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4篇
  免费   126篇
  国内免费   306篇
化学   504篇
晶体学   40篇
力学   32篇
综合类   62篇
数学   101篇
物理学   36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58篇
  2012年   59篇
  2011年   62篇
  2010年   81篇
  2009年   64篇
  2008年   75篇
  2007年   78篇
  2006年   72篇
  2005年   54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6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991.
Up to now, the investigations of the chemistry of biliverdin and its analogs has been limited in organic solvents1-4. There is no report on organized molecular films of biliverdin and its derivatives. The structural organization and biophysical properties of biliverdin molecules in ordered molecular assemblies might be different from those in organic solvents, but similar to those in biological membranes in mammals. Therefore, biliverdin or its derivatives incorporated in ordered molecular fil…  相似文献   
992.
Catalytic dehalogenation of organic halides is of great value to the organic synthesis and for the preventing of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lthough, in recent years, there are many reports describing dehalogenation of organic halides in the literature1,2,3, most of them were carried out in the organic system,only few examples4,5 of dehalogenation were carried out in aqueous system. The toxic aryl halides may contaminate and harm human being seriously through food chain. Therefore, it is of utmo…  相似文献   
993.
PVP-PdCl2-CuCl2/SiO2-PEG600催化芳氯化物水相脱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PVP(聚乙烯吡咯烷酮)负载双金属催化剂催化芳香氯化物脱氯已有报道[1~3];利用双金属的协同作用,可以大大提高催化剂的脱氯活性和选择性[4]. 但是,这些研究多是在有机相中进行的,催化剂在水相中则会降低甚至失去活性,且难以回收和重复利用. 然而,难溶于水的有毒芳香氯化物,常存在于工业或生活排放的废水中. 由于治理环境的需要,研究芳香氯化物催化水相脱氯,则是极具挑战性的课题. 本文把起相转移作用的聚乙二醇(PEG)键合到硅胶上作为固相载体,制成双负载双金属水相脱氯催化剂PVP-PdCl2-CuCl2/SiO2-PEG600,成功地用于难溶于水的芳香氯化物的水相脱氯. 研究结果表明,这种催化剂对于芳香氯化物有良好的催化脱氯性能,使用中便于分离并能重复利用. 同时,用IR,TEM和XPS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探讨了催化剂中各组分在催化脱氯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994.
介绍了目标化合物析分系统中所用到的三个重要算法。它们是:最短拓扑距离的求解、析分过程结束的判别以及合成树的构建。分子结构中任意两个原子之间最短拓扑距离的求解是建立在采用队列数据结构的宽度优先搜索算法基础上的,析分过程结束的判别是由在新Morgan算法基础上产生的化合物的唯一编码和B-树两种算法构成,前者是为了将前体与原料库中每个化合物是否同构的复杂问题简化为码之间的比较问题;后者是一种高效文件组织方式,将代表原料库中化合物的唯一编码作为检索键来组织建库,从而实现对原料库的快速查询,合成树采用的是链表存储方式,每一个结点由六个域组成,且在建树和画树的过程中,均用前序遍历。这些算法是实现析分系统的基础,因此它们的正确设计与高效实现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995.
介绍了厦门大学化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基础化学实验(一)实验室在试剂和仪器科学细化管理方面的一些具体做法,如试剂的排序存放、计划补充、优化使用及仪器的"五防"和"三位一体"管理模式。通过对试剂、仪器一系列规范、有序、科学的细化管理,节约了试剂用量,减少了废物排放量,保证了干净整洁的实验环境;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保证了仪器的正常运行及获得准确的实验数据,并提高了仪器的使用寿命,为实验教学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希望能为国内高校化学教学实验室相关方面管理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996.
科学做好基础化学实验的细化准备,为实验教学提供更高效的服务,是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内涵建设的内容之一。本文介绍了厦门大学化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无机及化学分析实验教学准备工作的一些具体做法和经验,以期为高校基础化学实验的准备工作提供适用的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997.
采用微元法对有关平衡类问题中化学势变化进行了集中分析和讨论,将克劳修斯-克拉贝龙方程、液体的饱和蒸气压与外压的关系式、开尔文公式以及稀溶液的依数性公式等知识点有机的关联起来,显著降低了相关知识内容的学习难度,并对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起到了有效锻炼和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98.
合成了2种以联萘酚为侧基的手性聚合物, 将其用作手性诱导剂, 与ZnEt2发生配位反应形成自负载催化剂, 进而应用到α,β-不饱和酮的不对称催化反应中. 在温和的反应条件下, 可获得高产率和良好对映选择性(e.e.值高达99%)的目标产物. 回收的聚合物经4或5次循环利用后, 催化活性无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999.
在线化学分析需要实现开放环境下的样品取样和电离/激发。相比于激光切削或者激光诱导击穿,大气压微等离子体系统结构简单,更利于小型化。因而基于大气压微等离子体的在线化学分析技术引起行业的广泛关注。为了确定合适的微等离子体源进行样品的在线元素检测,需要进一步了解各放电模式及工作参数下微等离子体的自身特性以及取样效果。该工作主要研究了电弧及辉光放电微等离子体在大气压下对样品铁取样发射光谱的特性。实现了在开放环境下对高熔点金属样品的在线检测,并发现电弧放电微等离子体与光谱分析源联用具有更高的取样效率。高采样效率的电弧放电微等离子体源为实现金属及难解离样品的检测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同时,相较于传统的取样装置,避免了复杂的样品制备、样品传输过程。实验装置采取简单的针对板放电结构,分别利用高压脉冲电源、直流电源获得电弧放电和辉光放电。实验的结果表明,在放电功率近似相等的条件下,电弧放电产生的微等离子体对样品铁取样的光学发射谱中,样品元素的特征谱线占据主导地位,同时伴随有空气中氮气的谱线,而且铁离子(FeⅡ)谱线的相对强度显著高于氮气分子谱线的相对强度。而在直流辉光放电中,样品铁原子(FeⅠ)谱线相对强度非常不明显。由此说明,电弧放电产生的微等离子体具有更高的采样效率。放电在样品表面留下的溅射坑也得出了相同的结论。增加辉光放电电流到25 mA,发现样品元素铁的谱线仍然没有明显的增强。同时,也研究了采样间距对两种采样模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间距对两种模式的采样光谱没有显著的影响。采用主要成分为铝的合金铝箔进行了上述对比实验,得出相同的结论,即电弧放电微等离子体更适合作为光谱分析源来实现对金属样品的实时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1000.
本文采用第一性原理计算和非平衡格林函数方法,研究了六配位FeN6的自旋输运特性. 理论计算结果表明在外场(如光辐射)作用下通过改变配体与磁芯间键长来实现磁体的高低自旋之间的转换. 基于计算得到的透射谱和伏安曲线,发现通过高自旋态分子结的电流显著大于低自旋态磁体,且通过高自旋态分子结的输运特性由自旋向下的电子提供主要贡献. 理论预测出来的分子开关和自旋过滤效应表明此类铁基六配体自旋翻转化合物可用于分子自旋电子学器件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