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篇
化学   9篇
晶体学   2篇
数学   4篇
物理学   1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7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1.
研究了高分子凝胶电解质高氯酸锂 碳酸乙二醇酯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体系(LiClO4 EC PMMA)的离子导电性、热稳定性和电化学稳定性.该体系的离子电导率与温度的关系服从VTF方程.当LiClO4的浓度CLiClO4=15mol/L、PMMAwt%(质量百分数)=35时,其离子电导率达极大值δ=192×10-3S/cm,光学透明度高,在空气中的稳定性较好,且具有一定的粘附性.该体系在102℃以下的热稳定性较高(失重率为328%);电化学稳定性窗口为45V,可满足固态电致变色“Smart”窗的要求.  相似文献   
22.
<正> 聚合物的折射率n是表征其光学性质的基本参数之一。块状透明聚合物的折射率通常是用Abbe折射仪测定的。薄膜样品折射率的测定较为困难,一般也是通过全内反射临界角的测量来得到的,精度一般为10~(-3)。用这种方法不易测定双折射及折射率随温度等的微小变化,给一些研究带来了较大的误差。 另一方面,聚合物的折射率与克分子极化强度R的关系由Lorentz-Lorenz方程  相似文献   
23.
李长江 《数学通讯》2007,(12):13-13
我们来讨论如下一道概率问题:将1,2,3,4,5,6填入如图1所示的三角形的6个圈中,每个数恰在三角形中出现一次,求填数后三角形3边上的数字之和相等的概率.  相似文献   
24.
一类微分方程的积分形式特解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讨论微分方程y^n+py'+qy=f(x)的一个积分形式特解公式及其证明。  相似文献   
25.
加强工科物理个性教育实践--创建大学生物理协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静  王云  李长江 《大学物理》2005,24(9):54-56
以为学生提供探索性学习的平台,发挥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为目标,创建了大学生物理协会,探索了一种高校学生开展自主性、研究性学习的开放式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26.
热透镜光谱技术是七十年代出现并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激光光谱技术.主要用于气体、液体的微弱吸收的测量和分子弛豫过程的研究[1].它与激光光声光谱技术[2]一样也是一种高灵敏度的热-光光谱方法.这种方法的依据是热透镜效应. 热透镜效应首先为J.R.Whinnery等人干1964年观察到[3]  相似文献   
27.
本文用Raman与红外光谱表征质子辐照聚苯胺的结构。聚苯胺的红外光谱的主要吸收峰经低能和高能质子辐照后分别向高频移动2—12cm~(-1)和5—26cm~(-1)。在1228,1344,1380和1444cm~(-1)处的Raman带在低能质子辐照后分别移到1236,1348,1392和1456cm~(-1),在804,1588和1620cm~(-1)处的Raman带,经高能质子辐照后分别移到808,1592和1624cm~(-1)。醌型结构的拉曼线1588cm~(-1)也上移4cm~(-1)。这些结果表明,质子辐照不同于质子酸的掺杂(质子化过程)而是引起聚苯胺中分子链的断裂。  相似文献   
28.
本文报道了测定黑钴的光声光谱和吸收率,并与传统的积分球法测定的数据对比,证明测定结果可靠。  相似文献   
29.
本文提出未作旋波近似下导出的广义光学Bloch方程来描述强激光场与二能级原子系统的相互作用.用迭代解法求得了该方程的一阶近似解,并由此得出了感应跃迁几率随时间变化的解析表达式,它与从含时Schr(?)dinger方程的幂级数解和数值积分解所得的结果一致,但解的形式简明,便于物理上应用.  相似文献   
30.
液体在固体表面的接触角大小由液体表面张力、固体表面张力和固-液界面张力共同决定,是衡量该液体对材料表面润湿性能的重要参数。本文以生活中常见的金属网为基底,将其制备成亲水疏油材料。常见的制备方法在科普推广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本文创新性地进行制备方案的优化改进,制备得到的材料同样具有很好的亲水疏油特性,从而具有很好的科普性和可推广性。并且,本科普实验还针对不同人群,设计了丰富多彩的科普展示,从而提高大众对化学知识的认知,增强大家的环保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