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6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79篇
化学   132篇
晶体学   7篇
力学   25篇
综合类   2篇
数学   26篇
物理学   8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9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利用离子色谱法同时测定烟草中鼠李糖、葡萄糖、木糖、果糖、蔗糖和麦芽糖。采用超声浸提烟草中的糖,经Metrosep Carb 1阴离子交换柱分离,以0.100mol·L-1氢氧化钠溶液为淋洗液,采用脉冲安培检测器检测。6种糖的浓度在一定范围内与峰面积呈线性关系,方法的检出限在0.012~0.055mg·L-1之间。样品回收率在92.6%~105%之间,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6)在0.6%~2.0%之间。方法用于快速分析烤烟的上、中、下部中6种糖的含量。  相似文献   
92.
自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对消耗电极法在利用CO2合成有机物中的应用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本文总结了近30多年来国内外在利用消耗电极法利用CO2合成有机羧酸和有机碳酸酯方面的研究现状,并简述了消耗电极法在合成有机物中的特点与作用.  相似文献   
93.
高云艳 《分子催化》2011,25(1):24-29
合成了一系列Dawson型磷钼钒钴杂多酸盐Co<,n> H<,9-2n>P<,2>Mo<,15>V<,3>O<,62>(n=1-4),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表征了磷钼钒钴的结构.以乙苯为原料、H<,2>O<,2>为氧化剂、磷钼钒钴杂多酸盐为催化剂催化氧化乙苯制备苯乙酮.考察了催化剂种类及用量、助剂用量、H<,2>O<,2...  相似文献   
94.
温敏性水杨酸分子印迹水凝胶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水杨酸为模板分子,丙烯酰胺为功能单体,N-异丙基丙烯酰胺为温敏单体,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为交联剂,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剂,采用本体聚合法,60℃热聚合制备了温度敏感的分子印迹(MIP)水凝胶,其最低临界溶解温度(LCST)在40℃左右.该分子印迹水凝胶对水杨酸显示了高的选择识别性,非分子印迹水凝胶则表现出低的选择性.温敏性分子印迹水凝胶的吸附容量达6.35 mg/g,是非印迹水凝胶的3.66倍.相对于未添加温敏单体的分子印迹聚合物,温敏性水杨酸分子印迹水凝胶对目标分子的吸附和洗脱效率分别提高33.3%和50%,并实现了温度响应的水凝胶结合、释放水杨酸的功能.  相似文献   
95.
制备了多壁碳纳米管(MWNT)修饰玻碳电极,并研究了咖啡酸在该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及其测定方法,与裸玻碳电极(GCE)相比,MWNT膜修饰电极(MWNT/GCE)能显著提高咖啡酸的氧化峰电流.在pH=3.29的B-R缓冲溶液中,咖啡酸在MWNT/GCE电极上出现1对准可逆的氧化还原峰,Epa=0.47 V,Epc=0.32 V,峰电流与其浓度在5.0×10-7~2.0×10-5 mol/L范围内成线性关系,检出限为5.0×10-7mol/L.实际样品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82%(n=5),平均回收率为100.7%.MWNT膜对咖啡酸的电化学氧化有明显的催化作用.该法是一种快捷、可靠、灵敏的检测方法,可以用于咖啡酸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96.
利用直接竞争免疫原理和巨磁致电阻效应,建立了磁敏生物传感器检测氯霉素的方法。制备氯霉素半抗原芯片,依次加入待测样品、生物素化抗体、链霉亲和素磁颗粒偶联物,使之发生竞争免疫反应,再利用传感器检测芯片上结合的磁颗粒数目。通过对检测条件的优化,建立了氯霉素浓度与磁颗粒数目的标准工作曲线。本方法的检测范围为0.05~100.0μg/L;检出限为50 ng/L;用于牛奶检测,回收率为95.97%~99.36%;批内相对标准偏差为0.8%~3.9%,批间相对标准偏差为1.1%~1.7%;与ELISA方法的一致相关系数达到0.98。本方法可在30 min内快速完成定量检测,为快速多靶标磁敏竞争免疫检测体系的建立提供了可行性。  相似文献   
97.
灯盏花素与DNA相互作用的电化学及吸收光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电化学方法研究了灯盏花素与DNA间的相互作用. 电化学实验结果表明,DNA的存在使灯盏花素的氧化峰电流减小,且峰电位正移. 吸收光谱研究表明,DNA的存在使灯盏花素在335 nm处的吸收峰强度降低,呈减色效应,且出现2个等电吸收点,说明灯盏花素与DNA的相互作用以嵌插作用为主. 通过计算获得双链DNA(dsDNA)与灯盏花素的结合比为1∶ 3,结合常数β=3.63×1013. 灯盏花素与DNA作用强于其它黄酮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98.
大型变电站分布式自动化检修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云峰  李江  王新宇  高云霞 《应用声学》2017,25(10):255-258
由于大型变电站中的磁场对人们身体健康产生不利影响,因此通常采取分布式自动化检修系统对大型变电站进行检修。但目前大型变电站分布式自动化检修系统主要是通过给变电站中每一个相关设备安装状态检测信号,利用串口将设备运行状态数据传输到监控系统,监控系统根据运行状态数据判定变电站中各设备状态,并根据各设备的状态向串口发送命令,串口执行相应操作,从而完成自动化检修系统设计。但这种方法无法对变电站中需要检修的节点进行定位,导致变电站设备检修存在效率低的问题。为此,提出一种基于RSSI的大型变电站分布式自动化检修系统设计方法,首先对大型变电站分布式自动化检修系统的模块进行设计,并分析各模块功能,对大型变电站分布式自动化检修系统各模块电路进行设计,保证系统正常运行,在此基础上,利用RSSI算法对系统软件进行设计,保证系统能够准确及时的对故障节点进行检修,从而实现大型变电站分布式自动化检修系统设计,实验证明,所提方法设计的大型变电站分布式自动化检修系统能够准确对变电站中故障节点进行定位,保证检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为该课题的研究开拓新道路,推动该领域发展。  相似文献   
99.
采用水热法合成了5个稀土配合物[Sm2(bdbc)2(phen)4](1)和[Ln(bdbc)(phen)(H2O)][Ln=Eu(2), Gd(3), Tb(4), Dy(5), bdbc=(2-羧基苯氧基)苯-1,2-二羧酸根, phen=1,10-邻菲啰啉]. 配合物1是双核分子, 通过氢键和C—H…π作用进一步构筑成一维超分子结构; 配合物2~5是同构的一维双螺旋结构, 通过氢键和C—H…π作用进一步构筑成三维超分子结构. 配合物1, 2, 4和5呈现了Sm3+, Eu3+, Tb3+和Dy3+离子的特征发射, 分别对应于Sm3+离子的4G5/26HJ/2(J=5, 7, 9)、 Eu3+离子的5D07FJ(J=1—4)、 Tb3+离子的5D47FJ(J=6, 5, 4, 3)和Dy3+离子的4F5/26HJ/2(J=15, 13)跃迁. 对配合物4的荧光性质进行了表征, 结果表明, 配合物4可用作荧光探针以检测阳离子和苯甲醛.  相似文献   
100.
边界层逆压梯度作用下的流动是许多工程中的一个基础问题,由于逆压梯度作用,流动形态复杂,使得数值模拟有很大的难度。基于雷诺平均纳维‐斯托克斯RANS(Reynolds Averaged Navier‐Stokes)方程对二维平板逆压梯度边界层作数值计算研究,选取6种代表性的湍流模式,得到局部摩擦系数的数值解,与实验值比较,发现k‐ω模式具有很好的精度。基于该湍流模式,给出了湍动能分布,该结果有助于认识逆压梯度边界层流动的复杂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