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6篇
  免费   71篇
  国内免费   44篇
化学   72篇
晶体学   3篇
力学   46篇
综合类   1篇
数学   34篇
物理学   145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2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91.
面向航天器的超导磁通钉扎对接技术基础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太空中的失重环境,大型空间在轨装置的对接与组装面临着一系列的技术难题,自适应对接结构及技术被视为是解决这些难题的重要途径.基于高温超导体的磁通俘获,超导体磁通钉扎为自适应方式提供了一种新型的非接触对接组装途径.论文提出了一种将高温超导体应用于空间对接的基本方案,并结合该方案展开了超导体励磁和对接力学特性的基础实验研究.研究表明,超导体钉扎效应受励磁过程影响显著,小尺寸的常规电磁场励磁很难促使强钉扎特性;励磁场作用于对接过程的方式对电磁对接力的影响很大,依赖励磁场和超导体的共同作用,对接力在轴线方向上表现出显著的自稳定约束特性.  相似文献   
292.
杜寅昌  曹金祥  汪建  郑哲  刘宇  孟刚  任爱民  张生俊 《物理学报》2012,61(19):195206-195206
本文利用微波相位法和光谱诊断法, 研究了ICP放电等离子体在圆台状夹层等离子体中E模和H模相互转换的物理现象. E模和H模的之间转换过程是一个瞬间突变的, 转换点的输入功率随真空室压强的变化而变化. H模向E模转换的阈值功率低于E模向H模转换的值, 等离子体参数随输入功率变化曲线类似于铁磁物质中的磁滞回线. Ar II 408.2 nm谱线的强度的变化规律和电子密度随功率变化的规律基本一致. 通过本实验可以获得一种电子密度范围为3.85×1011 cm-3 < ne < 4.68× 1011 cm-3, 外表面积为0.3 m2, 厚度为2 cm稳定工作的等离子体源.  相似文献   
293.
IntroductionTurbulentflowisanonlinearstochasticprocessandoneofitsbasiccharacteristicsislargereffectivetransportcapabilitythanthatoflaminarflow .Ingeneral,transportinfluidsisgradient,i.e.momentum ,energyaretransportedfromthehighervalueregiontothelowervalu…  相似文献   
294.
湍流边界层流场与噪声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罗柏华  刘宇陆 《实验力学》2001,16(4):378-386
在重力式水洞中进行了水翼及半翼湍流边界层流场与噪声的实验研究。测量了水翼及半翼边界层附近的湍流脉动速度场;测量了半翼翼型表面三点处的压力脉动及其辐射噪声,测量了水翼内部测点的噪声及外部辐射噪声,在不同流速、不同攻角、光滑和粗糙翼面的情况下都进行了测量分析。试验结果发现,上述因素对模型的边界层湍流速度场有显著影响,15度攻角时,翼面附近湍流强度要比0度时大得多,粗糙翼面附近的湍流强度比光滑的大,而湍流强度随来流速度的变化不大,u(来流)方向和v方向的湍流强度量级相当;一般地,翼面压力脉动、翼内部噪声及外部噪声都是随来流速度的增大而增大,随攻角的增大而增大,粗糙翼面时的结果要比光滑翼面的大。从压力脉动与噪声测量结果与相应的流场测量结果比较可知,可以从湍流区域的湍流强度来判断出声源强度的定性变化。  相似文献   
295.
Krylov子空间投影法及其在油藏数值模拟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Krylov子空间投影法是一类非常有效的大型线性代数方程组解法,随着左右空间Lm、Km的不同选取可以得到许多人们熟知的方法.按矩阵Hm的不同类型,将Krylov子空间方法分成两大类,简要分析了这两类方法的优缺点及其最新进展.将目前最为可靠实用的广义最小余量法(GMRES)应用于油藏数值模拟计算问题,利用矩阵分块技术,采用块拟消去法(PE)对系数阵进行预处理.计算结果表明本文的预处理GMRES方法优于目前使用较多的预处理正交极小化ORTHMIN方法,最后还讨论了投影类方法的局限和今后的可能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96.
不同金属盐改性对硅胶的水蒸气吸附性能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用不同的金属盐溶液对中孔硅胶进行了改性,并进行了吸附水蒸气动力学实验.讨论了改性硅胶的吸湿性与离子半径之间的关系及吸附速率与平均孔径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1) CaCl2,LiCl,MgCl2,ZnCl2改性硅胶,可以使硅胶的吸湿性能明显增加.其中用CaCl2改性的硅胶的吸湿量最大,其平衡吸湿量是未改性硅胶的3倍;(2) 用CaCl2溶液改性的中孔硅胶其吸湿量已接近微孔硅胶的吸湿量,但其吸附速率明显大于微孔硅胶的吸附速率;(3) 用CaCl2和ZnCl2的混合溶液改性硅胶对其吸湿量的提高没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297.
基于LBM的壁湍流跨尺度能量传递结构统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高铨  邱翔  夏玉显  李家骅  刘宇陆 《力学学报》2021,53(5):1257-1267
壁湍流不同尺度间能量传输特性存在着明显的各向异性, 了解能量不同尺度间传递的空间分布是进一步构造高保真各向异性大涡模拟亚格子模式的前提. 基于格子Boltzmann数值(lattice Boltzmann method, LBM)模拟方法对雷诺数$Re_{\tau } =180$的槽道湍流进行直接数值模拟. 结果与公开的槽道湍流数据库进行对比, 平均速度剖面、雷诺应力和脉动速度均方根均取得了较好的一致性, 验证了LBM方法模拟槽道湍流的可靠性. 对模拟后的数据采用空间滤波方法得到不同尺度间能量交换量的空间分布场, 结合结构识别捕捉方法——聚类分析法对不同尺度间能量传输结构的空间分布特性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尺度间能量传输结构在全流场物理空间中主要为小尺寸结构, 结构的体积概率密度呈现出$-$4/5幂律, 按结构距壁面最小距离以结构距壁面距离又可将结构划分为附着结构和分离结构, 其中附着结构以较小的数量占比达到了较高的体积占比, 表明附着结构多为大尺寸结构, 进一步的对附着结构的统计表明结构在尺寸上存在着一定的幂律关系, 表明不同尺度间能量输运结构也具有Townsend提出的附面涡的自相似性, 最后对能量正反传附着结构的成对特性研究发现, 能量正传$\!-\!$反传结构对倾向于沿展向并排排列.   相似文献   
298.
为探究断层构造作用对煤化学结构特征和微晶结构特征的影响,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X射线衍射(XRD)分析,对红庆梁矿和段王矿的原生煤及断层构造煤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受断层构造作用影响,红庆梁、段王断层构造煤中苯环二取代、苯环四取代的含量明显大于原生煤,苯环三取代和苯环五取代的含量低于原生煤,断层构造煤中C—O—C伸缩振动、—CH2反对称弯曲振动、—CH3、—CH2和芳环—OH含量均多于原生煤,断层构造煤中醚C—O振动、芳烃CC、—CH和OH—π含量低于原生煤。红庆梁、段王断层构造煤的芳碳率fa是原生煤的1.01和1.03倍,芳环缩合度DOC是原生煤的1.01倍和3.7倍,CH2/CH3值是原生煤样的0.933倍和0.94倍,芳香度I分别是原生煤样的1.01倍和1.34倍。说明断层构造作用促使官能团和脂肪链脱落,增加煤的缩聚程度,降低煤中脂肪侧链的长度,增大芳香结构含量。XRD测试结果表明,原生煤和断层构造煤具有相近的矿物组分,断层构造作用未对煤...  相似文献   
299.
钇铝石榴石(Y_(3)Al_(5)O_(12))透明陶瓷具有机械强度高、物化性质稳定,特别是覆盖紫外、可见及红外光透过等优异性能,在固体激光器、导弹穹顶、红外窗口及透明装甲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本文系统总结了YAG透明陶瓷的制备工艺,包括粉体合成、坯体成型、陶瓷烧结及烧结助剂的选用,对比了不同工艺路线制备YAG透明陶瓷的性能、规格、成本等;就不同稀土离子掺杂对YAG基透明陶瓷性能的影响规律进行了全面阐述;最后通过对现有问题的总结,展望了钇铝石榴石(YAG)透明陶瓷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00.
目的 采用随机、双盲交叉实验设计,探究经颅直流电刺激(transcranial direct current stimulation, tDCS)对胫骨前肌的靶向性调控是否可以诱导静态平衡表现的改善。方法 使用经颅磁刺激(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TMS)确定胫骨前的肌皮层热点靶区,24名在校大学生以随机的顺序接受两次刺激——20 min, 2 mA tDCS和假刺激(sham),每次刺激前后分别完成TMS测试和平衡能力测试,评估tDCS靶向性调控胫骨前肌对皮层兴奋性以及双足睁眼、双足闭眼、单足睁眼和单足闭眼静态平衡的影响。结果 (1)tDCS和Sham未呈现明显的组间差异;相比基线,tDCS刺激显著增大双足睁眼的平均速度,显著降低单足闭眼的动摇总轨迹长。(2)相比Sham, tDCS显著增大双足睁眼和单足闭眼Y方向平均中心变位。相比基线,tDCS显著降低双足睁眼Y方向平均中心变位、单足闭眼Y方向平均速度。(3)相比Sham, tDCS显著增加双足睁眼X方向平均中心变位、单足闭眼X方向平均中心变位和双足睁眼X方向最大动摇经。相比基线,tDC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