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41篇
化学   98篇
晶体学   12篇
力学   7篇
综合类   8篇
数学   18篇
物理学   59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7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31.
采用DFT方法研究了在团簇Au20的顶端位点和面心位点配位PH3分子时的几何结构、电子结构以及Au-P的成键机理和能量分析.在两种配位方式下,配体PH3对团簇的几何结构影响都表现为强烈的局域形变效应.不同的配位方式下PH3与团簇的轨道作用方式不同,所形成的团簇化合物电子组态不同.两种配位方式下Au-P成键能的区别主要是来自于配体与团簇之间的Pauli排斥的不同,在面心配位时配体与团簇之间更大的Pauli排斥作用导致了该配位方式的不稳定.  相似文献   
32.
A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coupled with electrospray ionization-tandem mass spectrometry( HPLC-ESI-MS/MS) method was developed for the analysis and identification of ginsenosides in the extracts of raw Panax ginseng(RPG) and steamed Panax ginseng at high temperatures(SPGHT). A total of 25 ginsenosides were extracted include of which 10 low-polar ginsenosides, such as ginsenosides F4, Rk3, Rh4, 20S-Rg3, 20R-Rg3 and so on, were identified according to their HPLC retention time and MS/MS data.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low polar ginsenosides were seldom found in RPG. For the exploration of the transformation pattern of the ginsenosides in steam processing, the standards of ginsenosides Re, Rg1, Rb1, Rc, Rb2, Rb3 and Rd were selected and hydrolyzed at a temperature of 120 ℃.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se polar ginsenosides can be converted to low-polar ginsenosides such as Rg2, Rg6, F4, Rk3 and Rg5 by hydrolyzing the sugar chains.  相似文献   
33.
为全面阐释近红外光谱技术在纺织服装行业质量控制中的应用难题,本论文以腈纶/棉混纺纤维运动面料为对象,针对纤维面料的重叠信息精准选择和预处理技术直观化筛选应用进行研究。同时,以混纺纤维中的棉含量为指标,对纺织面料近红外定量模型建立中的分子信息识别和应用机制、建模样品及常规光谱处理对构建模型的影响进行了系统解释。最后,通过变权重正交变换算法计算从分子层面解析了纤维面料谱峰信息差异化贡献及纤维面料散射对定量模型构建和预测稳定性的影响。以期为我国纺织行业及纤维制品的精准化控制和质量表征特异化设备开发提供技术指导和参考。  相似文献   
34.
By using the model of multi-photon nonlinear Compton scattering, the nonlinear dispersion relation and Karpman’s model, the influences of the modulation instability on Compton scattering to the linear polarized light in relativistic plasma were studied, the revised equations on the nonlinear dispersion, the control and the growth rate of the modulation instability were given out, and these equations are simulat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under the same perturbation wave numbers, the even big rate of the modulation instability near the plasma surface are taken place by Compton scattering along with the decreasing of the numbers of the no gauge frequency than before Compton scattering, and the even marked growth rate of the modulation instability near the plasma surface are taken place near the plasma surface than other places. Because the plasma nonlinear is increased by the scattering, the self-focusing and self-turned fine silk are formed.  相似文献   
35.
在实际应用中,陀螺动态范围一般要求在±100rad/s量级。为了达到如此大的动态范围,商用I-FOG普遍采用闭环工作方式。尽管RAI-FOG的精度比I-FOG高,可是动态范围小,因此需要闭环工作以实现大的动态范围。然而,由于RAI-FOG中有源再入式光纤萨格奈特环的光波循环再入干涉累加的过程远比I-FOG的普通光纤萨格奈特环中简单的双向光波干涉过程复杂,迄今为止,如何实现RAI-FOG的闭环工作仍是尚待解决的关键问题。本文研究了RAI-FOG的闭环原理和论证了利用方波调制阶梯波反馈方案实现有源再入式光纤陀螺闭环工作的可行性。设计、制作并调试成功了实现闭环有源再入式光纤陀螺的数字电路,建立了光纤环长为200m的闭环有源再入式光纤陀螺的实验系统。并利用闭环有源再入式光纤陀螺实验系统实现了0.67°/h的传感精度,比相同实验条件下的闭环干涉式光纤陀螺的精度提升了3倍。  相似文献   
36.
注射用生物可降解胰岛素纳米微球的制备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共聚物;药剂释放体系;注射用生物可降解胰岛素纳米微球的制备  相似文献   
37.
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测定血清中的犬尿氨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HPLC-FLD)测定血清中犬尿氨酸(kynurenine,Kyn)含量的方法。采用Hypersil C8色谱柱(300 mm×6.0 mm,10 μm), 流动相为0.25 mol/L醋酸锌及50 mmol/L醋酸溶液(含3%乙腈),流速为1.5 mL/min, 荧光检测激发波长和发射波长分别为365 nm和480 nm。血清标本经5%(v/v)高氯酸溶液去除蛋白质后取上层清液直接进样, Kyn经流动相等度洗脱分离后,用FLD进行测定。研究结果表明Kyn保留时间约为8.3 min,线性范围为0.098~19.6 μmol/L,最低检出浓度为0.04 μmol/L,回收率为90.8%~96.2%,日内、日间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5%,苯丙氨酸、酪氨酸、色氨酸、5-羟色胺和犬尿喹啉酸等物质对犬尿氨酸的测定均无干扰。建立的方法简便、快速、灵敏、特异,适用于临床和科研应用。  相似文献   
38.
皮立  胡凤祖  师治贤 《色谱》2005,23(6):639-641
用所建立的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测定了罂粟籽和火锅汤料中的罂粟碱。采用的色谱柱为RP-C18柱(250 mm×4.6 mm i.d.,5 μm);检测激发波长为285 nm,发射波长为355 nm;流动相为甲醇-0.02 mol/L乙酸铵(体积比为70∶30),流速0.8 mL/min。实验结果表明,罂粟碱的进样量为1×10-4~0.1 μg时其质量浓度与相应峰面积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最低检测限(以信噪比大于3计)达到0.02 ng。罂粟籽中罂粟碱的回收率为99.0%~100.8%。方法快速准确,简便灵敏,分离度高,能够满足有关食品中罂粟碱的检测要求。  相似文献   
39.
皮建辉  全妙华  曾雄智 《色谱》2007,25(3):399-403
应用芴甲氧羰基(Fmoc)固相化学合成了海南捕鸟蛛毒素-Ⅲ,并优化了其最佳氧化复性条件。最佳的氧化复性条件为pH 7.5的重蒸水溶液体系,样品质量浓度为0.1 g/L,还原型谷胱甘肽和氧化型谷胱甘肽的浓度分别为 1.0 mmol/L和0.1 mmol/L、L-Arg浓度为1.0 mol/L。复性产物经质谱测定其相对分子质量为3607.68;与天然毒素等量混合后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得到单一峰;膈神经-膈肌标本生理实验结果表明,合成的毒素具有与天然毒素相同的生物学活性,从而可确定二者在结构与功能上具有一致性。  相似文献   
40.
应用芴甲氧羰基(Fmoc)固相方法化学合成了敬钊毒素-V(JZTX-V)分子N-端酪氨酸残基剪切体(Y1-JZTX-V),并且通过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和质谱对不同条件下的氧化复性结果进行监测,从而得到该剪切体的最佳氧化复性条件:0.1 mol/L Tris-HCl缓冲液、pH 7.50、1 mmol/L还原型谷胱甘肽(GSH)、0.1 mmol/L氧化型谷胱甘肽(GSSG)、样品浓度为0.05 mg/L、复性温度为4 ℃。膜片钳电生理实验结果显示敬钊毒素-V剪切体Y1-JZTX-V对大鼠背根神经节(DRG)细胞上表达的河豚毒素不敏感型(TTX-R)与河豚毒素敏感型(TTX-S)钠电流均有抑制作用,其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160±2.5) nmol/L和(39.6±3.2) nmol/L。与天然的敬钊毒素-V相比,该剪切体对大鼠DRG细胞上的TTX-S钠电流的抑制作用基本一致,但对TTX-R钠电流的抑制作用却大大降低,表明敬钊毒素-V分子N-端的酪氨酸残基是一个与TTX-R钠通道结合活性相关的氨基酸残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