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0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97篇
化学   169篇
晶体学   18篇
力学   17篇
综合类   9篇
数学   23篇
物理学   11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351.
采用超景深显微镜、X射线荧光光谱、X射线衍射等技术,对含镍物料样品进行微观形貌、化学成分和物相组成分析,并结合镍矿及镍矿渣的特征分析,实现固体废物属性鉴别。结果表明:物料1微观呈现蓬松碎絮形态,pH值为4.30,酸性特征显著,主要物相为SiO_(2)、FeO(OH)、PbO_(2)等,样品中S含量残留达到14.7%,Pb和As含量远超有害物质限量;物料2表面有空隙,呈现明显黑色焦烧痕迹,主要物相为Mg_(2)SiO_(4)、Fe_(3)O_(4)等,样品中MgO折算含量远超镍精矿标准限量。综合分析两种物料的外观、物理性状、微观形貌、物相组成、化学成分,发现两种物料不具有天然矿物特征,推断物料1可能来自红土镍矿在硫酸酸浸工艺中产生的湿法冶炼渣,物料2可能为含镍矿物经火法冶炼中熔炼过程产生的熔炼渣或转炉渣,均属于固体废物。  相似文献   
352.
高热稳定性纳米Au/TiO2催化剂的制备与表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吕倩  孟明  查宇清 《催化学报》2006,27(12):1111-1116
 采用三嵌段共聚物聚乙醚-聚丙醚-聚乙醚EO20PO70EO20 (P123)为有机模板剂合成了介孔TiO2载体,用沉积-沉淀法制得Au/TiO2催化剂. 运用N2 吸附-脱附、 X射线衍射、 X射线光电子能谱和高分辨电镜技术对催化剂的结构与形貌进行了表征. 采用P123模板剂合成的TiO2具有较均匀的介孔结构,孔径集中在6.1 nm附近,负载金后,其介孔结构保持良好,但孔径下降至5.4 nm. 400 ℃焙烧后,介孔TiO2负载的Au催化剂中Au主要以金属态存在. 负载在三种TiO2载体(介孔TiO2、溶胶-凝胶法合成的TiO2和工业TiO2)上的Au晶粒大小和分散度差异较大,其中介孔TiO2载体更有利于金的分散,以该载体制备的催化剂400 ℃焙烧后金的晶粒尺寸在1~5 nm范围内,催化剂显示了很好的CO氧化活性和抗热稳定性,即使在420 ℃焙烧,其室温下CO的转化率也在90%以上. 而溶胶-凝胶法制备的TiO2和工业TiO2负载的纳米金催化剂中,金晶粒尺寸约为10 nm,催化剂的CO氧化活性和抗热稳定性较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