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26篇
  免费   1425篇
  国内免费   1150篇
化学   6730篇
晶体学   84篇
力学   576篇
综合类   81篇
数学   963篇
物理学   3267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167篇
  2022年   200篇
  2021年   286篇
  2020年   321篇
  2019年   313篇
  2018年   233篇
  2017年   225篇
  2016年   390篇
  2015年   343篇
  2014年   522篇
  2013年   615篇
  2012年   750篇
  2011年   814篇
  2010年   559篇
  2009年   544篇
  2008年   642篇
  2007年   541篇
  2006年   463篇
  2005年   483篇
  2004年   349篇
  2003年   327篇
  2002年   347篇
  2001年   287篇
  2000年   243篇
  1999年   210篇
  1998年   191篇
  1997年   165篇
  1996年   164篇
  1995年   124篇
  1994年   145篇
  1993年   101篇
  1992年   117篇
  1991年   98篇
  1990年   75篇
  1989年   77篇
  1988年   43篇
  1987年   26篇
  1986年   37篇
  1985年   26篇
  1984年   16篇
  1983年   18篇
  1982年   13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8篇
  1978年   8篇
  1977年   7篇
  1976年   7篇
  1975年   5篇
  1974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51.
氧杂环丁烷热解机理的量子化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利用半经验分子轨道理论研究了氧杂环丁烷热解为甲醛和乙烯的反应机理计算是采用半经验方法AM1进行的, 各种驻点全部运用Berny梯度方法优化. 同时, 对过渡态的结构进行了振动分析的确证. 计算表明: 1)不存在协同的同面-同面反应途径的过渡态, 其驻点只是一个二级鞍点; 2) 协同的同面-异面反应途径需要经过一个能量很高的过渡态; 3)有利的反应途径是包含了双自由基中间体的分步过程。  相似文献   
152.
利用热重分析及原位红光谱等方法,定性,定量地研究了三价铬和丙二酸形成的配合物[Cr(C3H2O4)(H2O)4][Cr(C3O4)2(H2O2)].4H2O的热解过程,提出了室温至400℃下的详细热解途径。基于多种实验结果,分析了螯合物中六员环的化学断裂方式,并由配合物的快原子轰击质谱(FAB-MS)加以佐证。  相似文献   
153.
硫化态K—Mo合成低碳醇催化剂的制备条件和载体效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浸渍法制备以KCl为助剂的ZrO_2、γ-Al_2O_3和SiO_2负载硫化态钼基催化剂,研究了钼和助剂钾两种组分浸渍顺序、助剂含量、载体差别以及浸渍溶液的酸碱性对催化剂上CO加氢合成低碳混合醇性能的影响。ZrO_2按先钼后钾、γ-Al_2O_3和SiO_2则按相反的顺序浸渍两种组分、且K/Mo原子比分别为0.5,0.8和1.0制备催化剂,其合成醇活性最佳。由于载体性质的差异,K-Mo/SiO_2、特别是K-Mo/ZrO_2的合成醇活性强烈依赖于钾助剂含量。而K-Mo/SiO_2在较宽的钾含量范围内,其活性差别不明显。适当选择较高碱性的浸渍溶液制备K-Mo/γ-Al_2O_3催化剂,有利于醇活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54.
Aiphanol was isolated from the seeds of Aiphanes aculeate Willd. (Arecaceae) collected in Peru and was reported to exhibit significant inhibitory activities against cyclooxyge- nases-1 and -2. The structure of aiphanol was elucidated by spectroscopic methods as an unprecedented stilbenolignan skeleton in which a stilbene moiety is linked to a phenylpropane unit through a dioxane bridge1. In our previous works the synthetic approach to 1,4-benzodioxane lignans were achieved2. Since aiphanol…  相似文献   
155.
利用MO-AM1方法研究了2-硝基丙烯热解的反应途径。结果表明, 2-硝基丙烯可能首先热解产生一个四元环状中间体。该中间体依照分步过程继续分解时, 存在两种可能的途径, 其中先断N—O键的反应过程比先断C—C键的过程从能量上更为有利。反应过程中电荷无明显转移, 具有双自由基反应特点。  相似文献   
156.
形态结构和光电特性对纳米TiO2光催化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sol-gel法制备了系列纳米TiO2光催化剂,运用X射线衍射、BET比表面测定、紫外漫反射吸收光谱和表面光电压谱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表征,并以乙烯作为光催化反应的指标反应分子,研究了TiO2纳米晶的性质对于光催化活性的影响.随着焙烧温度的升高,TiO2的晶粒逐渐增大,比表面积下降,晶相由锐钛矿向金红石转变,其吸收带边与光伏响应阈值向长波方向移动,氧化-还原能力降低,降解乙烯的转化率迅速下降.  相似文献   
157.
利用傅立叶变换红外(FT-IR)和拉曼(FT-Raman)光谱研究了高浓度磷脂酰胆碱(PC)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及Eu3+对该作用的影响.FT-IR结果显示,PC/BSA混合体系中二者的相互作用主要发生在PC头部极性基团,且这一作用随BSA含量的增加而增强,作用后蛋白质二级结构中α螺旋的比例有所增加. FT-Raman光谱说明PC与BSA的相互作用影响磷脂CH链的排列有序程度. PC/BSA/Eu3+体系的红外光谱显示, Eu3+与PC的磷氧键发生了强相互作用,并使蛋白α螺旋的比例进一步增加.  相似文献   
158.
对于烷基乙酰胺的初始热解反应机理, 通常认为与酯类的热解反应相类似。Maccoll和Nagra通过对该热解反应的动力学研究, 认为两者存在不同。差异之一, 烷基乙酰胺存在两种可能的热解途径【参见本文(129页)前述反应方程(1),(2)】。而在酯类热解反应中(2)的活化能过高, 且四元环过渡态极不稳定。差异之二, 极性溶剂(比如乙酸)对酰胺热解反应的催化作用不明显, 而对酯类等气相热解反应的催化作用是十分显著的。为此, 我们用MINDO/3分子轨道法对乙基乙酰胺的初始热解反应进行了较全面的研究。用能量梯度法对此反应的反应物、中间体和生成物的平衡几何构型进行了全优化。(如图1所示)用极小能量途径法分别寻找反应(1)和反应(2)的初始过渡态, 继而用Powell法全优化过渡态的几何构型, 计算所得的过渡态TS1、TS2和TS3分别见图2a, 图3a和图4a。为了确证这些过渡态, 进行了振动分析研究, 结果表明这些过渡态的力常数矩阵的诸本征值中均只有一个负值, 且虚振动模式展示了走向各自的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趋势, (如图2b,图3b和图4b所示)。它们的总能量及反应(1)和反应(2)的活化能列于表1. 对整个热解反应(1)作了内禀反应坐标(IRC)理论分析, 反应历程见图5所示. 与IRC相应的总能偶极矩以及部分关键的键长和原子净电荷变化一并列于表2.本文研究结果表明, 在乙基乙酰胺的初始反应中主反应即反应(1)与酯类反应相类似, ...  相似文献   
159.
The layered perovskites Sr2TiO4 and Sr2SnO4 are more active and selective for the oxidative coupling of methane at 1073 K than the corresponding perovskites SrTiO3 and SrSnO3. The role of the surface oxygen species for this reaction is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60.
The research on the high quality TiO2, MoO3-doped WO3 electrochromic film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e high quality TiO2, MoO3-doped WO3 electrochromic film was prepared by the sol–gel method for the first time. The sol, which has hydrogen peroxide (H2O2) and oxalic acid (H2C2O4), was very stable at room temperature and quite suitable for the deposition of films. The WO3 electrochromic film prepared from this doped sol had excellent performance, such as short response time, no cracks, good adhesion to the substrate, high coloring efficiency and longevity of servic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