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96篇
  免费   484篇
  国内免费   1017篇
化学   2513篇
晶体学   98篇
力学   291篇
综合类   65篇
数学   505篇
物理学   1425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43篇
  2022年   116篇
  2021年   142篇
  2020年   138篇
  2019年   128篇
  2018年   90篇
  2017年   185篇
  2016年   116篇
  2015年   177篇
  2014年   231篇
  2013年   276篇
  2012年   282篇
  2011年   319篇
  2010年   288篇
  2009年   310篇
  2008年   323篇
  2007年   243篇
  2006年   271篇
  2005年   221篇
  2004年   185篇
  2003年   117篇
  2002年   109篇
  2001年   104篇
  2000年   121篇
  1999年   75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35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1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941.
由于糖具有特殊的生物和生理性质 ,在工业生产中已有广泛应用 ,故其溶液热力学性质已成为人们感兴趣的研究课题之一 .糖在水溶液中的热力学性质已见文献报道 [1] ,但在非水体系中的有关数据则较少报道 .研究表明 ,溶剂介质的变化对溶质的溶剂化状态和溶质间相互作用的影响较大 ,选用酰胺为溶剂可以获得模拟蛋白质环境条件下的溶质 -溶剂、溶质 -溶质间相互作用的信息 [2~ 4] .本文利用微量量热法测得了葡萄糖在杂环化合物与甲酰胺的混合溶剂中的溶解焓 .如果把杂环化合物作为 x,葡萄糖作为 y,按照 Mc Millan- Mayer[5 ] 理论 ,1 mol葡萄…  相似文献   
942.
H_2和CO在间二甲苯中的溶解度和体积传质系数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 1L搅拌釜 ,在温度 80~ 1 60℃ ,压力 0 5~ 5 0MPa范围内 ,实测了H2 和CO在间二甲苯中的溶解度和体积传质系数。结果表明 ,两者均随温度和压力的升高而增大。实验结果与基于正规溶液理论Prausnitz-Shair法计算的气体溶解度比较相符。在相同温度、压力条件下 ,CO的溶解度和体积传质系数比H2 大。相同温度、压力下不同液相介质中H2 和CO的体积传质系数排序如下 :(kLa) MEF>(kLa) MeOH>(kLa) m -xylene>(kLa) paraffin。此外 ,在实验范围内获得了亨利系数 ,偏摩尔体积和溶解热等数据。  相似文献   
943.
微压痕尺度效应的理论和实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压入深度为亚微米量级的微压痕实验来说,硬度与压入深度的关系将表现出强烈的尺度效应,然而,由传统的弹塑性理论无法预测.采用塑性应变梯度理论对微压痕实验中的尺度效应进行预测;同时对单晶铜和单晶铝进行微压痕实验研究.通过将理论预测结果应用于实验,获得塑性应变梯度理论中的微尺度参量值,该值对于常规金属材料(如铜、铝、银等)来说,取值范围为0.8~1.5 μm.另外,对微压痕边界附近所出现的挤出现象(pile-up)和沉陷现象(sink-in)进行了预测和详细分析.  相似文献   
944.
Seed laser pulses with average power of 146 μW and pulse duration of 480 fs were amplified to 14.5 mW. The pulse duration was compressed to 260 fs using 6 m high concentration E3+r-doped fiber under forward pumping. The amplified signal pulse energy was 0.691 nJ (corresponding to a peak power of 2 657.7 W) and the repetition rate was 20.84 MHz. Spectrum breakup was observed simultaneously. The spectrum of pulses amplified by 3 m E3+r-doped fiber remains a single peak under different pump power. The amplified pulse duration was compressed abnormally with the increasing pump power using the backward pumping; that is, the amplified pulses were compressed with the increasing pump power under low pump power. When the pump power reached 38 mW, the shortest amplified pulse duration was 309 fs. With further increase in pump power, the amplified pulses began broadening, accompanied by a single peak spectrum under different pump power.  相似文献   
945.
Based on the effective-field theory with self-spin correlations and the differential operator technique, physical properties of the spin-2 system with biaxial crystal field on the simple cubic, body-centered cubic, as well as faced-centered lattice have been studied. The influences of the external longitudinal magnetic field on the magnetization, internal energy, specific heat, and susceptibility have been discussed in detail. The phenomenon that the magnetization in the ground state shows quantum effects produced by the biaxial transverse crystal field has been found.  相似文献   
946.
白云  彭先觉 《计算物理》2006,23(5):589-593
研究核爆聚变电站中的一类中子学问题——如何利用核爆炸产生的大量中子生产核燃料.首先,根据核爆中子场的特点,确定可以利用的中子能量范围.用慢化理论对慢化材料的厚度进行估计,并用MCNP程序进行数值计算.研究如何利用中子反照效应减少造材料层的厚度,最后提出一个较合理的造材料技术路线.  相似文献   
947.
反胶束法制备直接甲醇燃料电池Pt-Sn/C催化剂及其表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水/AOT/环己烷反胶束体系中, 制备了Pt-Sn/C催化剂, 研究了不同ω (反胶束溶液中水与表面活性剂的物质量之比)值对Pt-Sn粒径的影响. 并采用TEM, XRD, XPS, 循环伏安等技术对其进行表征. TEM结果表明合成的Pt-Sn纳米颗粒为球形, 在碳载体表面均匀分布, 粒径分布窄, 平均粒径为2.7 nm. Pt-Sn颗粒尺寸随着ω的增加而增大. XRD结果表明该催化剂中Pt具有面心立方结构且没有与Sn形成合金. XPS结果表明在该催化剂中, Pt主要以零价态存在. 在甲醇溶液中的循环伏安扫描结果表明, 甲醇氧化峰电位和峰电流随着ω的增加而减小, 说明反胶束方法可以通过控制颗粒尺寸, 从而影响催化剂的电氧化活性. 相对于商用Pt-Ru/Vulcan XC-72 (20 wt%, E-TEK公司), 该催化剂具有较低的峰电势以及较高的If/Ib (循环伏安曲线中正向扫描峰电流与反向扫描峰电流的比值), 这表明用此方法制备的Pt-Sn/C催化剂具有较好的抗中毒能力.  相似文献   
948.
本文报道了BBO晶体中位错密度对光学均匀性的影响.样品的光学均匀性是利用Wyko RTI 4100型干涉仪进行测量.采用侵蚀法观测BBO晶体{001}面的位错密度,在一定的侵蚀条件下,观察到BBO晶体{001}面上的位错露头为突起的正三方锥形,底边与X轴平行.在显微镜下测量出样品的蚀坑密度.实验证明,随着位错密度的增加BBO晶体的光学均匀性逐渐变差.  相似文献   
949.
朱颖  陈璇  郑飞浪  白小红 《色谱》2009,27(6):769-775
在优化的三相中空纤维液相微萃取(3p-HFLPME)条件下,研究了6种羟基苯甲酸类化合物(HBAs)的3p-HFLPME行为;揭示了HBAs的富集因子(EF)与其正庚醇/水条件分配系数(log Pn-heptanol/5 mmol/L HCl)、pKa和羟基数目(N)的相关性,初步阐明了聚偏氟乙烯中空纤维对HBAs的电荷转移传递机理以及有机溶剂对HBAs的选择性萃取机理。优化的3p-HFLPME条件: 以MOF 503聚偏氟乙烯中空纤维为有机溶剂支持体,正庚醇为有机相,5 mmol/L HCl体系为给体,80 mmol/L NH3·H2O为接受相,搅拌速度为1200 r/min,萃取35 min。该方法的精密度(以相对标准偏差计)小于3%,检出限为0.09~30.00 μg/L,加标回收率为93.3%~107.1%,HBAs质量浓度为5 mg/L时的富集因子最高达107.6倍。  相似文献   
950.
混合气体红外光谱支持向量机分析的新方法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介绍了一种基于支持向量机的混合气体红外光谱组分浓度和种类分析的新方法。利用核函数将组分气体特征吸收谱线重叠严重的混合气体光谱在高维空间变换后,建立SVM回归校正模型,进行混合气体浓度分析。在利用支持向量机回归校正模型进行混合气体组分浓度分析的同时,证明支持向量机回归校正模型也可用于混合气体组分种类分析。对不同组分和不同组分浓度的混合气体红外光谱数据进行了实验,研究了谱仪扫描间隔、分析特征波长范围、核函数和惩罚因子等因素对分析结果的影响。混合气体组分浓度实验结果的最大平均绝对误差Mean AE为0.132%;混合气体组分种类识别的准确率大于94%。解决了传统的光谱分析方法中光谱特征谱线重叠、光谱数据的维数大、定性和定量分析无法使用同一方法等问题,可用于其他混合气体的红外光谱分析,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