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474篇
  免费   6517篇
  国内免费   4323篇
化学   25838篇
晶体学   524篇
力学   2454篇
综合类   286篇
数学   4446篇
物理学   14766篇
  2024年   89篇
  2023年   768篇
  2022年   895篇
  2021年   1197篇
  2020年   1486篇
  2019年   1402篇
  2018年   1238篇
  2017年   1150篇
  2016年   1740篇
  2015年   1702篇
  2014年   2087篇
  2013年   2639篇
  2012年   3222篇
  2011年   3423篇
  2010年   2342篇
  2009年   2304篇
  2008年   2499篇
  2007年   2244篇
  2006年   2151篇
  2005年   1659篇
  2004年   1337篇
  2003年   1128篇
  2002年   1047篇
  2001年   841篇
  2000年   872篇
  1999年   831篇
  1998年   738篇
  1997年   691篇
  1996年   698篇
  1995年   623篇
  1994年   547篇
  1993年   433篇
  1992年   426篇
  1991年   330篇
  1990年   305篇
  1989年   243篇
  1988年   205篇
  1987年   173篇
  1986年   153篇
  1985年   153篇
  1984年   103篇
  1983年   71篇
  1982年   60篇
  1981年   36篇
  1980年   16篇
  1979年   10篇
  1977年   2篇
  1971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Fluorescent-based single-strand conformation polymorphism (F-SSCP) analysis with 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 (CE) is the most common method for the detection of mutation because of its high sensitivity and resolution. In this study, we prepared an inexpensive linear polyacrylamide (LPA), and successfully applied it to CE-SSCP analysis and tandem CE-SSCP/heteroduplex analysis (HA) of the P53 gene on an ABI capillary genetic analyzer. A comparison of the sieving capabilities of a homemade LPA and commercial polydimethylacrylamide (PDMA) demonstrates that the homemade LPA has a higher resolution, a shorter analysis time, and is more suitable for tandem SSCP/HA than commercial PDMA. To show the usefulness, mutations of P53 gene exon 7 - 8 in 37 tumor samples were investigated by using homemade LPA.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10 mutations were found in 9 of 37 cases; the majority of P53 mutations were missense mutations, and 70% were located in exon 7, which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neoplastic progression in human tumorigenesis.  相似文献   
112.
0.8W/80K直线驱动斯特林制冷机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一种 0 .8W/ 80 K分置式斯特林制冷机。该制冷机采用当前国外先进的直线电机驱动 ,双活塞对称布置结构。该制冷机已通过军品所要求的环境试验 ,输入功率小于 4 0 W(DC)情况下 ,其 +6 0℃高温环境下制冷量≥ 0 .5 W/ 80 K ,带载 0 .5 W工况下 MTTF已突破 2 0 0 0小时。文中主要论述了其工作原理、结构特点、试验情况。  相似文献   
113.
一种微型空调器的优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一种微型空调器的研制背景及设计方案 ,采用仿真优化的设计手段对空调器的制冷、制热系统进行了优化设计 ,实践证明其设计是成功的。同时说明了该型空调器所具有的特点及应用场合  相似文献   
114.
RuH2和RuN2电子组态与光谱性质的从头计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量子化学从头算方法在B3LYP/6 311G 的水平上 ,研究了RuH2 和RuN2 可能的电子组态和光谱性质 .结果表明 ,RuH2 的3 B2 和5Σ-态对应于静电作用的物理吸附态 .RuN2 的一重态和三重态的计算结果跟钌单晶面上的实验值相接近 .而RuN2 在C∞v对称性时 ,五重态5Σ-的计算频率比实验值稍低 .在C2v对称性时 ,五重态的计算频率值则更低 ,3 B2 和5A1态不能稳定存在  相似文献   
115.
以铝酸镧(001)单晶为基片,采用两步法制备Tl2Ba2CaCu2Oy(Tl 2212)高 温超导薄膜.首先,利用脉冲激光沉积(PLD)工艺沉积Ba2CaCu2Ox非晶前驱体薄膜;然后,前驱体薄膜在高温(720—850℃)下密封钢容器里铊化结晶形成Tl 2212薄膜.XRD结果表明Tl2212 薄膜是沿c轴方向生长的,其相组成为Tl 2212,摇摆曲线(0012)的半高宽为0.72° ,SEM图像显示其表面光滑平整,其零电阻温度为106.2K. 关键词: Tl 2212超导薄膜 脉冲激光沉积  相似文献   
116.
T′相R2CuO4稀土铜氧化合物由于尺度效应而产生弱铁磁性行为已经被人们关注,报导了通过高温高氧压(6GPa,1000℃)合成稀土T′相R2CuO4(R=Nd,Sm,Eu,Gd,Tb,Dy,Ho,Er和Tm)化合物的结构和磁学性能。磁化率曲线显示,在低温下所有的高压增氧R2CuO4样品都出现新的低温弱铁磁性反常行为,转变温度在28K附近。新的低温弱铁磁性行为是由于CuO2面上微量氧空穴的掺入,使处于反铁磁有序CuO2面形成局域化的铁磁性团簇造成。实验证明新发现的低温弱铁磁性行为与尺度效应产生弱铁磁性行为属于完全不同的物理机制。结果还预示T′相R2CuO4稀土铜氧化合物很难通过空穴掺杂而实现超导。  相似文献   
117.
超声速等离子体射流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可压缩的全Naiver-Stokes方程,利用PHOENICS程序对由会聚 辐射阳极形状等离子体炬产生的超声速等离子体射流进行了数值模拟.考虑了等离子体的黏性、可压缩性以及变物性对等离子体射流特性影响.研究了超声速等离子体射流的流场结构特性以及不同环境压力对等离子体射流产生激波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超声速等离子体射流在喷口附近形成的周期性激波结构是其和环境气体相互作用的结果. 关键词: 等离子体炬 超声速等离子体射流 PHOENICS  相似文献   
118.
三维光晶格中玻色凝聚气体基态波函数及干涉演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徐志君  程成  杨欢耸  武强  熊宏伟 《物理学报》2004,53(9):2835-2842
基于Gross-Pitaevskii方程,运用有效化学势概念,研究了囚禁在组合势(由磁阱和三维光 晶格组成)中玻色凝聚气体在三维光晶格中的分布规律,并由此得到玻色凝聚气体的归 一化基态波函数.在取消组合势和仅取消光晶格而保留磁阱的两种情况下,运用传播子方 法求解出玻色凝聚气体密度分布的解析表达式.取消组合势后,理论计算所得到的玻色凝聚 气体聚随时间的演化规律与Greiner等的实验结果相一致.仅取消光晶格而保留磁阱时,研 究表明玻色凝聚气体的干涉模式呈现周期性的振荡行为.此外,在磁阱为各向异性的情况下 , 关键词: 玻色凝聚气体 磁阱 光晶格 干涉模式  相似文献   
119.
基于小波变换的混沌信号相空间重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游荣义  陈忠  徐慎初  吴伯僖 《物理学报》2004,53(9):2882-2888
应用小波变换和非线性动力学方法研究了混沌信号在相空间中的行为,指出混沌时间序 列的小波变换实质上是在重构的相空间中,混沌吸引子向小波滤波器向量所张的空间中的投 影,与Packard等人提出的相空间重构方法本质上是一致的.实验结果表明,混沌信号经过 小波变换后,吸引子轨迹与原有轨迹具有相似的结构,同时,系统的关联维数、Kolmogorov 熵等非线性不变量仍然得到保留.这些结果表明,利用小波变换研究混沌信号是有效的. 关键词: 小波变换 相空间重构 混沌信号 脑电信号  相似文献   
120.
孙世菊  滕枫  徐征  张延芬  侯延冰 《物理学报》2004,53(11):3934-3939
研究了Alq3与聚乙烯基咔唑(PVK)按不同比例的混合体系制备的薄膜的发光特性.通过对混合薄膜的吸收光谱、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的分析,研究了PVK与Alq3之间的 能量传递规律.当Alq3与PVK的质量比为1∶7时,能量传递效率最高.用一个由单链模 型扩展到包括杂质的哈密顿量对实验进行模拟,发现该模型能够较好地解释有关的实验结果. 关键词: 吸收光谱 激发光谱 发射光谱 能量传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