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71篇
  免费   453篇
  国内免费   885篇
化学   1740篇
晶体学   88篇
力学   216篇
综合类   104篇
数学   432篇
物理学   112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88篇
  2021年   80篇
  2020年   77篇
  2019年   71篇
  2018年   72篇
  2017年   108篇
  2016年   79篇
  2015年   120篇
  2014年   144篇
  2013年   163篇
  2012年   178篇
  2011年   203篇
  2010年   192篇
  2009年   245篇
  2008年   208篇
  2007年   204篇
  2006年   202篇
  2005年   179篇
  2004年   142篇
  2003年   90篇
  2002年   105篇
  2001年   135篇
  2000年   117篇
  1999年   69篇
  1998年   41篇
  1997年   43篇
  1996年   39篇
  1995年   33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32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26篇
  1989年   30篇
  1988年   28篇
  1987年   21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1篇
  193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01.
纳米银掺杂二氧化硅复合颗粒的制备及表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0引言金属纳米颗粒因其粒子尺寸小(1 ̄100nm),比表面积大,表面原子数多,表面能和表面张力随粒径的下降急剧增大而具有量子尺寸效应[1]、小尺寸效应[2]、表面效应[3]及宏观量子隧道效应[4]等,从而出现了不同于常规固体的新奇特性,如:光学性质、磁性质以及电磁学性质[5],使其在催化、信息存储及非线性光学等领域展示了广阔的应用前景[6]。虽然制备金属纳米颗粒的方法有很多[6],但是由于纳米尺寸的金属颗粒具有较高的表面能,容易发生聚集,所以如何保持其稳定性依旧是比较困难的问题。随着纳米科技的发展,人们正尝试用各种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如…  相似文献   
102.
聚丙烯-聚乙烯嵌段共聚物的分子结构及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本工作用核磁共振(~(13)C-NMR)、示差扫描量热(DSC)、动态力学分析(DMA)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技术研究了将丙烯、乙烯单体两步分段共聚、预期为聚丙烯-聚乙烯嵌段共聚物的合成物(简称为聚丙烯-聚乙烯嵌段共聚物或嵌段共聚物)。结果表明,在嵌段共聚物中含有一定量的、能为正庚烷抽提出来的乙丙无规共聚物(EPR);分段共聚的产物并非预想的PP-b-PE两嵌段共聚物,而是含有多种组分的共混物;形态表征的结果表明了嵌段共聚物为多相体系,EPR和PE形成分散相以球形无规分布于PP基体中。  相似文献   
103.
聚酰亚胺/二氧化硅纳米尺度复合材料的研究   总被引:72,自引:0,他引:72  
通过正硅酸乙酯(TEOS)在聚酰胺酸(PAA)的N,N’ 二甲基乙酰胺(DMAc),溶液中进行溶胶 凝胶反应,制备出不同二氧化硅含量的聚酰亚胺/二氧化硅(PI/SiO2)复合薄膜材料.二氧化硅含量低于10wt%的样品是透明浅黄色薄膜;二氧化硅含量高于10wt%的样品是不透明棕黄色薄膜.利用红外光谱、扫描电镜、热失重分析、动态力学分析、热膨胀系数测试和应力 应变测试等方法研究了此类材料的结构与性能.结果表明,PI/SiO2纳米复合材料具有较聚酰亚胺更高的热稳定性和更高的模量;线膨胀系数显著降低;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随二氧化硅含量而变化,分别在10wt%和30wt%附近出现最大值  相似文献   
104.
本文选取苯基乙酰甲基亚砜(C6H5SOCH2COCH3)作为配体与碱土金属(钙、锶)的高氯酸盐反应得到配合物的单晶,对它们进行了元素分析及红外光谱表征,它们的化学式为[ML6](ClO4)2(M=Ca、Sr;L=C6H5SOCH2COCH3)。并用X-ray单晶衍射法测定了钙、锶配合物的晶体结构。  相似文献   
105.
106.
简要总结了我们在C=C及C=O双键低温加氢双金属催化剂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 首先, 我们以环己烯加氢为探针反应, 证明了平行使用多种研究手段的重要性, 包括单晶表面的基础研究与DFT计算, 多晶表面的合成与表征, 负载型催化剂的制备与性能测试等. 其次, 总结了双金属催化剂在其他加氢反应, 如丙烯醛C=O双键的选择性加氢, 苯的低温加氢, 以及乙炔的选择性加氢等反应中的应用. 最后, 讨论了利用金属碳化物代替贵金属Pt以减少双金属催化剂中Pt用量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07.
研究了在有机溶剂中固定化Alcaligenes sp.脂肪酶催化α-氰基-3-苯氧基苄醇乙酯的对映体选择性转酯化反应,考察了不同性质的溶剂和酰基受体对酶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以及对产物稳定性的影响.结果发现在弱极性溶剂如正己烷中酶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但产物e.e.%值低,而且容易分解;在四氢呋喃等溶剂中酶催化活性相对低,但产物e.e.%值高,也较为稳定;但反应时间太长,会导致产物分解及纯度下降;不同酰基受体对酶反应无显著影响,甲醇为最佳酰基受体,太多醇会导致反应速率下降;溶剂水含量大于2.0%时对酶活性和产物稳定性产生明显不利影响.在优化条件下,酶反应可得到(S)-α-氰基-3-苯氧基苄醇产率>48%,纯度>99%e.e.  相似文献   
108.
氧氟沙星的核磁共振波谱性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1H, 13C NMR, DEPT, COSY, HSQC, HMBC谱和碳氟偶合裂分行为, 对酸性及碱性溶液中氧氟沙星(Ofloxacin, OFL)的1H和13C谱分别进行归属, 研究了哌嗪环亚甲基构成的AA'BB'复杂自旋体系中各H的化学位移. 发现噁嗪环上的甲基处于直立键; 5H在酸性溶液中化学位移移向低场, 这可能与形成C—H…O弱氢键有关; 在碱性溶液中, OFL的羧基变为羧酸根, 造成羧基和羰基周围碳原子上π电子重新分布, 导致相应C的化学位移和碳氟偶合常数发生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09.
The absorption spectra of 4f electron transitions of the complexes of neodymium and erbium with 8-hydroxyquinoline-5-sulphonic acid in the presence of diethylamine and ethanol have been measured by normal and third-derivative spectrophotometry. Their molar absorptivities are 70.7 l.mol~(-1).cm~(-1) for Nd and 62.5 l.mol~(-1).cm~(-1) for Er. They are 7.6 times and 14.9 times greater than those of corresponding chlorides, respectively. Use of the third-derivative spectra both eliminates the interference of Ce(Ⅳ) and increases the sensitivity for Nd and Er. Beer,s Law was obeyed from 0-10 ug/ml of Nd and Er. The method has been applied to the determination of neodymium and erbium in rare earth mixtures.  相似文献   
110.
手性丙烯酸酯液晶原位光聚合反应何流,张树范,金顺子,漆宗能,王佛松(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北京100080)关键词手性丙烯酸酯,原位光聚合,双折射,近晶相手性侧链液晶高分子显示近晶S!相,具有铁电性,在光电功能材料和非线性光学材料方面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