度下氨在HZSM-5上的热脱附谱,计算了测定条件下所相应的HZSM-5的表面酸中心数。结果表明,在HZSM-5表面上存在的两种强弱不同的酸中心随热处理温度而变化的趋势是一致的。在小于650℃时,焙烧温度对异构化的活性中心的酸强度分布影响不大。不同焙烧温度的HZSM-5上邻二甲苯异构化活性与酸中心数有对应的关系,它们随焙烧温度的变化趋势颇为相似。  相似文献   
90.
碳化硅 ( Si C)由于其高度的共价键结合特性而具有高硬度、耐磨性和高化学稳定性等优异性能而成为热机、高温环境和化学化工等领域的研究应用对象 .碳化硅材料的无压烧结最早是由 Prochazka[1] 实现的 .2 0世纪 80年代初期 ,Omori[2 ] 通过采用氧化物 ( Al2 O3,Y2 O3和稀土氧化物等 )添加剂的手段大大降低了无压烧结的温度 .这些氧化物具有较低的共熔点 ,在高温下易形成液相 ,从而促进了碳化硅的晶粒重排和晶体生长 .2 0世纪 90年代以来 ,氮化物和氧化物的混合添加剂 (如 Al N- Y2 O3) [3]被广泛应用于碳化硅的液相烧结 .这是因为氮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