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904篇
  免费   5320篇
  国内免费   4601篇
化学   25505篇
晶体学   590篇
力学   1851篇
综合类   363篇
数学   3638篇
物理学   11878篇
  2024年   46篇
  2023年   548篇
  2022年   760篇
  2021年   1110篇
  2020年   1349篇
  2019年   1310篇
  2018年   1090篇
  2017年   1079篇
  2016年   1631篇
  2015年   1620篇
  2014年   1969篇
  2013年   2621篇
  2012年   3177篇
  2011年   3335篇
  2010年   2411篇
  2009年   2280篇
  2008年   2411篇
  2007年   2210篇
  2006年   2126篇
  2005年   1693篇
  2004年   1464篇
  2003年   1074篇
  2002年   1153篇
  2001年   865篇
  2000年   671篇
  1999年   606篇
  1998年   474篇
  1997年   392篇
  1996年   353篇
  1995年   261篇
  1994年   233篇
  1993年   220篇
  1992年   197篇
  1991年   186篇
  1990年   142篇
  1989年   108篇
  1988年   95篇
  1987年   73篇
  1986年   60篇
  1985年   67篇
  1984年   50篇
  1983年   43篇
  1982年   37篇
  1981年   22篇
  1980年   22篇
  1979年   14篇
  1978年   18篇
  1975年   12篇
  1971年   12篇
  1970年   1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31.
Green-light-emitting Zn2SiO4:Mn phosphor particles were synthesized by modified large-scale spray pyrolysis using a colloidal solution containing fumed silica particles. The particles had a fine size, filled morphology, spherical shape and non-aggregation characteristics even after post-treatment at 1150 °C. The luminescence characteristics of Zn2SiO4:Mn phosphor particles having spherical shape, such as brightness and decay time under VUV excitation light, were investigated as a function of Mn content. The luminescence intensity exhibits a maximum at 5 mol% Mn-doped powder. The decay time increases consistently with decreasing Mn content and more saturated color coordinates are obtained with the composition having 12 mol% Mn. As a consequence, the 10 mol% Mn-doped powder proved to provide a good combination of favorable luminance and acceptable decay time. The influence of post-treatment temperature on the decay time and photoluminescence characteristics of Zn2SiO4:Mn particles was also investigated. Particles post-treated at 1155 °C had the maximum photoluminescence intensity, which was identical to 113% that of the commercial product, and a comparable decay time of 5.8 ms. PACS 81.20.Rg; 78. 55.Hx; 78.40.Ha; 81.05.Hd; 81.40.Tv  相似文献   
132.
133.
苯并 18 -冠 - 6 (B18- C- 6 )与 K2 [Cd(SCN) 4 ]反应 ,得到了 [K(B18- C- 6 ) ]SCN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单晶 X射线衍射进行了结构分析。该配合物为单斜晶系 ,空间群 P2 (1) / c,晶体学数据 :a=0 .996 0(3) nm,b=2 .5 0 97(7) nm,c=0 .8374 (2 ) nm,β=10 6 .5 19(5 )°,V=2 .0 0 6 7(10 ) nm3 ,Z=4 ,F(0 0 0 ) =86 4,R1=0 .0 4 2 9,w R2 =0 .0 5 75。结构分析表明 ,该配合物由一个 [K(B18- C- 6 ) ]配阳离子和一个 SCN阴离子组成 ,配合物的两个分子通过 K+ - π相互作用形成一维链状结构  相似文献   
134.
同轴双无衍射光的理论与实验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赵斌 《光学学报》2003,23(12):460-1463
提出同轴双无衍射光的概念。如果两束汇聚角略有不同的同轴无衍射光同时存在,则它们相互之间叠加干涉后产生一种纵向呈周期变化的光场结构,这是一种新的光束空间分布,这种光束在横向仍是一种同心环光斑,可用于精密对准。而在不同纵向位置,这些同心环的强度分布是不同的,且是周期性变化的。同轴双无衍射光的轴向周期性可用于沿光束传播方向的定位。文中提出了双环缝法、分段圆锥透镜法、正弦相位环光栅法等实现同轴双无衍射光的理论与实验方法,分析了同轴双无衍射光的横向与纵向传播的衍射光斑特性,理论计算与实验测量的结果基本相符合。  相似文献   
135.
彭解华  沈抗存 《大学物理》2002,21(11):26-26
由“从正则分布出发,在小涨落近似下得出的能量涨落分布公式”求得的能量涨落的二次矩与直接由正则分布求得的二次矩完全相同,但分别由二求得的高次矩并不完全相同。  相似文献   
136.
 在Z-pinch实验中,加速器两电极间距会因抽真空而发生改变从而导致平面丝阵负载的丝分布发生变化,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采用弹簧预压缩的方法,制备出了平面丝阵负载,经实验室模拟检测和物理实验的实际应用证明,平面丝阵负载不但能适应电极方向呈任何方向放置的靶室,还能自动适应靶室电极间距因抽真空而发生的变化。在实验过程中丝阵可以保持绷紧的状态,满足了物理实验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7.
Optically active epoxy alcohol, (R)-2-butyryloxymethylglycidol3 which is the precursor of a tert-alcohol chiral building block was obtained in high enantiomeric purity, 98.7% e.e., by lipase-catalyzed asymmetric hydrolysis using a phosphate buffer and organic co-solvent system in 95% of chemical yield.  相似文献   
138.
139.
用传统的预测效度估计法估计高考预测效度,其估计值往往偏低。为此,本文应用回归分析中混合估计理论提出了高考预测效度的混合估计。这种估计是预测效度的无偏估计,并解决了预测效度估计值偏低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0.
本文用Shannon熵函数的观点及最大离散熵原理,探讨了对随机试验项目的优选问题:即压缩某种“不确定性”试验项目的实施与探索.并通过应用实例的计算,获得了满意的聚类效果.这种方法对于信息资料的数据处理及压缩“不确定性“验项目具有普遍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