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7篇
  免费   148篇
  国内免费   154篇
化学   350篇
晶体学   14篇
力学   52篇
综合类   25篇
数学   90篇
物理学   30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3篇
  1980年   5篇
  1978年   1篇
  1973年   2篇
  1963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771.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卷烟用纸中Pb和Cu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卷烟滤嘴棒用的纸样品经硝酸、高氯酸湿法消化,在乙炔-空气火焰下,于波长283.3、324.8nm处,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铅和铜的百分含量。方法简便、快速,结果准确。  相似文献   
772.
以热解型Fe/N/C为代表的碳基非贵金属材料被认为是当前最具潜力替代铂的非贵金属氧还原催化剂,其综合性能的进一步突破,对于推动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商业化应用具有重要意义。对热解型Fe/N/C催化剂活性位结构的深入认识是实现催化剂高活性位密度和高稳定性理性设计的关键。本文总结了热解型Fe/N/C活性位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非晶态铁氮配位活性中心、氮掺杂和碳缺陷三类活性位构型。由于热解型Fe/N/C是非均相的,结构非常复杂,导致在活性位认识上还存在诸多争议,本文总结阐述了活性位结构的不同观点。最后,我们展望了Fe/N/C催化剂活性位研究的未来方向。  相似文献   
773.
以FeSO4.7H2O、MnSO4.H2O、ZnSO4.7H2O、RE2O3(RE=Y、Nd、Gd、Dy)、HCl为原料,NaOH溶液为沉淀剂、H2O2为氧化剂,采用氧化共沉淀法制备出稀土元素掺杂(RE=Y、Nd、Gd、Dy)Mn-Zn铁氧体(Mn0.5Zn0.5RExFe1-xO4),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IR),X射线衍射仪(XRD)和振动样品磁强计(VSM)对样品进行表征,讨论了稀土元素掺杂的种类和量对样品的结构和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要得到单相尖晶石结构Mn-Zn铁氧体,稀土元素掺杂量应控制在x≤0.02;Mn0.5Zn0.5RExFe1-xO4的晶粒度随掺杂含量x的增大单调减少;掺杂稀土元素Y、Nd对Mn-Zn铁氧体的磁性有削弱作用,不宜掺杂;而少量的稀土元素Gd、Dy掺杂有利于样品的饱和磁化强度的提高,x=0.02时,其饱和磁化强度分别达到最大值26.5和29.3emu/g。  相似文献   
774.
采用化学还原法制备了碳纳米粒子支撑的钯纳米结构(Pd-CNP). 透射电镜表征显示在Pd-CNP纳米复合物中,金属Pd呈菜花状结构,粒径约20~30 nm。它们由许多更小的Pd纳米粒子(3~8 nm)组成. 电化学研究表明,虽然Pd-CNP的电化学活性面积比商业Pd黑低40%(可能原因是部分Pd表面被一层碳纳米粒子覆盖),但其对甲酸氧化却表现出更好的电催化活性:质量比活性和面积比活性都比Pd黑高几倍. 催化活性增强的原因可能是碳纳米粒子支撑的Pd纳米结构具有特殊的层次化结构,可以形成更多的活性位,以及表面位更利于反应进行.  相似文献   
775.
水流冲击管道内滞留气团现象的VOF模型仿真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复杂管道系统内水流冲击滞留气团现象,采用VOF模型(Volume of Fluid Model)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并与一维模型进行了比较计算分析,结果表明:系统的最大压力并不总是气团的最大压力,有可能还会叠加水体对管壁的撞击而形成的突然升高压力.与实验实测结果的比较分析表明:采用VOF模型,能够较精细地仿真水流冲击滞留气团现象的气团形态、流场结构以及压力分布等的变化过程,其压力数值计算结果与实验实测基本吻合,其计算误差明显小于现有一维模型的计算误差,是深入研究该复杂瞬变流现象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76.
电催化剂的结构决定其性能.从微观层面研究表面结构与催化性能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规律是设计和研制高活性、高稳定性、高选择性电催化剂的基础.本文以本研究组关于氢和氧的吸脱附、乙二醇氧化和CO2还原的研究结果为主,综述了电催化剂表面结构和性能调控方面的研究进展.给出面心立方晶体不同晶带上铂单晶电极的循环伏安特征,电催化性能和规律,在此基础上创建的金属纳米晶体表面结构控制和生长的电化学方法,以及对具有开放结构、高催化活性和高稳定性的Pt和Fe纳米晶催化剂的形状和表面结构控制合成.  相似文献   
777.
求解分布式多项目调度问题的关键是设计有效的资源协调机制以解决项目间的全局资源冲突。当全局资源为多技能人力资源时,调度项目活动开始时间的同时还需要满足“活动-技能-资源”的匹配关系,从而为多项目制定高质量的调度计划与全局资源指派方案。基于多Agent系统,建立局部调度优化与全局协调决策的双层模型;采用基于正向逆向调度改进的遗传算法求解初始局部调度计划;以人力资源各时段的使用权作为拍卖品,设计考虑人力资源多技能异质特点的拍卖谈判机制协调全局资源冲突。改编MPSPLIB算例集并开展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本文设计的拍卖谈判机制与改进的遗传算法相结合可以有效协调不同规模问题的全局资源分配;拍卖谈判机制在测试问题集上的求解结果优于序贯博弈谈判机制;问题规模越大或资源冲突程度越强,项目协调调度难度越大,全局资源分配过程越复杂。  相似文献   
778.
铜表面激光熔覆NiCrWB合金的组织结构与耐磨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采用高能量密度激光重熔NiCrWB喷涂涂层的方式制备熔覆层,用XRD分析熔覆层和喷涂层的物相组成,用扫描电镜和金相显微镜分析涂层和熔覆层组织形貌以及磨损表面形貌.研究了涂层组织形貌、物相组成对涂层耐磨性能的影响,分析了喷涂层和熔覆层的磨损机理.结果表明:对于NiCrWB材料来说,组织结构对耐磨性能的影响要大于硬度对耐磨性能的影响.显微硬度较低的熔覆层由于组织致密均匀,其耐磨性能明显优于组织缺陷较多的喷涂层.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发现,喷涂层的磨损表面出现较多的疲劳裂纹、凹坑、磨粒和较深的磨痕,推断喷涂层颗粒脱落是由于在周期载荷作用下,裂纹在表层和亚表层扩展后连接,使得裂纹包围区域颗粒脱落.而熔覆层中的裂纹是由于磨损表面发生塑性变形而形成的.  相似文献   
779.
杨宁选  董晨钟  蒋军  颉录有 《中国物理 B》2010,19(9):93101-093101
This paper calculates the electron impact excitation rate coefficients from the ground term 2s22p2 3P to the excited terms of the 2s22p2, 2s2p3, 2s22p3s, 2s22p3p, and 2s22p3d configurations of N II. In the calculations, multiconfiguration Dirac--Fork wave functions have been applied to describe the target-ion states and relativistic distorted-wave calculation has been performed to generate fine-structure collision strengths. The collision strengths are then averaged over a Maxwellian distribution of electron velocities in order to generate the effective collision strengths. The calculated rate coefficients are compared with available experimental and theoretical data, and some good agreements are found for the outer shell electron excitations. But for the inner shell electron excitations there are still som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present calculations and available experiments.  相似文献   
780.
细胞骨架生物力学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细胞骨架力学作为力学细胞生物学的一个新兴领域, 其研究方法突破传统细胞力学思想, 不再把活细胞简化为皮质膜包着的弹性、黏性或黏弹性连续介质体, 而是基于在细胞变形和功能中发挥重要作用的细胞骨架离散网络结构, 在微/纳米尺度建立一种集细胞形态和功能于一体的离散网络结构. 这种细胞骨架模型作为细胞变形和生化事件调控的纽带, 能从分子层次上阐述细胞运动、能量转换、信息传递、基因表达等重大生命活动的潜在机制,同时也能解释生物大分子间相互作用、受体/配体特异性相互作用、大分子自装配、细胞及分子层次的力学-化学耦合, 为定量研究细胞-亚细胞-生物大分子等在多种力学刺激下的响应建立了良好的平台, 对于理解生物模式形成、生物复杂性以及解决重大生物学难题具有深远意义. 本文基于细胞骨架三维离散网络结构特点及其生物学背景, 从生物力学角度详细阐述近几年国际上流行的细胞骨架模型理论分析和研究成果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