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7篇
  免费   289篇
  国内免费   306篇
化学   525篇
晶体学   32篇
力学   82篇
综合类   22篇
数学   204篇
物理学   567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40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43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65篇
  2013年   56篇
  2012年   58篇
  2011年   79篇
  2010年   64篇
  2009年   56篇
  2008年   69篇
  2007年   85篇
  2006年   59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46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38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9篇
  1966年   2篇
  1963年   2篇
  1961年   1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7 毫秒
41.
A novel pyridinium salt, 2,4-bis[p-(N,N-dimethylamino)styryll-N-metlayl pyridinium iodide (BMSPI) was synthesized and characterized by TG, ^1H NMR spectroscopy and elemental analysis, and the reaction process was studied by using ES-MS. When BMSPI was pumped by a pulsed 1064 nm, 50 ps laser beam, it manifests highly efficient TPA (Two-Photon Absorption) and up-conversion superradiance. The up-conversion efficiency was 6.0% at the pump energy of 4-6 mJ and the lifetime of two-photon fluorescence was measured as 59 ps.  相似文献   
42.
本文采用ESR波谱和Raman光谱方法现场(in situ)研究吡咯在水溶液中的电化学聚合过程。ESR结果显示,形成的聚吡咯(PP)膜的氧化态结构(PP++)对吡咯的氧化聚合具有电催化活性;由此可解释吡咯在PP膜上更易聚合的实验事实。利用表面增强共振Raman散射(SERRS)效应,可研究PP膜在金电极上的形成和增厚过程的结构。光照下吡咯的电化学聚合电位显著降低(约300mV),此光催化作用可望在制备新型有机器件等方面获得应用。  相似文献   
43.
二氧化氮为红棕色、有强烈刺激性气味、有毒性的气体.易溶于水,且能与水反应的一种酸性氧化物.在实验室制取NO2时,能否用浓H2SO4来干燥NO2气体,一般化学参考资料都没有明确指出,大学教材[1]中的有关内容也是如此.但是目前在一些权威性著作[2]中出现"浓硫酸可以用来干燥NO2气体".在一些高中化学复习资料中,用浓硫酸来干燥NO2的练习和测试题频频出现.然而,这是一个十分明显的科学性错误.下面笔者就先用2个实验的客观现象来说明浓硫酸不能用于干燥二氧化氮气体.  相似文献   
44.
近年来,国内外对聚吡咯已进行广泛的研究,主要内容包括:电化学聚合,机理与结构表征,电化学氧化还原性质,聚吡咯的化学修饰。最近报导了半导体上吡咯的光电化学聚合。我们在低于吡咯电聚合电位下观察到聚吡咯的Raman讯号。本文研究在中性溶液中金属基底上吡咯的光电化学聚合,以及光源波长、强度和介质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45.
本文用现场电化学-ESR联合测试的技术, 对电化学聚对萃膜在浓H_2SO_4中的性质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聚对苯膜具有高的电导率和相对低的自旋磁化率, 极化子与偶极化子为主要导电者, 并在一定的电位下相互转化, 自旋粒子有很大的离域性。膜中链与链之间可能存在部分的氧桥结构, 而引起体系结构的某些变化, 使聚对苯膜的电导提高以及掺杂容易进行。掺杂量受电位控制, 浓H_2SO_4中的HSO_4~-嵌入/脱嵌的电化学可逆性很好, 最大掺杂量可相当于每5个苯环单元氧化出一个正电荷, 可望将电化学聚对苯用作稳定的二次电池电极材料。  相似文献   
46.
邻氨基酚电聚合膜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酸性溶液中, 邻氨基酚(OAP)可电聚合成均匀的活性聚邻氮基酚膜(POAP), 膜有致密结构和“张开”结构。POAP膜的主要结构形式为: 与Ni~(2+)络合后, 形成POAP—Ni~(2+)膜, 其主要结构形式为:  相似文献   
47.
8,10-二炔廿五碳酸LB膜的周期结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合成了8,10-二炔廿五碳酸,在玻璃片、石英片和镀金片上沉积了它的LB膜,X-射线衍射研究了LB膜的周期结构和聚合对它的影响。在2θ=1°—15°范围内观察到了多达7个布拉格衍射峰。由此计算了等同周期和分子在基片上的倾斜角。用分子模型计算了衍射峰强度,得到了与实验结果相符合的衍射峰强度奇偶起伏现象。  相似文献   
48.
采用晶体相场法模拟了纳米尺度下小角度对称倾斜晶界的结构和位错运动,针对弛豫过程和附加外应力过程,观察了晶界上位错运动的位置变化和体系自由能变化,分析了温度对小角度对称倾斜晶界的结构和晶界上位错运动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弛豫过程中体系温度越低,体系自由能下降速率越大,原子规则排列速率增加,体系自由能达到稳定状态所需的时间越短,晶界达到稳定状态时位错对排列愈发整齐,呈现直线规则排列.外应力作用下,温度越低,晶体位错对首次相遇时间越长,晶体形成单个晶粒时间越长,位错对首次相遇到晶体内位错对完全消失过程时间越长;随着温度的降低,体系自由能出现多段上升下降,位错对反应也愈加复杂,趋向于逐对抵消.  相似文献   
49.
用高温熔融法制备了Er~(3+)/Tm~(3+)共掺杂无铅铋硅酸盐玻璃.测试了玻璃的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分析和表征了Er~(3+)、Tm~(3+)离子之间的能量传递机制和传递效率,结果表明:在800 nm和1 550 nm光源泵浦下,Er~(3+)的掺入能够增强Tm~(3+)离子1.8μm发光,相应的最大发射截面分别为6.7×10~(-21)cm~2和7.3×10~(-21)cm~2,荧光带宽达到250 nm.根据Dexter-Foster模型,得到Er~(3+):~4I_(13/2)能级到Tm~(3+):~3F_4能级的直接能量传递系数为16.8×10~(-40)cm~6/s,为1 550 nm泵浦下获得较强的1.8μm发光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0.
试验表明:在pH 9.5氨水-氯化铵缓冲介质中,牛血红蛋白对过氧化氢与酸性络蓝K的氧化还原反应的催化作用因异丙肾上腺素的存在而被抑制,而且其抑制率与异丙肾上腺素的浓度在8.1×10~(-8)~1.2×10~(-5)mol·L~(-1)范围内呈线性关系,其检出限(3S/N)为2.2×10~(-9)mol·L~(-1)。据此,提出了一种简单而灵敏的测定异丙肾上腺素的酶催化光度法。此方法已用于盐酸异丙肾上腺素注射液中异丙肾上腺素含量的测定,并以此样品为基体用标准加入法作回收试验,测得回收率在92.8%~105.4%之间,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5)在2.6%~5.8%之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