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1篇
  免费   185篇
  国内免费   304篇
化学   618篇
晶体学   55篇
力学   43篇
综合类   26篇
数学   130篇
物理学   478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44篇
  2015年   59篇
  2014年   64篇
  2013年   99篇
  2012年   80篇
  2011年   80篇
  2010年   83篇
  2009年   79篇
  2008年   92篇
  2007年   87篇
  2006年   59篇
  2005年   80篇
  2004年   48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9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6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4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在pH=7.4的Tris-HCl介质中,利用荧光光谱和紫外吸收光谱法,研究了一种新型蒽环类抗癌药物柔红霉素衍生物(4′-O-(α-L-夹竹桃糖基)柔红霉素,ODNR)与小牛胸腺DNA(ctDNA)的相互作用。 通过离子强度的影响、KI荧光猝灭实验和单双链ctDNA作用的比较实验,分析了ODNR与ctDNA的相互作用模式。 结果表明,ODNR通过嵌插方式与ctDNA发生作用。 ctDNA对ODNR的荧光有明显的猝灭作用,其机理属于静态猝灭。 通过Scatchard方程求得不同温度下的结合常数和结合位点数,由热力学参数确定分子间作用力为疏水作用,也可能存在静电作用。  相似文献   
992.
微弧氧化一步制备石墨-PTFE共添加的自润滑膜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霍晓迪  王青  梁军  张凯  穆明 《摩擦学学报》2012,32(2):133-138
在Na2SiO3-KOH基础电解液中添加不同的固体润滑微粒,利用微弧氧化技术在LY12铝合金上制备了含有固体润滑剂的微弧氧化膜层.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研究了未添加、添加聚四氟乙烯(PTFE)和石墨-PTFE共添加微弧氧化膜层的组成和微结构.采用往复球-盘试验机评价了膜层的摩擦学性能.结果表明:加入到电解液中的固体润滑剂在微弧氧化过程中成功进入到膜层中,从而得到含有固体润滑剂的复合膜层.添加PTFE的微弧氧化膜层相较于未添加的膜层具有更小的摩擦系数,而石墨-PTFE共添加能够进一步降低膜层的摩擦系数.  相似文献   
993.
分别以1,2-双(三乙氧基硅基)乙烷(BTESE)、1,2-双(三乙氧基硅基)乙烯(BTESEE)和苯基三乙氧基硅烷(PTES)为硅源, 通过一步法直接合成有机硅骨架修饰的磷酸铝分子筛VPI-5. 系统考察了各反应参数对产物结构与性质的影响, 并对产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 表征结果表明, 有机基团通过硅原子被引入到分子筛骨架中. 有机基团的引入增加了分子筛的亲油性, 并且不同的有机基团对分子筛的亲油性的提高程度不同.  相似文献   
994.
利用单分散性良好介孔SiO2纳米粒子为模板,选择Y2O3为基底,同时掺杂可见区红光中心Eu3+和近红外区Er3+(1.54 μm)发光中心,成功制备特殊结构的核壳多功能发光纳米材料. 光谱测试表明这种核壳材料同时具有可见区发光和近红外发光的双重性质. 表明Y2O3可作为红光Eu和近红外发光Er的良好基底材料. 该方法可以大大降低纳米发光材料中稀土元素的使用量,降低发光材料的成本,并且该核壳结构材料密度相对较低,易于分散在有机溶剂或者水中,在药物释放和多功能生物标记等方面有着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95.
应用逐次逼近法研究了随机Volterra—Levin方程解的存在性,并结合H61der不等式证明了该方程解的唯一性与稳定性.最后用2个例子说明所获结果的有效性,同时表明条件“存在常数m〉0,使得∫-L^0p(s)ds=m”和“对所有的t≥0,∫0^1 e^4amsσ^2(t)ds/e^4amt都有界”是对Luo提出的条件进行了改进.  相似文献   
996.
以磷酸铬铝粘接剂、熔融石英、氢氧化铝为原料制备莫来石原位增强磷酸铬铝复相陶瓷,采用热分析、XRD、SEM、EDS、矢量网络分析测试等手段,研究不同温度对烧结体物相、显微结构、机械及介电性能的影响,并探讨莫来石原位生长和增强机理.结果表明:在1250 ~ 1500℃范围内,随温度升高,材料的致密度、抗弯强度、维氏硬度和介电常数均升高.1500℃煅烧可得致密的原位合成莫来石/磷酸铬铝复相陶瓷,材料晶粒发育比较完善,短棒状莫来石和球状磷酸铬铝晶粒清晰可见,基体致密程度受游离SiO2控制.复合材料介电常数、弯曲强度、维氏硬度分别达到3.7、117 MPa和5.3 GPa.当煅烧至1600℃时,晶粒快速长大,材料的强度降低.磷酸铬铝与莫来石颗粒间通过弥散强化、细晶强化、晶粒拔出等机制对复合材料起到增强的作用.  相似文献   
997.
本文主要研究易腐品零售商的订货和转运策略。零售商的库存分为两部分,即展示区/货架库存和仓库库存。零售商定期向供应商订货,零售商收到订购的商品首先将其中一部分商品存放在展示区中,余下的部分储存在仓库。展示区的空间是有限的,并且需求依赖于展示区商品的库存量。本文首先建立了以平均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库存优化模型并对模型最优解的存在性进行了分析,然后得到了求解最优订购量、转运量、转运时间间隔以及再订购点的算法,最后给出了不同参数条件下的算例。  相似文献   
998.
设计合成了含噻吩基的新型配体(E)-2-[2-(3-噻吩基)乙烯基]-8-羟基喹啉(4)及相应的锌配合物5, 产物结构经核磁共振、 红外光谱和元素分析进行表征. 利用X射线单晶衍射仪测定了中间体(E)-2-[2-(3-噻吩基)乙烯基]-8-乙酰氧基喹啉(3)和配体4的单晶结构, 结果表明中间体3晶体分子间并无明显的氢键作用, 分子间呈交错堆叠; 配体4分子之间由硫氢氧键弱作用相互排列形成网状结构. 通过核磁滴定及紫外和荧光滴定模拟了配体4在溶液中与金属锌的配位过程. 固体荧光寿命研究结果表明, 配合物5的荧光寿命为18.8 ms. 通过电致发光器件研究发现, 配合物5作为发光层具有良好的电致发光性能, 同时具有较好的电子传输能力.  相似文献   
999.
基于液体阵列味觉仿生传感器鉴别白酒香型的新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模拟哺乳动物的味觉系统, 建立了交叉响应的液体阵列传感器, 为鉴别白酒香型提供了新方法. 选用7种染料和1种卟啉化合物作为传感单元, 构建液体阵列传感器, 集合8个传感单元的光谱响应信号构成分析物的指纹图谱, 达到识别的目的. 使用96孔板酶标仪采集响应数据, 结合主成分分析(PCA)、分层聚类分析(HCA)和判别分析(LDA)等模式识别方法进行数据处理, 对9种具有代表性的不同香型白酒样品进行了鉴别分析. PCA结果表明, 该方法对于白酒的检测主要基于酒体微量成分, 其中酸类物质对识别的贡献最大(贡献率达54.3%), 芳香类物质贡献率为18.6%; 同时, 仅用63.4%的数据信息量即可对白酒香型进行区分. HCA结果表明, 平行样均正确归类, 各白酒之间的相似程度在聚类图上得到体现. LDA结果表明, 该阵列对于9种白酒样品香型识别的准确率达到100%.  相似文献   
1000.
采用发射光谱法,首次研究了等离子体参数及激发状态对介质阻挡放电六边形斑图稳定性的影响。在氩气/空气混合气体的介质阻挡放电中,随着电压的升高,放电丝直径增大,六边形斑图逐渐稳定,同时放电颜色由紫色逐渐变为灰白色,说明其等离子体状态及参数可能发生了变化。测量了六边形斑图放电过程中氮分子谱线和氩原子谱线相对于氩原子763.51 nm的相对强度、分子振动温度和电子激发温度随外加电压的变化。结果发现:氮分子谱线相对强度随电压增加而降低,氩原子谱线相对强度却升高;分子振动温度与电子激发温度均随电压增加而增大。这些现象表明:随着电压增大,电子能量增加。由此,氩原子激发增多,放电丝直径增大,介质表面上沉积的壁电荷面积增大,放电丝之间的相互作用增强,六边形斑图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