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7篇
  免费   57篇
  国内免费   101篇
化学   200篇
晶体学   3篇
力学   10篇
综合类   11篇
数学   34篇
物理学   14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含呋喃环双酰脲类衍生物的三维定量构效关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崔紫宁  张莉  黄娟  李映  凌云  杨新玲 《化学学报》2008,66(12):1417-1423
采用比较分子力场分析法(CoMFA)和比较分子相似性指数分析法(CoMSIA), 对27个新型双酰基脲类化合物的杀蚊幼虫(Aedes aegypti L.)活性进行三维定量构效关系(3D-QSAR)研究. 在CoMFA研究中, 考察了网格点步长对统计结果的影响. 在CoMSIA研究中, 系统考察了各种分子场组合、网格点步长和衰减因子对模型统计结果的影响, 发现立体场和氢键供体场的组合得到最佳模型. 所建立的CoMFA和CoMSIA模型的非交叉验证相关系数r2值分别为0.828和0.841, 并都具有较强的预测能力. CoMFA和CoMSIA模型的三维等值图不仅直观地解释了结构与活性的关系, 而且为后续优化该系列化合物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2.
纳米铜薄膜氧化反应动力学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罗宇峰  钟澄  张莉  严学俭  李劲  蒋益明 《化学学报》2007,65(15):1521-1526
研究了140 ℃下纳米尺度Cu薄膜的氧化行为. 采用真空蒸发法以不同沉积速率制备一系列Cu薄膜, 利用原子力显微镜(AFM)观察其微观形貌, 选取形貌良好的Cu薄膜样品. 采用方块电阻和透射光谱两种方法为表征手段, 测量16~22 nm范围内不同厚度Cu薄膜在140 ℃下完全氧化所需要的时间, 得到了Cu薄膜氧化反应的动力学曲线, 并利用X射线衍射(XRD)分析了氧化产物的晶相结构和成分. 结果表明, 纳米尺度下Cu薄膜在140 ℃下氧化反应的动力学表征结果满足特殊的反对数生长规律, 反应产物为Cu2O.  相似文献   
73.
乳腺肿瘤是女性常见的疾病之一,其中乳腺癌的发病率在女性恶性肿瘤中占首位,并且发病率呈不断增加的趋势,严重危害妇女的身体健康.乳腺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是提高乳腺癌患者整体生存率的关键.目前大多采用传统的X线、超声、CT和核磁共振等技术进行影像诊断,这些诊断方法需要等到肿块形成具有占位效应时才能检测出来.而振动光谱法是分子结构变化的灵敏探针,它在癌症形成的初级阶段即可观察到分子结构的改变,因此傅里叶变换中红外光谱技术有可能发展成为一种无损伤、快速和方便的肿瘤早期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74.
窄谱带绿色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Tb3+:水杨酸(Tb3+:(SA)3)为空穴传输层兼发光层、高荧光材料Alq3为电子传输层,得到了窄谱带的绿色有机薄膜电致发光双层结构器件.实验证实,双层器件的电致发光是电荷载流子隧穿内界面(Tb3+:(SA)3/Alq3)之后分别在两有机层内的复合发光,是两有机层本征发光的叠加.其光谱随着电子传输层厚度而改变,因而减少电子传输层厚度能得到亮度高、稳  相似文献   
75.
双染料复合敏化SnO2纳米多孔膜光电极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光电化学;光电转换;双染料复合敏化SnO2纳米多孔膜光电极的研究  相似文献   
76.
分层蒸镀制备聚酰亚胺自支撑膜及其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分层蒸镀法,在玻璃基片上依次蒸镀二氨基二苯醚(ODA)和均苯四甲酸二酐(PMDA)两种单体,然后在空气环境中对样品进行不同温度和时间的热亚胺化处理,使二者在交界面上反应生成聚酰亚胺。经加热150 ℃ 1 h然后经350 ℃ 2 h处理的样品,在脱膜后能制备出直径1.8 cm,厚度为100 nm的聚酰亚胺自支撑薄膜。用FTIR测量了自支撑薄膜的红外光谱,特征吸收峰的分析表明薄膜已基本上完全亚胺化。用原子力显微镜分析了浮法玻璃衬底上聚酰亚胺薄膜的表面形貌,结果表明以ODA作为内层制备的膜层表面更光滑平整。  相似文献   
77.
新的NLO化合物Ce(MoO2)(OH)(IO3)4由水热法在170℃下制备得到.X射线单晶结构分析表明,该化合物以极性空间群P21结晶,晶体学参数为:a=0.70144(8)nm,b=1.41554(10)nm,c=0.70969(6)nm,β=115.318(7)°,V=0.6369(1)nm3,Z=2.Ce(MoO2)(OH)(IO3)4的晶体结构是由八配位的Ce3+阳离子,高度畸变的MoO66-八面体,和碘酸根阴离子基团组成的复杂三维网所构成.分析其结构表明,含有Ⅰ(3)和Ⅰ(4)的碘酸根基团的孤电子对的合成方向指向极化轴b,从而导致晶体结构具有非中心对称性.此外,红外光谱进一步证实了MoO66-,IO3-基团和Mo-OH作用的存在.  相似文献   
78.
以对硝基苯甲酸乙酯为原料,Pd/C为催化剂,甲酸铵为供氢体,乙醇为溶剂,对在室温下反应得到对氨基苯甲酸乙酯的催化转移氢化反应进行了研究.在相同的催化体系下,本佐卡因的类似物也得以高效合成.该催化转移氢化反应除温和的反应条件和高催化活性外,还兼具良好的放大前景.  相似文献   
79.
彭秧  张莉 《光谱实验室》1998,15(5):57-60
本文对在溴代十六烷基三甲铵和吐温80混合表达活性剂中苯基荧光酮分光光度法同时测定铜和铝进行了研究。实验表明,在磷酸介质中,pH=6.8-7.4范围内,苯基荧光酮与铜、铝形成稳定的络合物。铜络合物最大吸收波长为600nm,ε600^Cu=6.63×10^4L·mol^-1·cm^-1,线性范围为0-5μg/25mL;铝络合物最大吸收波长为564nm,ε564^Al=1.01×10^5L·mol^-1·cm^-1,线性范围0-6μg/25mL。方法灵敏度高,选择性好,用于水及健康人体冻干血浆中铜、铝回收率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80.
 在60~110 GPa冲击压力(估算温度为2 300~4 800 K)范围内进行了5发原始样品为(Mg0.92,Fe0.08)SiO3顽火辉石的冲击压缩回收实验,对回收样品进行的X射线衍射(XRD)和红外吸收光谱(IR)分析结果表明:(1)回收样品的主相均是单链状结构硅酸盐,而非钙钛矿结构;(2)回收样品中均未观察到氧化物SiO2和(Mg0.92,Fe0.08)O的XRD 和IR特征谱线;(3)回收样品的XRD、IR特征谱线变得简略,并发现了与原始样品有某些不同的特征谱线,随冲击压力增加,这种变化趋于明显;(4) 通过对比冲击压力在85 GPa以下和97 GPa以上回收样品的XRD、IR特征谱线,没有观察到明显的新谱线特征出现。结合先前的冲击Hugoniot状态方程实验数据分析,可以认为:在冲击压缩过程中样品处于钙钛矿结构,在冲击卸载过程中样品发生了由钙钛矿结构向单链状结构的逆转相变;特别是,在实验的温度压力范围内,不可能发生由(Mg0.92,Fe0.08)SiO3向SiO2和(Mg0.92,Fe0.08)O的化学分解相变,顽火辉石的高压相——钙钛矿结构是稳定的。回收样品和原始样品的谱线差异可能对应于高压加载或卸载过程引起的某种晶格畸变,而高压加载导致钙钛矿型顽火辉石晶格畸变的可能性更大。这一结果将对下地幔矿物学模型的建立和下地幔地震波探测结果的解释提供基础物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