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23篇
化学   41篇
晶体学   4篇
力学   6篇
综合类   1篇
数学   4篇
物理学   1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61.
采用四轴球体研磨方法对金属钛球进行精密研磨实验,通过Talysurf轮廓仪对球体表面粗糙度进行测试,通过靶丸表面轮廓仪检测钛球圆度。结果表明:钛球表面粗糙度可达小于10nm,圆度小于1.0μm。通过对球体的受力分析表明,在四轴空间对称分布的情况下,需满足四轴受力基本相同,研具半径为被研球体的0.816倍,可获得圆度较好的球体。  相似文献   
62.
判断一种表面活性剂降低油-水界面张力性能的优劣,就需要对界面张力进行准确有效的测量。文章就不同浓度的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铵(DTAB)水溶液分别与正庚烷(n-Heptane)和正十六烷(n-Hexadecane)之间的界面张力进行定量的测量,分别得到了在30℃下水-正庚烷和水-正十六烷体系的界面张力随DTAB浓度变化的曲线。结果表明,在DTAB浓度达到其所在体系中的CMC值时,水-正庚烷体系界面张力小于水-十六烷体系界面张力。DTAB具有较强的抗矿盐能力,界面张力随温度升高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63.
本文以氧化锆、碳酸钠、氯化钙、氯化钠及氯化锂为原料,采用微波熔盐法合成了纯相的锆酸钙(CaZrO3)粉体,并研究了不同熔盐体系对CaZrO3粉体合成过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温度的升高有利于促进CaZrO3的合成.当ZrO2∶ CaCl2∶ Na2CO3∶ LiCl=1.0∶1.0∶ 1.2∶1.9时,较低的温度下将导致副产物CaZr4O9相的生成,提高反应温度可促使CaZr4O9相转化为CaZrO3相,900℃/3 h的条件下可合成纯相的CaZrO3粉体.显微形貌研究表明:采用微波加热合成CaZrO3的机理为“模板合成”机理,粉体的颗粒大小约为2~5 μm.  相似文献   
64.
基于稀薄效应的微气体径向轴承稳态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海军  祝长生  杨琴 《力学学报》2009,41(6):941-946
针对微气体轴承给出参考努森数的定义,根据空气不同温度时的黏度,得到参考努森数的分布范围;考虑气体稀薄效应,给出基于Burgdorfer一阶滑移速度边界的微气体径向轴承润滑Reynolds方程的修正形式; 采用有限差分法求解修正的Reynolds方程,得到不同参考努森数$Kn_0$, 轴承数以及轴颈偏心率情况下轴承的压力分布、无量纲承载能力及偏位角. 数值分析表明:随气体稀薄程度的增强,气体径向轴承的压力明显降低,无量纲承载力降低,而轴承偏位角增大. 当偏心率小于0.6时,轴承偏位角变化平缓,受$Kn_0$数的影响不明显. 当轴承数较小时,气体稀薄程度对轴承的无量纲承载力、偏位角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65.
短链氯化石蜡(SCCPs)组成复杂,具有远距离环境迁移的能力、环境持久性、生物蓄积性和一定的生物毒性,已被提议列入《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的附件A、B或C.我国是氯化石蜡生产和使用最多的国家,且尚未限制SCCPs的生产.几个研究已揭示了SCCPs在我国的环境中存量较高,因此应对其所引起的生态环境风险和人体健康风险给予关注.本文重点评述了SCCPs的分析方法,包括样品前处理、色谱分离、质谱检测、定量分析及国际实验室分析比对情况,同时也对SCCPs的环境行为、生物累积和毒性效应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66.
基于贝叶斯理论,针对小批量、少样本的金柱腔生产过程,讨论了生产质量控制模型的建立方法。利用大量历史数据和少量样本信息,建立了金柱腔车削工序的质量控制模型,并利用实际生产数据对该模型进行了验证。验证结果显示,当前金柱腔车削工序的生产过程处于统计控制状态,质量控制模型没有发出生产质量的虚警报,建立的质量控制模型是有效的,能够指导金柱腔车削工序的实际生产。  相似文献   
67.
通过电火花加工技术,采用含碳较高的煤油作为电介质,利用导电性能及加工性能较好的紫铜作电极材料,实现了SiO2/CH/Au复合黑腔侧表面方形诊断孔的精密加工。采用OLYMPUS STM6测量显微镜对诊断孔尺寸,结果表明:孔的尺寸加工精度可控制在±10μm内,同一电极加工的诊断孔尺寸一致性可控制在±5μm内。采用扫描电镜能谱分析SiO2/CH/Au加工导电层的成分,结果表明:电火花加工过程中,由于电介质分解生成游离态的碳以及电极材料铜熔融后沉积在CH和SiO2层表面,形成辅助导电层。通过加工辅助导电层,产生的瞬时高温使SiO2和CH层熔融气化,从而实现对绝缘层的加工。  相似文献   
68.
近年来,通过改善孔结构来提升材料的电磁波吸收性能成为研究热点。多孔结构既有利于电磁波进入材料的内部,又能有效地调整材料的电磁参数,提高材料与电磁波间的阻抗匹配,进而增大材料对电磁波的吸收;此外,在电磁波吸收材料中生成的不同尺度的孔隙可以对入射电磁波产生多重散射和反射,延长其传播路径从而增加了损耗过程;同时,多孔材料的相对密度小,为许多性能高但受限于密度太大而不能在电磁波吸收领域高效应用的材料提供了解决问题的途径。基于此,本文综述了零维和三维多孔电磁波吸收材料(PEMAM)的研究现状及亟待解决的问题,同时也展望了多孔电磁波吸收材料未来可能的研究热点及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9.
长白玉是产自吉林省长白县的一种优质印章石,储量丰富,经济价值高。运用X射线衍射仪(XRD)、红外光谱仪、拉曼光谱仪、扫描电镜、能谱仪(EDS)对长白玉中的彩石品种进行谱学及矿物学研究。XRD测试结果表明:长白玉彩石除地开石类型外,还有高岭石、珍珠陶石-地开石、镁橄榄石-利蛇纹石、水镁石、滑石类型,杂质成分有黄铁矿、赤铁矿、水镁石、利蛇纹石、方解石、白云石;通过全峰图拟合(WPF)与Rietveld精细化拟合计算求得样品CB9中镁橄榄石占比49%,利蛇纹石占比23%,白云石占比15%,水镁石占比13%,其他样品中主矿物成分占90%以上。结合宝石学特征分析:高岭石族类彩石的颜色以灰白、灰、黑、红、浅黄、褐为主,硬度为2~3,质地细腻,刀感好;镁橄榄石-利蛇纹石类呈绿色,水镁石类呈黄绿色,浅灰色;除高岭石族类型的长白玉彩石外,其他类型硬度偏低,为1~2,韧性差,雕刻刀感差。红外光谱分析验证了XRD测试结果,并区分了长白玉彩石中的高岭石族多型,认为CB1为无序高岭石,CB15为珍珠陶石-地开石,CB6、 CB11、 CB14为地开石,且有序度为CB14>CB6>CB11。结合拉曼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