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61篇
  国内免费   9篇
化学   18篇
晶体学   2篇
力学   2篇
数学   3篇
物理学   117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6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采用微波辅助水热法快速制备了可重复性良好的NaYF_4:Dy~(3+)样品,研究了一系列反应参数对NaYF_4:Dy~(3+)晶相、形貌、发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微波水热反应时间长短并未对产物的晶相、形貌、光谱性能产生明显的影响。Dy~(3+)掺杂浓度的增加并未改变样品晶相、形貌和尺寸,但发光强度发生改变,发光强度的变化趋势为先增大后减小,当Dy~(3+)掺杂浓度(物质的量分数)为1%时发光强度最强。根据具体的理论依据获得的电多极相互作用指数为6,表明Dy~(3+)之间的相互作用为电偶极-电偶极相互作用。研究了表面活性剂的种类与量对NaYF_4:Dy~(3+)晶相的影响。当使用柠檬酸钠和CTAB作为表面活性剂时,可制备得到六方相NaYF_4:Dy~(3+)。增加柠檬酸钠和CTAB的量,样品晶相未发生改变。使用EDTA-2Na作为表面活性剂时,随着EDTA-2Na量的不断增加发生从六方相到立方相晶相的转变。3种表面活性剂使用量不断增加后样品均出现尺寸减小现象。合成的一系列NaYF_4:Dy~(3+)荧光粉均在350nm紫外光激发下,出现Dy~(3+)特征峰。蓝光发射中心为479 nm,对应于Dy~(3+)的4F9/2→6H15/2跃迁;绿光发射中心为572nm,对应于Dy~(3+)的4F9/2→6H13/2跃迁,样品可实现蓝、绿发光。  相似文献   
102.
本文应用坩埚下降法技术在全密封铂金坩埚条件下生长了不同Pr3+离子掺杂浓度的高质量LiLuF4单晶. 测定了单晶体从420 nm至500 nm的激发光谱. 在446 nm光激发下,观察到单晶体480 nm(3P03H4)蓝色发射带、522 nm(3P13H5)绿色发射及605 nm(1D23H4)的红色发射,其对应的平均寿命分别为38.5、37.3和36.8 μs. 其荧光寿命明显大于Pr3+掺杂的氧化物单晶. 同时研究了激发波长和掺杂浓度对发射强度以及色度坐标的影响. 获得最佳的Pr3+浓度为∽0.5 mol%,并分析了环境温度从298 K 到443 K变化对荧光强度的影响. 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增加,荧光强度逐步变弱,其中3P03H4(480 nm)能级跃迁受温度影响最大,其次是3P13H51D23H4.  相似文献   
103.
Eu3+或Tb3+掺杂Y2O3纳米材料紫外激发光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燃烧法制备了不同Ln3+(Ln=Eu或Tb)掺杂浓度和不同平均粒径的Y2O3:Ln纳米晶体粉末和体材料样品。研究发现随着粒径的减小,Y2O3:Eu电荷迁移带的位置发生红移;并且,由于存在于近表面低结晶度环境中的Eu3+数量的增加,小粒径样品(5nm)的电荷迁移带还向长波方向发生了明显的展宽。实验中还观察到Y2O3:Tb纳米晶激发谱中4f5d(4f8→4f75d1)跃迁吸收对应激发峰(带)的谱线形状随样品粒径变化存在较大的差异,这是由于Tb3+存在于近表面的低结晶度和颗粒内部的高结晶度两种不同环境中,Tb3+的4f5d跃迁在两种环境中对应的吸收峰位置不同,当样品粒径发生变化时Tb3+处于两种环境中的比例随之变化,造成相应吸收跃迁对应的激发峰(带)强度发生变化,并改变了激发谱的谱线形状。实验中还发现,随着Tb3+(或Eu3+)浓度的减小,Y2O3基质激子跃迁吸收的激发峰对比4f5d跃迁(或电荷迁移带)激发峰的相对强度随之增强。  相似文献   
104.
以KF为助熔剂,初始原料按照NaF:KF:YF3:NdF3=30:18:47:5的摩尔比例,采用助熔剂-坩埚下降法成功生长出了优质块体Nd3+掺杂α~NaYF4单晶体.XRD图谱表明,引入少量钕离子没有改变单晶体的立方相结构.测定了钕离子在晶体中的实际掺杂浓度为3.15mol;,相比初始掺杂浓度偏小,说明在单晶体中稀土离子存在着分凝现象.根据吸收图谱,在800nm处具有最强吸收峰,最大吸收系数α和吸收跃迁截面σabs分别为0.91cm-1和0.138×10-20cm2.在800nm激光激发下,发射光谱在800~1500nm范围内有三个峰,由4F3/2能级跃迁到4I11/2能级所产生位于1052nm处的峰值最强,测得荧光寿命为35μs.掺钕氟化钇钠晶体的光学特性表明它在中红外激光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5.
Tm3+掺杂的MFT玻璃材料的升频转换发光及光学性质的JO计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报道了Tm3+离子在MFT玻璃材料中的光学性质.测量了吸收光谱,利用JO理论计算了不同能级的寿命、跃迁分支比及跃迁几率,计算了一些能级的辐射跃迁振子强度.测量了650nm激发下蓝色升频转换发光,讨论了升频转换发光强度与激发光功率的关系,计算了1D23H41G43H6两个蓝色跃迁的发射截面.  相似文献   
106.
测量了50GeO2-40PbF2-9.9WO3-0.1Tm2O3玻璃材料的Raman光谱。确定了Tm3+离子在这种材料中1G4上转换发射的有效激发波长为650nm,并且观测了在650nm激发下Tm3+1G4上转换发光及其斜率效率。采用ASE(Amplified Spontaneous Emission)技术测量了4G4上转换发射的光学增益系数。  相似文献   
107.
陈宝玖  孔祥贵 《发光学报》1999,20(4):295-299
报道了一种新型MFT(Multi-Fluoride-Telluride)玻璃材料(组份为50TeO2-19.7PbF2-10AlF3-10BaF-0.3Tm2O3)的制备方法,测量了650nm激发下Tm^3+离子掺杂在MFT玻璃材料中源于^1D2→^3H6(476nm)跃迁的两组蓝色上转换发光研究了上转换发光强度随激光率的变化关系,并且首次应用ASE(Amplified Spontaneous E  相似文献   
108.
立方相Y2O3:Eu纳米晶中C2格位Eu3+的5D0能级量子效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化学自发燃烧法制备了立方相不同粒径的纳米晶Y2O3:Eu(1 mol%),并通过退火处理得到了体相材料,测量了它们的发射谱和处在C2格位上Eu3 的5D0能级室温和10 K下的荧光衰减曲线.利用发射光谱数据计算了Eu3 在不同粒径纳米晶体Y2O3中的光学跃迁强度参数Ωλ(λ=2,4),通过对室温和低温下5D0能级荧光衰减的测量,用两种不同方法估计了处在C2格位上Eu3 的5D0能级的量子效率,对所获得的结果进行了讨论,并对两种获得量子效率不同方法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109.
Y2O3:Eu纳米晶中能量传递相互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浓度猝灭曲线确定了引起Y2O3纳米晶中Eu3+发光浓度猝灭的是交换相互作用.测量了两种颗粒尺寸下Eu3+5D07F2跃迁发光衰减曲线随掺杂浓度的变化,利用交换相互作用的理论衰减曲线对实验衰减曲线进行拟合.计算Eu3+离子的交换相互作用能量传递的效率,分析了Y2O3关键词: 能量传递 2O3Eu纳米晶')" href="#">Y2O3Eu纳米晶 发光衰减  相似文献   
110.
采用一种简明的解析方法从纯粹频域的角度讨论强磁场下顺磁离子掺杂体系的光谱扩散过程。一般说来光谱扩散遵循[1-exp(-WTw)]x的形式,W是跳变速率,Tw为等待时间。在不存在冷冻核时,对于频域和时域x分别为1/2和1。考虑到冷冻核效应,光谱扩散的速率将近似地以因子(ωeff0)2减慢,这里ω0是描述冷冻核的特征频率。当冷冻核充分大时,频域和时域的光谱扩散的行为趋于一致x≈0.2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