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0篇
  免费   109篇
  国内免费   165篇
化学   361篇
晶体学   13篇
力学   22篇
综合类   40篇
数学   125篇
物理学   15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43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1篇
  1961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81.
杨吉双  张庆合  苏立强 《色谱》2020,38(12):1369-1380
有机磷酸酯(OPEs)是阻燃剂和塑化剂的主要原料,通常以添加形式存在于各种材料中,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伴随磨损和挥发易释放到环境中,现已成为新兴污染物。因为该类化合物的神经毒性、致癌性、破坏内分泌系统以及生殖系统等毒性,食品样品中OPEs的检测成为近年来关注的热点。该文重点围绕食品基质中OPEs检测存在的含量低、本底干扰严重、缺乏灵敏可靠分析方法等问题,对OPEs类化合物的性质、样品前处理、检测技术、质量控制等进行了全面评述。首先总结了30余种常见OPEs类化合物的类型、官能团、极性、沸点等理化性质,对可能的前处理和检测技术进行了理论分析;其次梳理了加速溶剂萃取(ASE)、基质固相分散萃取(MSPD)、微波辅助萃取(MAE)、超声辅助萃取(UAE)、QuEChERS、固相萃取(SPE)、凝胶渗透色谱(GPC)、分散固相萃取(d-SPE)等前处理方法在食品中OPEs化合物分析中的特点,其中UAE和QuEChERS结合多步净化能够有效降低高脂类食品的基质效应,具有良好应用前景;此外比较了气相色谱和液相色谱在分离和检测方面的优缺点,比较已有文献的检出限、回收率等数据;概括了标准品和内标物来源、过程污染与基质效应的产生原因和预防措施;最后对高分辨质谱筛查和鉴别OPEs未知代谢物,以及相关分析方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82.
被动无热化切换式长波红外双视场望远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顿雄  孟军合  张振 《应用光学》2011,32(4):767-772
 提出切换式双视场光学系统的结构形式,探讨了切换式双视场光学系统的被动无热化设计理论。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工作波长为7.7 μm~10.3 μm的被动无热化切换式双视场望远镜。采用衍射面和非球面减少光学元件数量并提高像质,切换式双视场望远镜在-55℃~+70℃全温度带内MTF@18 lp/mm≥0.45。最后对设计结果进行了扩展,给出2个以该结构形式和材料分配为基础的镜头设计结果,结果表明该结构形式和材料分配具有一定的普适性。  相似文献   
683.
氢化物-KI_3-罗丹明6G体系荧光法测定痕量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硒是人和动物体内必需的微量元素,但硒摄入过量会导致硒中毒,因此痕量硒的准确检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研究目的是建立一种灵敏、具有选择性测定硒的氢化物发生荧光分析新方法。在0.36mol·L-1硫酸介质中,以NaBH4为还原剂,Se(Ⅳ)被还原为H2Se气体。用KI3溶液作为吸收液,I-3被H2Se气体还原成I-。当加入罗丹明6G时,罗丹明6G(Rh6G)与吸收液中的I-3形成缔合微粒导致荧光强度减弱。有Se(Ⅳ)存在时,罗丹明6G与I-3结合较少,剩余量增多,荧光强度增强。优化了分析条件,选择0.36mol·L-1 H2SO4,21.6g·L-1 NaBH4,23.3μmol·L-1 Rh6G,50μmol·L-1 KI3,激发波长为480nm时瑞利散射不影响荧光测量。在选定条件下,Se(Ⅳ)浓度在0.02~0.60μg·mL-1范围内与562nm处的荧光强度增加值ΔF呈线性关系,线性回归方程为ΔF562nm=12.6c+20.9,方法检出限为0.01μg·mL-1。考察了共存物质对氢化物发生-分子荧光法测定5.07×10-6 mol·L-1 Se(Ⅳ)的干扰情况。结果表明该法具有较高的选择性,即0.5mmol·L-1的Ba2+,Ca2+,Zn2+,Fe3+,0.25mmol·L-1的Mg2+,0.05mmol·L-1的K+,0.2mmol·L-1的Al 3+,0.025mmol·L-1的Te(Ⅵ)均对测定不产生干扰。Hg2+,Cd2+和Cu2+等易与Se(Ⅳ)结合生成沉淀,干扰Se(Ⅳ)的测定,这些干扰离子可以通过加入络合剂消除干扰。该氢化物发生-分子荧光光谱新方法已用于水中痕量硒的测定,结果满意,回收率在91.8%~107.1%之间。  相似文献   
684.
考虑了NSD误差下的线性模型并建立回归参数LAD估计的线性表示.这些结果将独立误差的情形推广和改进到NSD误差的情形.作为一个应用,获得了LAD估计量的收敛率.  相似文献   
685.
采用乙酸(AC)、丙烯酸(AR)、乙酰丙酮(AA)、糠醛、2-甲氧基苯酚(MP)和水等组分,研究了羧酸在超临界甲醇中的酯化反应,并考察了各种组分对酯化反应的影响。通过两种羧酸单独酯化和共同酯化的特性以及水分影响的考察发现,超临界酯化过程中存在着不同酸的酯交换作用;水分对酯化反应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但超临界酯化时具有更高的耐水性。水分的抑制作用主要是削弱了羰基正离子的亲电能力,降低酯化反应速率,而不是因为化学反应平衡移动。超临界酯化的高温可加快反应速率,较弱的氢键环境可部分抵消羰基正离子亲电能力的削弱作用。AA和糠醛对酯化反应基本没有影响,但AA自身会被转化为丙酮和乙酸甲酯,而糠醛会发生缩醛化反应。MP对AR的酯化具有促进作用,并抑制聚合,从而可以提高酯化的转化率和选择性。
  相似文献   
686.
研制了呋喃它酮的代谢产物5-甲基吗啡-3-氨基-2-唑烷基酮(AMOZ)的标准物质.采用红外光谱和液相色谱-质谱法对AMOZ进行了定性鉴定,建立并优化了用于AMOZ主成分定值的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法(HPLC-DAD)、气相色谱-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法(GC-FID)和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将卡尔费休法和热...  相似文献   
687.
张庆合  张凌怡  张维冰  李彤  张玉奎 《分析化学》2004,32(10):1283-1286
以十二烷基键合氧化锆(C12-ZrO2)作为固定相,制备了填充毛细管电色谱(CEC)柱,较为系统地研究了流动相条件对电渗流的影响、填充CEC柱的稳定性、碱性与中性化合物的保留与流动相pH值和有机溶剂含量的关系。C12-ZrO2固定相填充CEC柱在pH3~11.7范围内具有极好的稳定性;利用磷酸盐与氧化锆表面之间较强的相互作用,能够有效解决传统硅胶键合烷基固定相在有机溶剂含量低的流动相条件下不稳定的问题;同时吸附磷酸盐的固定相表面使得在更宽的流动相pH值范围内CEC柱有足够的电渗流,进一步拓宽CEC的应用领域。  相似文献   
688.
O8肽的HPLC分析与制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建立了化学合成小分子肽(08肽)的反相HPLC分离分析方法.考察了色谱填料种类、流动相组成及梯度条件对样品分离的影响.通过从分析型到半制备型分离线性放大过程中分离条件与分离效果的关系的探讨.建立了等度洗脱条件下较大规模地分离制备该小肽的方法试验结果表明:硅胶基质的色谱柱比聚合物基质的色谱柱更适合于分离该小肽,而粒径(5μm.10μm)对分离的影响不大;较缓的梯度条件可以明显改善分离,但所需分离时间延长一在制备分离中应综合考虑分离效果与运行时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689.
弱阴离子交换硅胶整体柱的制备及其电色谱性能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溶胶-凝胶法,结合超分子模板技术,制备了一类新型有机-无机杂化硅胶离子交换整体柱。采用扫描电镜对整体柱的微观结构加以表征,证实孔结构均匀。将制备的弱阴离子交换整体柱应用于9种有机酸的分离,获得最高19万塔板数/米的柱效。探讨了pH值和有机改性剂浓度对分离的影响。  相似文献   
690.
We demonstrate a triple-pass scheme for coherent transfer of optical frequency and the delay effect on the fiber phase noise compensation. It is theoretically proved that the delay effect consists of both fiber delay and servo delay. The delay effect confines the servo bandwidth within 1/8 and induces a residual fiber phase noise after noise compensation. For a 25-km-long fiber, the servo bandwidth is found to be around 1 k Hz, and the fiber phase noise is suppressed approaching to the theoretical limitation. The triple-pass scheme enables the simultaneous transfer of optical frequency to multiple remote users. The performance of noise compensator in the triple-pass scheme can achieve a similar level result compared with that in the double-pass schem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