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98篇
  免费   1102篇
  国内免费   1534篇
化学   2847篇
晶体学   100篇
力学   539篇
综合类   232篇
数学   1073篇
物理学   2643篇
  2024年   44篇
  2023年   117篇
  2022年   123篇
  2021年   122篇
  2020年   100篇
  2019年   132篇
  2018年   171篇
  2017年   147篇
  2016年   160篇
  2015年   143篇
  2014年   267篇
  2013年   215篇
  2012年   214篇
  2011年   200篇
  2010年   181篇
  2009年   245篇
  2008年   220篇
  2007年   232篇
  2006年   202篇
  2005年   257篇
  2004年   243篇
  2003年   211篇
  2002年   184篇
  2001年   183篇
  2000年   229篇
  1999年   254篇
  1998年   222篇
  1997年   251篇
  1996年   203篇
  1995年   194篇
  1994年   200篇
  1993年   178篇
  1992年   157篇
  1991年   162篇
  1990年   139篇
  1989年   189篇
  1988年   99篇
  1987年   94篇
  1986年   89篇
  1985年   75篇
  1984年   65篇
  1983年   66篇
  1982年   43篇
  1981年   51篇
  1980年   33篇
  1979年   15篇
  1978年   13篇
  1974年   11篇
  1965年   17篇
  1963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991.
酚醛树脂中亚甲基对热降解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固化后的酚醛树脂在不同温度下进行热处理,对固化后的样品进行热重分析,对热处理后的试样进行傅立叶红外光谱分析.实验结果表明,酚醛树脂的热降解与亚甲基的取代位有关.酚醛树脂中的亚甲基分两个阶段进行热解降,350~450℃的温度区间主要是部分邻-邻(o-o′)位亚甲基和邻-对(o-p)位亚甲基的分解,400~620℃温度区间为对-对(p-p′)位亚甲基的分解,p-p′位亚甲基比o-o′位亚甲基的起始热分解温度高50℃左右.  相似文献   
992.
钡、铍、钒、钴作为哺乳动物或人体所必需的微量元素,其毒性和危害性也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其中铍及其化合物毒性极强,且持续作用很长,即使痕量也可使人中毒;接触大量的可溶性钡化合物可引起肌肉麻痹、心血管损害及低钾血症等全身性疾病;钴作为放射性的重金属,对人体的危害比较大,对于溶入钴的液体要特别小心,尽量不要用皮肤接触,因为钴的渗透性很强,很容易进入皮肤内层,对人体产生危害.因此,GB 3838-2002标准中增加了钡、铍、钴、钒的标准限值.<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和<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中测定钡、铍、钒、钴的方法,都推荐无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或间接分光光度法.但无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效率低,间接分光光度法分析步骤繁琐.本工作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测定水和废水中钡、铍、钴、钒,方法准确、高效.  相似文献   
993.
水污染问题已成为影响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为有效提高现有污水处理的效率及其回收利用,各种催化氧化技术受到了广泛的关注。目前发展的各类高级氧化技术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明显受到了氧化剂的利用率、催化剂的浸出、寿命及成本等问题的严重限制。因此基于新的理念、发展新的催化氧化技术仍然受到广泛的关注。
  最近几年,利用碳酸氢盐活化过氧化氢,应用于有机废水的降解逐渐受到环境催化领域的关注。碳酸氢盐本身是一种低毒性、广泛存在于环境及生物体系的化学物质,通过它活化过氧化氢产生过碳酸氢盐氧化剂,该氧化剂能够直接氧化有机物。同时,在各种过渡金属催化剂的存在下,通过该过碳酸氢盐可以形成氧化能力更强的各种自由基(如羟基自由基等) 及高价态的过渡金属离子参与有机废水的降解。虽然传统认为碳酸盐及碳酸氢盐对高级氧化法降解有机废水不利,原因是认为它们能捕捉羟基自由基,形成氧化能力更低的碳酸根自由基。现有的研究已充分表明,较低浓度的碳酸氢盐能够加快有机废水的氧化降解,而且通常比单独使用过氧化氢效率更高,这些新的发现已明显突破了传统意义上对碳酸氢盐作用的理解。更为重要的是,在微量碳酸氢盐的存在下,其产生的微碱性环境极大地消除了负载型氧化物催化剂在废水降解过程中的金属离子流失、从而极大地延长了催化剂的寿命。该缺点是各种基于过渡金属氧化物催化剂的高级氧化技术难以广泛推广的关键性挑战,原因是随着氧化降解的进行,废水体系由于有机酸的生成而逐渐酸化,进而引发氧化物催化剂的酸溶而流失。在这点上,碳酸氢盐活化过氧化氢系统由于其天然的微碱性环境体现出了其明显的优势。
  本文即是在本课题组工作基础上,对该领域内国内外研究进展加以总结,以期获得国内外同行的进一步关注。综述的主要内容包括:(1)碳酸氢氧活化过氧化氢的相关知识介绍,(2)均相碳酸氢氧活化过氧化氢降解有机废水的研究进展,(3)基于金属氧化物催化剂的碳酸氢氧活化过氧化氢降解有机废水的研究进展,和(4)碳酸氢盐在其他高级氧化技术中的应用。虽然基于碳酸氢氧活化过氧化氢降解有机废水的研究还处于早期探索阶段,还有很多基础科学问题如降解机理等值得进一步探索,期望通过该综述的介绍能够让同行对碳酸氢氧活化过氧化氢降解有机废水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进而推动该研究方向的发展,为有机废水的催化处理提供新的机会。  相似文献   
994.
水冷陶瓷包层是中国聚变工程实验堆(CFETR)的三种候选包层概念之一。基于CFETR水冷陶瓷包层的一维中子学模型,通过蒙特卡罗输运模拟程序MCNP和活化计算程序FISPACT的耦合计算,经三维转换系数修正,分析了CFETR水冷陶瓷包层时间相关产氚特性。结果表明,当CFETR运行因子为0.5,聚变功率为200MW时,水冷陶瓷包层在运行5年、10年、20年后,氚增殖率(TBR)的降低都不显著,但是年产氚剩余量的降低很明显。此外,产氚包层内初始时刻TBR对产氚特性的影响也很大。  相似文献   
995.
996.
陈钢 《物理通报》2016,35(6):104-108
参考文献[ 1]对光子碰撞引用“ 弹性恢复系数” , 本文对此提出质疑, 指出光速是光子的性质而不是碰 撞的运动量, 不宜对光子碰撞引用“ 碰撞恢复系数”的概念  相似文献   
997.
以猛杀威为模板分子、丙烯酰胺( AM)为功能单体、马来松香丙烯酸乙二醇酯( EGMRA)为交联剂、自制的3D石墨烯(3D-rGO)为增敏材料,在玻碳电极表面合成分子印迹聚合物,制备检测猛杀威的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运用扫描电镜(SEM)对自制3D石墨烯的形貌进行了表征,通过循环伏安法(CV)、差分脉冲伏安法(DPV)和交流阻抗法(EIS)对猛杀威传感器的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猛杀威的浓度在8.0×10-8~8.0×10-6 mol/L范围内与响应电流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相关系数R=0.9954,检出限为7.3×10-8 mol/L (S/N=3),猛杀威分子印迹敏感膜的印迹因子β=3.88,且相对于3种结构类似物的选择因子α垌1,说明此传感器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将此传感器应用于生菜样品检测,加标回收率在96.7%~98.7%之间。  相似文献   
998.
建立了飞秒激光剥蚀多接收等离子体质谱(fsLA-MC-ICP-MS)原位微区分析玄武岩玻璃中Mg同位素的方法.溶液进样-干气溶胶条件下浓度匹配实验表明,样品和标准样品中Mg浓度比在0.4 ~3.0时,可获得准确样品Mg同位素组成.激光剥蚀条件对Mg同位素的准确测定有明显的影响,激光剥蚀斑束和扫描速率变化,使得质谱仪的质量歧视效应随进样负载量不同而产生较大的变化,并影响样品Mg同位素组成;激光剥蚀频率与δ25 Mg正相关,与δ26 Mg负相关,当剥蚀频率大于4 Hz时,δ25 Mg和δ26 Mg趋于平稳;超快激光的能量密度对Mg同位素组成影响较小.利用本方法对国际标准样品的分析结果与参考值在误差范围内一致.本方法具有制样简单、快速的特点,且测试结果准确可靠,为火山玻璃中Mg同位素分析提供了有效的分析手段.  相似文献   
999.
飞行员操作行为的表现直接影响民航飞行安全.通过对飞行员不安全行为事故致因数据分析,运用德尔菲(Delphi)调查方法,从安全素养、心理因素、飞行技术及生理因素4个方面确定影响飞行员安全行为的指标体系构成.以飞行员行为评价实例,运用序关系法并结合专家调查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系数,分析了职业安全意识、飞行情景意识、特情处理能力以及机组资源管理能力等17个指标对飞行安全行为的显著性影响程度,结论为飞行员安全行为风险分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00.
吴威让  陈金阳  姜囡 《数学杂志》2016,36(3):566-572
本文研究了不完全偏好下的稳定婚配的匹配率,满意度问题.利用构造满意度函数的方法,获得了在不完全偏好下的婚配市场的人均满意度不低于全偏好下的人均满意度的结果,更好地阐释了当今社会的剩女(男)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