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4篇
化学   27篇
物理学   3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11.
化合物3-甲基-2-戊烯-4-炔-1-醛两端均为活性官能团,在分子连接及成环反应中能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是合成轮烯酮[1-7],脱落酸[8]和二苯基二苯并环辛烯[9]等的重要中间体.  相似文献   
12.
杂多配合物异构体在马来酸环氧化反应中的催化活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荣华  刘春涛  梁敏 《合成化学》2002,10(3):277-280
研究了20种杂多配合物异构体在马来酸环氧化反应中的活性,考察了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催化剂用量等对马来酸环氧化反应的影响,选出了最佳反应条件。结果表明:所合成的杂多配合物异构体在催化以过氧化氢为氧化剂的马来酸环氧化反应中β异构体的催化活性高于α异构体。  相似文献   
13.
水体总悬浮物(TSS)会影响光在水体中的传播过程及水体的生态功能,在水生生态系统中起着重要作用.基于2009~2014年在太湖、巢湖、鄱阳湖、珠江口和大亚湾采集的生物-光学数据,分析了TSS浓度变化的遥感响应波段,构建了海岸带和内陆水体TSS浓度遥感定量估算模型,并结合VIIRS(Visible infrared imaging radiometer suite)卫星遥感数据揭示了水体TSS浓度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 表明,由不同水体组分贡献的比值模型[Rrs(865)/kd(555)]可以解释81%的TSS浓度变化,其中,Rrs(865)为865 nm处的遥感反射比,kd(555)为555 nm处的水体衰减系数.相比已报道的其他经验模型,本模型的估算精度有明显提高.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可适用于海岸带和内陆水体,将其应用于预处理后的VIIRS卫星遥感数据,揭示了太湖和珠江口水域水体TSS浓度的空间和季节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4.
水体反射光谱红光区荧光峰是叶绿素特有的光谱特征,研究其位置变化与叶绿素的响应关系有助于内陆水体叶绿素含量的定量反演。通过2004~2006年13次长春南湖水体反射光谱和水质参数实测数据,分析了不同光谱分辨率下荧光峰位置变化与叶绿素a含量的响应关系,结果表明,两者呈现指数函数关系,即Peak position=a(Chl-a)b,不同光谱分辨率下,a在686.11~686.29,b在0.006 2~0.006 5间变化,且光谱分辨率越高,响应关系越好;荧光峰平均波长位置与叶绿素平均含量高度相关(R2>0.81),荧光峰位置变化适合用于反演叶绿素含量分布较为均匀的水体。这为今后利用成像光谱仪监测内陆水体叶绿素含量提供了实验和工作基础。  相似文献   
15.
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了炼油厂污泥中17种元素(银、砷、钡、铍、镉、钴、铬、铜、锰、钼、镍、铅、硒、铊、钒、锌及汞)的含量。为消除样品中有机物质对测定的影响,将样品预先依次在100℃烘干30min、在300℃(20min)及800℃(2h)灼烧使有机物碳化并使样品灼烧成灰分。称取此灰分0.1g于聚四氟乙烯消解罐中,加入适量硝酸和氢氟酸进行微波消解。消解完成后,用硝酸(1+99)溶液稀释试液至合适浓度进行ICP-MS测定。17种元素的检出限(3s/k)在0.4~215μg·L-1之间。对同一样品平行测定8次,各元素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在2.1%~6.5%之间。以此样品为基体,用标准加入法做回收试验,测得回收率在80.1%~106%之间。  相似文献   
16.
铁取代钨硅酸盐位置异构体的合成、表征及电化学性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取代型杂多酸盐( HPC)具有金属卟啉的类似结构 ,它可以代替金属卟啉在很多反应中作催化剂 [1],被称为无机金属卟啉。 Hill[2],Neumann[3]分别报道了过渡元素单取代的杂多阴离子 [PW11M(H2O)O39]n-, [SiW11Ru(H2O)O39]n-对烯烃环氧化反应具有催化活性。目前,在单取代的杂多配合物中,β异构体的报道很少,我们发现,某些单取代金属衍生物中,β异构体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具有明显的应用前景。继过去的工作 [4],我们又研究了过渡元素取代的 11-系列杂多阴离子的某些性质。有关α-XW11Fe(H2O)O39n-( X=Si, P, Ge, As…  相似文献   
17.
以Keggin结构钴取代杂多硅钨酸盐异构体α,βi-K6-nHn[SiW11Co(H2O)O39xH2O( βi1,β2,β3)为掺杂剂,采用固相合成法制备了4种聚苯胺掺杂材料。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SEM、X-射线粉末衍射、热重分析等对材料进行了表征,测定了材料的热稳定性、荧光性和导电性。实验结果表明:合成的掺杂态聚苯胺新材料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荧光性和导电性,室温电导率为7.5 × 10-2 S·cm-1,每种掺杂材料都有一个荧光发射峰,其发光中心来自于掺杂态聚苯胺极化子能带与价带之间的跃迁。  相似文献   
18.
钛取代的钨硅杂多配合物位置异构体的合成、表征及催化性能;钨钛杂多化合物;催化活性;环氧化反应  相似文献   
19.
催化活性;三铌和三过氧铌钨磷杂多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催化性能  相似文献   
20.
过氧铌杂多钨酸盐热分解动力学参数的测定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钼和钨的杂多配合物由于其高催化活性及抗病毒性吸引着人们的关注[1]。杂多配合物的组成改变能调变其酸性、氧化性、反应性等,因此,混配型杂多配合物的研究近二十年来十分活跃。铌取代的杂多配合物在催化方面具有很独特的性质,其催化的工业应用及其机理已引起广泛的兴趣[2]。我们发现,过氧铌杂多配合物比非过氧杂多配合物具有更高的催化活性[3]。杂多酸盐的热稳定性是影响多相催化活性的重要性质,迄今有关过氧杂多配合物的热性质和热分解反应动力学参数的研究未见报道。本文用TG、DTA、DSC溶解度试验,变温红外和X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