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868篇
  免费   5570篇
  国内免费   8787篇
化学   23511篇
晶体学   884篇
力学   2203篇
综合类   1069篇
数学   4460篇
物理学   13098篇
  2024年   65篇
  2023年   372篇
  2022年   855篇
  2021年   898篇
  2020年   1016篇
  2019年   1089篇
  2018年   910篇
  2017年   1286篇
  2016年   1258篇
  2015年   1398篇
  2014年   1716篇
  2013年   2288篇
  2012年   2423篇
  2011年   2530篇
  2010年   2419篇
  2009年   2274篇
  2008年   2681篇
  2007年   2314篇
  2006年   2339篇
  2005年   2117篇
  2004年   1684篇
  2003年   1409篇
  2002年   1584篇
  2001年   1578篇
  2000年   1328篇
  1999年   968篇
  1998年   626篇
  1997年   488篇
  1996年   500篇
  1995年   350篇
  1994年   338篇
  1993年   281篇
  1992年   276篇
  1991年   221篇
  1990年   191篇
  1989年   144篇
  1988年   157篇
  1987年   149篇
  1986年   117篇
  1985年   92篇
  1984年   96篇
  1983年   90篇
  1982年   60篇
  1981年   56篇
  1980年   34篇
  1979年   36篇
  1978年   19篇
  1977年   13篇
  1965年   17篇
  1964年   1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971.
刘河  刘春河  吴波  陈兰福  仲伯华 《结构化学》2005,24(9):1021-1024
1 INTRODUCTION Opioid analogues still remain important drugs for the relief of severe pain and morphine is still the drug of choice in such situations. For many years, the search for new centrally acting opioid deriva- tives with pain-relieving properties and without un- desired side effects, such as addiction, obstipation, etc., has been the goal of a large number of scien- tists[1-3]. Consequently, a wide variety of modifyca- tions of the well-known alkaloids morphine, codeine and thebai…  相似文献   
972.
In this communication, we report the ultrafast dynamics of resonance energy transfer in a blue-light photoreceptor, Vibrio cholerae cryptochrome. The transfer was observed to occur in 60 ps. We also studied the local rigidity and solvation around the binding site of the photoantenna molecule. The results for the first time show energy transfer in cryptochrome suggesting some mechanistic similarities between photolyase that repairs damaged DNA and cryptochrome that mediates blue-light signaling.  相似文献   
973.
采用聚乙烯醇与环氧乙烷非均相加合反应合成了不同环氧乙烷结合量的羟乙基化聚乙烯醇(HEPVA).在通过13C-NMR和IR对产物进行表征的基础上,讨论了反应与PVA空间立构性及结晶性间的关系,证明了HEPVA中聚氧乙烯链的存在,且其含量增长速率随反应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相似文献   
974.
Yu-Wu Zhong  Guo-Qiang Lin 《Tetrahedron》2004,60(40):8861-8868
Some new pyridyl alcohols with the cis-bicyclo[3.3.0]octane scaffold were synthesized and used as chiral ligands for the enantioselective addition of diethylzinc to aldehydes. Ligands 4 were found to be far superior to the C2-symmetric ligands 2 in terms of enantioselectivities. Quantitative yields and enantiomeric excesses of up to 92% were obtained when the ligand 4 was used. The carbonyl function in 4 proved to be beneficial for the high enantioselectivities in the addition of diethylzinc to aldehydes. Conversion of the carbonyl group into oxime or oxime ether group led to a sort of more active ligands, which catalyzed the same reaction with rate acceleration.  相似文献   
975.
以金属钕为起始原料,采用简单的碱性溶液下水热法制备出氢氧化钕纳米线。所得到的水热产物采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等进行了结构与形态表征。研究发现,水热处理的温度、碱液浓度和碱的种类等对水热产物的形貌、长径比和结晶状态有较大影响,提高水热温度和增加碱液浓度有利于氢氧化钕纳米线的生长。在相同水热反应温度(180 ℃)、水热时间(45 h)和碱浓度下,5 mol·L-1 NaOH溶液体系制备的氢氧化钕纳米线具有较高纯度和较长的长径比,其直径为20~40 nm,长度为2~10 μm。该氢氧化钕纳米线在空气气氛下500 ℃烧结后形成具有体心立方结构的C型Nd2O3,该Nd2O3仍具有一维纳米线形貌。升高焙烧温度时产物的形貌和相结构都发生了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976.
采用共价接枝法, 以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为氨源, 制备了一系列的NH2-SBA-15催化剂, 通过微量吸附量热技术定量地分析了该催化剂表面碱性中心的强度、数量和分布状态. 实验结果表明, SBA-15在 550 ℃焙烧6 h, 氨基硅源与SBA-15质量比为1.5, 是合成NH2-SBA-15催化剂最适宜的条件. 运用微量吸附量热技术实现了对NH2-SBA-15催化剂合成条件的优化.  相似文献   
977.
蛇床子素(osthole)又名甲氧基欧芹酚或欧芹酚甲醚,其化学名称为7-甲氧基-8-异戊烯基香豆素,是最先从伞形科植物中提取分离出的天然香豆素类化合物[1].  相似文献   
978.
硼氢化钠还原法合成1-(2,4-二氯苯基)-2-氯-乙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硼氢化钠还原2,2',4'-三氯苯乙酮制备1-(2,4-二氯苯基)-2-氯-乙醇的两种方法. 考察了温度对反应的影响, 对目标产物和副产物的生成机理进行了探讨. 加入氯化钙、氯化镧等金属氯化物能有效促进反应的专一性, 并对其作用机理进行了探讨. 在非质子溶剂如THF中有阳离子树脂的存在下, 还原反应平稳, 具有高产率和高选择性. 对目标产物进行了结构表征.  相似文献   
979.
四苯基卟啉铂(PtTPP)可以作为红光掺杂材料制备有机电致发光器件,采用的器件结构为[ITO/CuPc/NPB/BePP2:PtTPP/LiF/Al],其中BePP2:PtTPP的共沉积膜作为发射层.实验结果表明在发射层中存在着从BePP2到PtTPP的能量传递.通过改变掺杂层中PtTPP的浓度来考察器件的性能,当PtTPP的掺杂浓度在8%(物质的量比)时,器件呈现纯正的红光发射,发射峰位于668nm,器件的效率为0.004lm/W.  相似文献   
980.
定义了烷烃分子中碳原子的离子性指数(INI),用离子性指数(INI)、极化效应指数(PEI)及N^i~H(i=αβΥ)结构信息参数研究了烷烃的^13CNMR化学位移模型,结果表明,烷烃^13CNMR化学位移(CS)可用下式来定量描述:CS=194.6156-37.7394(INI)+98.6505(ΣPEI)+27.1630(INI/ΣPEI)-652.9106(ΣPEI/INI)+0.7735N^α~H+2.2468N^β~H-0.1742N^γ~H。用上式估算了304个碳原子的化学位移,平均绝对误差仅为0.77δ,标准差0.9860δ,预测值与实验值非常吻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