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6篇
  免费   141篇
  国内免费   135篇
化学   288篇
晶体学   4篇
力学   28篇
综合类   13篇
数学   168篇
物理学   25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7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61.
首次通过简单的固相反应合成了NaNi_(1/3)Co_(1/3)Mn_(1/3)O_2材料,并对其合适的电化学工作条件进行了探索。在此基础上对其在高充电电压下的衰减机理进行了研究。通过非原位XRD和电化学阻抗谱等电化学手段综合分析高充电电压下的衰减机理,发现随着充电电压升高至4 V,界面层的不断增厚与材料结构的不可逆变化同时导致了电化学性能的衰减。  相似文献   
162.
正氯化熔盐是氯化法生产四氯化钛或海绵钛工艺中氯化炉内的混合物料~([1]),其成分的质量分数大致为TiO_2 4%、C 4%、FeCl_3 4%、FeCl_2 10%、CaCl_2 8%、MgCl_2 25%、SiO_2 5%、NaCl 40%~([2])。对氯化炉熔盐中二氧化钛含量的测定,可为监控氯化炉氯化效率提供参考数据,对氯化炉加料也有指导作用~([3-4])。因此,准确测定氯化熔盐中二氧化钛的含  相似文献   
163.
Triphenyitin thiazole-2-carboxylate(1) and triphenyltin 3-pyridinylcar boxylate(2) were synthesized by the reaction of sodium thiazole-2-carboxylate or sodium 3-pyridinylcarboxylate with the triphenyltin chloride and their crystal structures were determined by single crystal X-ray diffraction analysis.In the structure of 1, the tin atom is five-coordinated in a distorted trigonal bipyramidal structure.Due to the presence of a close intermolecular Sn…S interaction distance of 0.3666nm,the structre can be described as a weakly-bridged on-dimensional chain compound.In the structure of 2,the tin atom is five-coordinated with bridging 3-pyridinylcarboxylate ligands N atom and resulting structure is one-dimensional chain compound.  相似文献   
164.
树脂吸附法处理2-萘酚工业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研究了树脂吸附法处理含2-萘酚工业废水。结果表明,CHA-111吸附树脂对该废水具有良好的吸附与脱附效果。2-萘酚的吸附率大于99%,脱附率可达95%以上,实现了废水中2-萘酚的富集回收与资源化。  相似文献   
165.
以常规的抑制型离子色谱仪为基础,在抑制器之后和紫外检测器之前,依次串联两根自制的离子置换柱,第一根为Li+型阳离子置换柱,第二根为IO3-型阴离子置换柱。IC测定中用Dionex IonPac AS18阴离子交换柱为分离柱,以30mmol·L~(-1)氢氧化钠溶液为流动相。在测定亚氯酸钠的纯度及其杂质阴离子含量时,样品溶液(0.100 0g样品溶于水中,定容至50.0mL,分取部分溶液定量稀释100倍)在经过离子置换柱的过程中,亚氯酸根及其他待测阴离子均被定量地置换成同一的碘酸根离子,并通过紫外检测器,在波长210nm处予以测定。结果表明:亚氯酸根及其他4种杂质离子的浓度在一定范围内与其对应的峰面积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S/N)在6.09~19.66μg·L~(-1)之间。按标准加入法进行回收试验,回收率在96.0%~101%之间,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6)在1.1%~3.0%之间。  相似文献   
166.
本文采用多种电化学方法研究了5-Cl-PADAT的电分析特性,求得了该化合物的电极反应电子转移数,扩散系数及电极反应标准速率常数,研究了其在滴汞电极上的吸附性质,提出了可能的电极还原过程。并且应用光度法测定了化合物的酸离解常数。  相似文献   
167.
本文以对乙酰氧基苯甲酸(pHB)、4,4′—二乙酰氧基二苯基丙烷(BPA)、对苯二甲酸(TPA)为单体,研究了制备液品共聚酯的熔融缩聚反应历程。通过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缩聚反应过程中析出的醋酸来间接地测定反应程度,讨论了无外加催化剂条件下合成液晶共聚酯的反应动力学。最后,对共聚合过程中的相态变化进行了观察。  相似文献   
168.
Various aspects of the rheological behaviour of liquid crystalline copolyesters, i.e.,samples of copoly (p-hydroxybenzoate / bisphenol A terephthalate), were explored by usingInstron capillary rheometer.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apparent viscositywas affected significantly by shear rate, melt temperature and p-hydroxybenzoate unit con-tent. The flow activation energies △E_η are in the range of 205.1 to 74.5 kJ/mol, dependingon the shear rate of 10-1000 s~(-1), at temperature 568-603K. These copolyesters exhibit ayield phenomenon in the shear flow, and the values of yield stress decrease with increasingtemperature. It is quite unusual that the extrudate of the copolyester shows the smallerswelling ratio even than unity at the lower temperature and lower shear rates.  相似文献   
169.
保证多指标成分含量稳定的中药材最优化调配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一种利用HPLC指纹图谱测定中药材多指标成分含量, 再运用线性、非线性最优化理论调配中药材, 从而保证中药材调配物多指标成分含量稳定的新方法. 方法的核心是所提出的7种最优化调配目标函数及相应的约束条件. 实验验证, 以10批板蓝根药材为基础, 在7种最优化目标下, 控制5个主要HPLC色谱峰面积稳定均一, 结果显示, 峰面积最大相对偏差的绝对值为6.3%.  相似文献   
170.
用密度泛函理论考察了甲基咪唑和一系列的卤代烷烃(氯乙烷,氯丁烷,溴乙烷,溴丁烷)反应合成咪唑类离子液体的反应机理. 在B3LYP/6-31++G**//B3LYP/6-31G*基组水平上找到了两条反应路径:路径A(反应物→TS1→P1)和路径B(反应物→TS2→P2). 在路径A中, 卤素离子和咪唑环C2上的氢质子形成氢键;在路径B中, 卤素离子和咪唑环C5上的氢质子形成氢键. 计算发现, 氢键的形成在反应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特别是咪唑环C2上的氢质子在和卤素离子成氢键后形成了一个五员环结构的过渡态, 该过渡态能量较低. 经过渡态TS1的反应途径其活化能要低于经过渡态TS2的反应途径, 反应路径A为主要的反应通道. 计算结果表明, 经过渡态TS1的反应途径是一放热过程, 这和实验观察现象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