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46篇
化学   117篇
晶体学   1篇
力学   8篇
综合类   2篇
数学   13篇
物理学   6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51.
陈凯  侯伯宇  杨文力 《中国物理》2001,10(6):550-554
We study the C2 Ruijsenaars-Schneider model with interaction potential of trigonometric type. The Lax pairs for the model with and without spectral parameters are constructed. Also given are the involutive Hamiltonians for the system. Taking a non-relativistic limit, we obtain the Lax pair of C2 Calogero-Moser model.  相似文献   
52.
距离比较法(DISCO)构建ALS抑制剂药效团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凯  程永浩  杨华铮 《化学学报》2002,60(3):518-523
在乙酰乳酸合成酶(ALS)三维结构未知的情况下,利用距离比较法(DISCO) ,将10 个结构特征具有代表性的ALS抑制剂的分子构象进行叠合,建立了可能的 药效团模型,并初步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53.
采用时间分辨荧光光谱等手段研究了手性探针分子L-[4-(1-芘基)]丁酰基苯丙氨酸(PLP)与溶菌酶(Lys)、牛血清白蛋白(BSA)和人血清白蛋白(HSA)的结合过程及机理,探讨了三氯六氨合钴(CoHA)对不同复合体系内芘基的荧光猝灭作用.结果表明,PLP在与血清白蛋白的结合过程中是以芘基插入到血清白蛋白疏水空腔中的方式与蛋白质结合的;而PLP与Lys的结合部位处在其表面的疏水部分.  相似文献   
54.
陈凯  刘雨  陈科羽 《化学教育》2022,43(15):104-114
STEM生涯教育越来越受到学术界重视,但是我国目前依然是处于初期探索阶段。通过对119篇国际文献的计量分析和内容分析,获得可供借鉴的研究思路。研究发现,国际STEM 生涯研究注重实证范式,以量化研究方法为主。STEM 生涯研究特别专注于影响生涯抱负的因素研究,影响因素包括性别、学校的正式课程、父母STEM 职业、学生个体的兴趣和学业成就等多个方面。STEM态度和STEM职业抱负均可以通过有效的教学策略或学习环境来加以改善,有效干预手段包括校外科学活动、学科竞赛、针对生涯教育的学校课程改善以及以家长为中心的家庭干预。STEM教师在生涯教育目标下的专业发展,研究成果比较单薄有待于深入。本土化的STEM生涯教育研究可以从研究谁、用什么方法、关注什么维度等方面展开创新探索。  相似文献   
55.
为深入了解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应用于钢液成分的检测机制,对45#钢样品分别为高温熔融液态和冷却凝固后的固态样品的激光诱导击穿光谱特性进行了对比分析.实验表明,相比固体样品,在相同实验条件下对钢液进行直接测量的稳定性相对较差.各波段的光谱强度液态钢的要明显强于固态钢,两者的等离子体特性存在较大差别.采用Fe的五条原子谱线...  相似文献   
56.
To develop polarizer functioning in the extreme ultraviolet (EUV) and soft X-ray region, the polarization performance of synthetic mica has been investigated theoretically with a simulation code using Fresnel equations and optical constants from the Henke database. The reflectance of synthetic mica crystal for s and p polarization was measured to investigate its polarization performance in a home-made synchrotron radiation soft X-ray polarimeter at beamline 3W1B, Beijing Synchrotron Radiation Facility (BSRF). The reflectivity of the synthetic mica crystal at an angle of grazing incidence of 48° was obtained from the experimental data, which is about 4.8 × 10-3 at 25 nm and 6.0 × 10-4 at 12 nm, and the linear polarizance of the X-ray reflected by the synthetic mica crystal that we measured using an analyzer-rotating method increases from 80% to 96.6% in this EUV region, while higher than 98.2% in the simulation. The result indicates that this synthetic mica crystal works as a practical polarizer in this EUV region of 12--25 nm, and also in an extensive wavelength region higher than 25 nm.  相似文献   
57.
北京同步辐射装置(BSRF)新建3B3光束线通过重新安装、准直和在线调试, 其光学输出特性均达到或超出原设计指标, 光通量达到7×1010phs/s(100mA下), 能量分辨本领(E/ΛE)达到5000(3.206keV). 介绍了前端区和光束线输出光学特性的诊断方法和光束线在线调试过程, 给出了输出特性的测试结果. 分析了BPM与荧光靶在调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及局限性.  相似文献   
58.
运载火箭作机动飞行时,陀螺和加速度计输出中引入的与机动状态相关的动态误差项会严重影响冗余捷联惯组故障诊断的效果,增大误警率。本文研究验证了利用卡尔曼滤波估计动态误差以补偿等价向量的方法,滤波补偿能够减弱由于运载火箭机动引起的动态误差项,利用补偿后的等价向量成功检测到未补偿时难以检测的故障。同时也发现了陀螺的补偿效果不如加速度计补偿效果好的现象。深入研究后发现,试验陀螺的随机误差偏大,掩盖了动态误差。得到了当传感器的随机误差项是动态误差项的5倍以上时可不进行误差补偿的有用结论。  相似文献   
59.
通过引入2,7-萘二磺酸(2,7-NDA2-)阴离子作为结构导向剂,与五元瓜环(Q[5])和过渡金属离子(Co2+、Ni2+、Zn2+、Cd2+)在水热条件下制备了4种新颖的Q[5]基超分子自组装体(Q[5]-SA),即{[M(H2O)4(Q[5])]·(NDA)}·x H2O(M=Co (1)、Ni (2)、Zn (3))和{[Cd2Cl2(H2O)4(Q[5])]·(NDA)}·13H2O (4)。单晶X射线衍射测试结果表明,自组装体1~3同构,其中Q[5]仅一端的部分端口羰基氧原子与金属离子配位形成简单配合物;而4中Q[5]的2个端口均与金属离子Cd2+配位形成了一维配位链。在自组装体1~4中,配体2,7-H2NDA均全脱质子,形成2,7-NDA2-阴离子平衡体系电荷,但均未能与金属离子配位,而在2,7-NDA2-阴离子与Q[5]外壁之间的瓜环外壁作用下进一步形成...  相似文献   
60.
利用伏安法研究了五元瓜环(记为Q[5])对Cu(Ⅱ)配合物的识别性能。结果表明:在pH 5.0的Na2(H2EDTA)介质中,扫描速度为100 mV.s-1时,Q[5]-[Cu(H2EDTA)H2O]配合物的电极反应为单电子准可逆氧化还原反应。摩尔比法测出Q[5]与[Cu(H2EDTA)H2O]作用比为2∶1,稳定常数为3.59×109 L2.mol-2。在所选择的实验条件下,Cu(Ⅱ)浓度在2×10-6~1.6×10-4 mol.L-1范围内,峰电流与其浓度具有较好的线性关系,方法回收率为99.4%~100.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