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53篇
化学   78篇
力学   1篇
物理学   1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朱长城  李玉良 《合成化学》1993,1(3):189-199
C_(60)分子中含Pyracylene结构。具有苯环烯烃、共轭烯烃的性质。本文讨论了它的加成反应(包括卤化,胺化等),Friedel—Crafts反应,氧化反应,Diels—Aider反应,成络反应,自由基反应和还原反应的进展。参考文献52篇。  相似文献   
72.
李玉良  韩冬  欧阳均 《催化学报》1986,7(3):276-282
研究了聚合物载体-钕络合物-氯代烷-三异丁基铝新体系用于共轭双烯的聚合,所用载体为苯乙烯-丙烯酸共聚物。丁二烯聚合时体系的催化活性的大小既取决于氯代烷的种类,又与配制催化剂的溶剂有关。聚合物载体-钕络合物体系的活性高于小分子异辛酸钕和环烷酸钕体系。氯代烷的种类不影响所得聚合物的微观结构。体系保持了小分子稀土催化剂所具有的良好定向效应,所得聚丁二烯的顺式-1,4结构含量高于98%。采用这一体系得到的聚异戊二烯的顺式-1,4结构含量在96%左右。载体本身的组成及其络合物中稀土的含量对体系的活性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73.
Styrene-acrylic acid copolymer (SAAC)-supported iron complex (SAAC·Fe)was characterized and the effect of the characteristic parameters on the catalytic activity of the complex was investigated. IR spectrum suggested that the complex SAAC·Fe possesses a structure of(C)and the Fe-O bond is higher in covalency.The complex SAAC·Fe with the structure of(C)shoved a higher catalytic activity in butadiene polymerization. When Fe/-COOH molar ratio in SAAC·Fe was about 0.2 the complex gave optimum catalytic activity. The catalytic activity of SAAC·Fe with the higher content of long sequence of acrylic acid units was low. When the content of the short sequence of acrylic acid units was predominant and at the same time the content of the short sequence was approximately equal to that of the long sequence for stryrene, the activity of the complex was high.  相似文献   
74.
近年来,二维半导体材料由于其独特的材料结构和电子输运特性得到了科学界的广泛关注,被应用于光电器件、催化和生物传感器等领域。本文系统概述了传统二维材料以及新兴二维材料石墨炔的发现和发展历程。重点聚焦在二维材料在光探测器领域中的应用,探讨了不同二维材料体系及器件结构对光探测器性能的影响;并详细介绍了新兴二维材料——石墨炔,及其合成和应用。展望了传统二维材料及石墨炔在光电转换器件应用中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75.
二维平面网络结构的石墨炔具有大的共轭体系、宽面间距、优良的化学稳定性和半导体性能.石墨炔特殊的电子结构和孔洞结构使其在信息技术、电子、能源、催化以及光电等领域具有潜在、重要的应用前景.自2010年被成功合成后,吸引了来自化学、物理、材料、电子、微电子和半导体领域的科学家,对其诱人的半导体、微纳电子、光学、储能、催化和机械性能进行了探索.本文总结了二维高分子石墨炔的研究进展,重点描述了石墨炔潜在性质和性能的理论预测,以及石墨炔的合成及其在电子、光伏、储能和催化领域的应用等.  相似文献   
76.
介绍了C~6~0亚甲基衍生物的五种制备方法,详细讨论了相关反应的机理。  相似文献   
77.
析氧反应(OER)是能量转换过程中重要的半反应,开发高效、稳定、低成本的析氧反应催化剂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报道了 一种简单的原位可控生长的方法,在铜双金属氢氧化物纳米片表面原位生长石墨炔薄膜,形成了新型石墨炔/金属氢氧化物异质结界面结构,并通过改变化学组成的方法,实现对其电催化OER活性和稳定性的有效提升.研究结果显示...  相似文献   
78.
应用激发态吸收增强瞬态热折射理论结合激发态折射理论研究了新型锌卟啉化合物Zn-porphyrin 中激发态吸收增强瞬态热折射与激发态折射间的相互竞争. 样品在不同脉宽激光激发下呈现自聚焦-自散焦间的转化. 当入射激光脉宽为4 ns时,激发态折射占主要地位,样品呈现自聚焦性质;当入射激光脉宽为8ns时,激发态吸收增强瞬态热折射占主要地位,激发态折射占次要地位,样品呈现自散焦性质. 关键词: 金属卟啉化合物 激发态折射 瞬态热折射  相似文献   
79.
利用大失谐腔场中的两个原子实现量子相位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讨论同时囚禁于单模、大失谐腔场中两个不同原子构成的系统,结论指出:只要仔细选择两不同原子的跃迁频率差、原子与腔场相互作用时间,可实现一个快速的量子相位门。这一方案不需要辅助的原子能级。  相似文献   
80.
聚(苯乙烯-4-乙烯基吡啶)钕配合物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含氮聚合物是一类很有意义的配位体,它在某些反应的催化过程中起载体作用。在含氮聚合物中,聚(苯乙烯-4-乙烯基吡啶)(PS4VPY)也是一种很重要的配体,因其杂环氮原子有一定的反应能力和配位能力。聚(4VPY)过渡金属(如Co、Ni、Cu和Zn)配合物已有报道。但PS4VPY的稀土配合物未见报道。本文报道NdCl_3·PS4VPY的合成和表征,及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