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48篇
化学   77篇
晶体学   2篇
力学   1篇
综合类   2篇
数学   4篇
物理学   5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6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6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用发散法合成周边含36个丁氧基偶氮苯介晶基元(M5)端基新的二代树状碳硅烷液晶(D2),并用元素分析,氢谱,激光质谱,红外,紫外,偏光显微镜,DSC和WAXD法表征.D2为向列相,与M5相同,二代树状物相态由介晶基元相态决定.D2液晶态相行为是K85N107I103N69K,其熔点比M5降低27~41℃,清亮点比M5降低17~18℃,液晶态温区比M5加宽10~23℃.二代碳硅烷(D2)与一代碳硅烷(D1)相比熔点增加2~3℃,清亮点降低26~29℃,液晶态温区减少29~31℃.在二代树状物中观察到S=+3/2的高强向错.  相似文献   
2.
弹性体型聚氨酯和聚碳酸酯共混物的形态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阎荣江  李光 《应用化学》1994,11(3):62-65
用DSC、WAXD和SAXS研究了溶液共混的弹性体型聚氨酯(PU)/聚碳酸酯(PC)共混物的结构。结果表明,PU/PC为部分相容体系;共混过程中,溶剂DMF的诱导作用使PC形成结晶,其长周期与PU硬段形成微相的长周期相近  相似文献   
3.
人体内酮体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马念章  李光  廖静敏 《分析化学》2005,33(7):1019-1022
论述了检测人体内酮体浓度的重要意义和酮体的代谢过程,对各种检测技术的发展过程、检测原理、操作步骤及各自的优缺点进行了比较分析,着重探讨了对血液中β-羟丁酸的检测,并对各种技术的发展方向作了进一步的展望。  相似文献   
4.
对聚(ε-己内酯)(PCL)/聚氧化乙烯(PEO)共混物的相差显微镜、广角X-射线衍射(WAXD)、小角X-射线散射(SAXS)及示差扫描量热计(DSC)等的研究表明,只有当共混物中PCL(或PEO)的含量低于20%时,两组份是相容的.当PCL含量低于20%时,在共混物中形成了PEO片晶和PCL片晶相间堆砌的结晶形态,当PEO含量不超过20%时,PEO则完全以非晶形式混入PCL的非晶区,同时阻碍了PCL的结晶.可见在结晶过程中,相容的两组份对共混体系形态结构的影响却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5.
以Na2CO3为沉淀剂,在pH=9时,采用并流沉淀法制备了Ni/CuO-ZrO2-CeO2-Al2O3催化剂,催化剂中活性组分Ni的负载量(质量分数)为10%.采用TPO、SEM和XPS等方法研究了载体焙烧温度对催化剂积炭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载体焙烧温度为800 oC制备的Ni/CuO-ZrO2-CeO2-Al2O3催化剂不存在高温烧炭峰,可以避免由于积炭而降低反应的活性.反应40 h后,催化剂表面出现表面碳酸盐和非活性丝状积炭,这些物种可能会导致催化剂活性降低.  相似文献   
6.
为实现白酒生产过程中出窖酒醅智能化配粮,该文开发了一套在线近红外光谱监测系统,实时在线检测出窖酒醅配粮前的水分、淀粉及酸度,实时检测结果转化为4~20 mA电控输入信号,解决酒醅智能配粮问题。通过将在线近红外分析系统与台式近红外分析仪相结合,在四川宜宾六尺巷酒厂开展酒醅在线监测与配粮智能化应用。结果表明,台式仪器检测水分、淀粉、酸度的平均误差分别为-0.25%、0.38%和0.29 mmol/10 g,检测水分、淀粉、酸度的预测标准差(SEP)分别为0.60%、0.75%和0.18 mmol/10 g;在线仪器检测酒醅水分、淀粉、酸度的平均误差分别为-0.75%、0.48%、0.29 mmol/10 g,检测水分、淀粉、酸度的SEP分别为0.66%、0.97%、0.22 mmol/10 g。相比台式近红外分析结果,在线结果的平均误差及SEP均有所放大,但在线分析的准确度能满足酒醅在线配粮控制的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7.
利用宇宙射线进行探测器模型的性能测试是高能物理普遍采用的方法,其中最重要的步骤之一就是确定宇宙线入射的准确位置和径迹.多数采用丝室探测器来进行宇宙线的精确定位,需要很高的造价和复杂的电子学系统.本文介绍一种简单的定位方法,采用塑料闪烁体条加波移剂光纤编码读出的方式,可以实现精度为1cm的定位.据此建立了一套实验装置,对BESⅢ电磁量能器CsⅠ(Tl)晶体探测器单元的光输出强度和不均匀性进行了测量.  相似文献   
8.
溶剂诱导结晶(SINC)又称为液体诱导结晶,它是结晶性高聚物在溶剂(或包括其蒸汽)作用下,在低于通常Tg下诱导结晶,而在高于通常Tg时能加速结晶的现象。本文主要对溶剂诱导结晶的机理、动力学和形态学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
杨少鹏  李娜  李光  史江波  李晓苇  傅广生 《物理学报》2013,62(1):14702-014702
以poly(3-hexylthiophene)(P3HT)为电子给体材料,[6,6]-phenyl-C60-butyric acid methyl ester (PCBM)为电子受体材料,制备了纯氯苯(CB)溶剂、纯氯仿(CF)溶剂和氯苯/氯仿(CB/CF)不同比例混合溶剂的共混体系太阳能电池.研究了不同溶剂及不同比例混合的混合溶剂对电池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以CB/CF(3/1)为溶剂制备的器件,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器件外量子效率曲线显示出红移现象,原子力显微图表明P3HT和PCBM间形成良好的相分离结构.在100 mW/cm2强度光照射下,其开路电压Voc为0.61 V短路电流密度Jsc为9mA/cm2,填充因子FF为57.9%,能量转换效率PCE为3.2%.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甘巴拉山乳胶室实验中,观测大族的初步结果。讨论了ΣE_γ≥1000TeV_γ线族的特性,并与Monte Carlo模拟结果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