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化学   19篇
数学   1篇
物理学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1.
建立了一种对纺织品中可吸附有机卤化物(AOX)的超声提取-高温燃烧吸收-离子色谱定量检测分析新方法。该方法采用超声方式提取纺织品中的AOX,提取液加入活性炭进行振荡吸附,并用酸性硝酸钠溶液对无机卤化物进行去除。采用程序升温的氧化燃烧方式对吸附AOX的活性炭进行裂解、燃烧及气化,其产生的卤化氢等气体随载气进入吸收液并完全转化为无机卤素阴离子,采用离子色谱分离测定,外标法定量。实验优化了超声提取时间、活性炭用量、燃烧气及其流量、燃烧升温程序、吸收液和吸收方式等前处理条件,并对离子色谱的仪器分析条件如色谱柱、柱温及淋洗液流速等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氟、氯、溴、碘4种卤素离子的标准溶液在0.02~10 mg/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线性相关系数(R^(2))均在0.999以上;AOX测定的方法定量限为0.10~0.50 mg/kg。以棉、毛和涤纶3种不同种类的阴性纺织样品作为样品基质,选取典型的有机卤化物进行加标,在低、中、高3个加标水平下测得AOX的平均回收率为82.3%~98.7%,相对标准偏差(RSD,n=7)为2.0%~5.7%,表明方法具有良好的回收率和精密度。将该方法应用于实际纺织样品的测定,检出了不同含量的AOX,且重复性好。研究建立的方法通过采用活性炭的振荡吸附、程序升温的高温氧化燃烧方式和多孔吸收瓶的二级吸收方法,提高了AOX转化为无机卤素的回收率;同时利用离子色谱仪器选择性好、灵敏度高的特点成功地一次性分离检测4种AOX,且无杂质离子的干扰。该方法简单、准确、可靠,满足国内外法规和标准对纺织品中AOX的限量要求,适用于纺织品中AOX的分析测定。  相似文献   
12.
钱凯  陈旭  陈沁 《分析测试学报》2015,34(9):1061-1065
采用压力驱动的亲和毛细管电泳技术(P-ACE)分别研究了生理酸度条件下(p H 7.4)3种黄酮类化合物龙血素A、龙血素B和剑叶龙血素C与人血清白蛋白(HSA)之间的相互作用。利用蛋白淌度变化和药物浓度的关系,计算得出上述三者与HSA的结合常数Ka分别为0.414×105,0.252×105,1.816×105L/mol。结果表明,P-ACE可作为研究药物与蛋白相互作用的简便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13.
建立了高温燃烧-水蒸气吸收-离子色谱同时测定纺织品中有机氟、有机氯、有机溴和有机碘的分析方法.首先采用振荡方式去除纺织品中的无机卤化物得到试样,之后通过设计一种新型的高温燃烧吸收装置,采用程序升温方式对试样进行高温氧化燃烧、裂解及气化,产生的游离态卤素和卤化氢等气体被水蒸气吸收并完全转化为无机卤素阴离子,冷凝收集后用离...  相似文献   
14.
煤层气产业在中国能源建设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中国煤层气勘探开发历经矿井瓦斯抽排利用、现代煤层气理论技术的引进发展与成功应用、商业化开发试验及产业化发展(初期)4个阶段。由于在煤层气地质基础理论、勘探技术方法、开发工艺技术、集输利用与管理制度等方面的发展创新、系统集成,我国已有能力大规模发展煤层气产业,这在我国能源发展战略上是非常难得的历史机遇。当前,为了加快煤层气产业的发展,必须加强统筹规划,发挥多种积极性;加强煤层气地质研究、提高对区域勘探的指导与目标评价水平;开展高效低成本开发工艺技术攻关;发展煤层气产品集输和加工利用;继续跟踪国外煤层气前沿理论技术,加强技术交流与合作研究。  相似文献   
15.
建立了同时测定牙膏和漱口水中23种致癌染料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检测方法。漱口水样品直接以乙醇溶解稀释,牙膏样品烘干后以乙醇超声提取。采用ZORBAX Eclipse XDB-Phenyl(150 mm×4.6 mm×5μm)色谱柱进行分离,以2.5 mmol/L磷酸二氢四丁基铵水溶液(pH 7.5)和甲醇-乙腈(体积比50∶50)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DAD)在400、500、600 nm波长下检测,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23种致癌染料在32 min内完成色谱分离,在相应的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r2)均不小于0.9991,检出限(LOD)和定量下限(LOQ)分别为0.06~0.66 mg/L和0.18~1.98 mg/L。以阴性牙膏和漱口水为样品基质,23种致癌染料在3个加标水平下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1.2%~104%和92.0%~103%,相对标准偏差(RSD,n=6)分别为2.5%~5.8%和2.3%~5.5%。对239个牙膏和88个漱口水样品进行检测,1个牙膏样品中检出碱性紫3。该方法灵敏度高,精密度好,准确度高,适用于牙膏和漱口水中致癌染料的测定,可为牙膏和漱口水的质量安全监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为评估纸制食品接触材料中丙烯酰胺迁移的合规性和风险性,该文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建立了测定纸制食品接触材料中丙烯酰胺迁移量的方法。采用Agilent Poroshell 120 SB-Aq(4.6 mm × 100 mm,2.7 μm)为分离柱,以0.1%(体积分数)甲酸水溶液和甲醇(9∶1)为流动相进行等度洗脱,质谱分析采用电喷雾离子源(ESI),多反应监测(MRM)正离子模式。结果表明,丙烯酰胺在不同食品模拟物中的含量与其色谱峰面积呈线性关系。其中水溶性食品模拟物的线性范围为5.0~100.0 μg/L,检出限为1.0 μg/L;油性食品模拟物的线性范围为10.0~200.0 μg/kg,检出限为5.0 μg/kg。空白样品的平均加标回收率为90.0%~113%,相对标准偏差(RSD,n = 6)为0.40%~4.6%。3种类型纸制食品接触材料样品的测试结果显示,纸吸管中丙烯酰胺迁移量的阳性检出率较高,存在食品安全风险隐患。  相似文献   
17.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兼具透明、柔性等特性的功能电子器件得到了广泛关注。作为新型电子存储器件,忆阻器在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包括低功耗类脑计算、非易失逻辑、数据存储等)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成为近年来备受关注的新型纳米器件。氧化铟锡是一种常用的透明导电材料,因其优异的光学透明度、稳定的物理、化学特性等优点,成为制备新型透明忆阻器件的理想电极。本文首先简略介绍了忆阻器件的结构,接着综述了基于氧化铟锡材料的忆阻器件的研究和应用,包括其作为存储器、电子突触和痛觉感受器等。然后针对氧化铟锡忆阻器的阻变机制,特别是近年来新发现的铟扩散机制进行了进一步介绍,最后总结展望了氧化铟锡忆阻器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8.
汤娟  费晓庆  周佳  钱凯  董绍伟  曹丽华  丁友超 《色谱》2021,39(3):324-330
建立了同时测定化妆品中18种氯代烃类有机溶剂的气相色谱-质谱(GC-MS)检测方法。样品在饱和氯化钠溶液中由正十四烷振荡提取后,以Agilent J&W DB-624超高惰性毛细管柱(30 m×0.25 mm×1.4 μm)为分离色谱柱进行分析,以电子轰击(EI)源、SIM模式进行质谱监测,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18种化合物在19 min内完成色谱分离分析,检出限(LOD, S/N=3)和定量限(LOQ, S/N=10)分别为0.033~0.049 mg/L和0.10~0.15 mg/L, 18种氯代烃类有机溶剂在0.2~100 mg/L线性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均不小于0.9992。以阴性样品口红(固体)和漱口水(液体)为样品基质,在不同添加水平下,18种氯代烃类有机溶剂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2.4%~103.1%和93.3%~102.4%,相对标准偏差(RSD, n=6)分别为3.1%~5.3%和2.8%~5.4%。采用该方法对115个化妆品样品进行测定,3个指甲油样品均检测出四氯乙烯,测定值为11.4~42.0 g/kg。研究建立的方法采用高沸点溶剂作为进样溶剂,取消溶剂延迟时间,使只能在溶剂延迟时间出峰的化合物得到有效色谱分离,分析时间短,且重复性好,灵敏度高,可同时检测各种化妆品中多种氯代烃类有机溶剂。该方法的建立为我国化妆品中氯代烃类有机溶剂检测标准的制订和质量安全监控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9.
采用水热法在FTO上制备(001)高活性晶面主导的TiO_2纳米片薄膜,利用循环伏安法在TiO_2纳米片薄膜上沉积CdSe颗粒,制备了TiO_2/CdSe纳米片异质结薄膜。分别在150、250、350、450℃,氩气保护气氛中对样品进行退火。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仪(XPS)、紫外-可见(UV-Vis)分光光度计以及电化学工作站对不同温度退火后的TiO_2/CdSe纳米片异质结薄膜的微观形貌、晶体结构、光电化学性能进行表征和测试。结果表明:六方相CdSe纳米颗粒均匀包覆在TiO_2纳米片表面,直径30 nm左右;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CdSe纳米颗粒长大,形成光滑的CdSe薄膜,且晶化程度提高;TiO_2纳米片表面的Se元素与Cd元素发生氧化;TiO_2/CdSe纳米片异质结薄膜对可见光的吸收光谱发生红移,禁带宽度逐渐减小。光电化学性能测试表明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TiO_2/CdSe纳米片异质结薄膜的光电流密度显著提高,开路电压减小,但由于SeO_2和CdO的出现,导致填充因子减小,影响光电转换效率的提高。在本实验条件下,TiO_2/CdSe纳米片异质结薄膜的最佳退火温度为150℃,填充因子为0.77,光电转换效率达到3.12%。  相似文献   
20.
以手性化合物n-癸基-(S)-(+)-2-甲基丁基二氯硅烷(Si1)和非手性化合物n-癸基-2-乙基丁基二氯硅烷(Si2)为单体合成了聚硅烷共聚物[P(Si1-co-Si2)].通过改变Si1和Si2的投料比,聚合得到一系列P(Si1-co-Si2).通过核磁表征P(Si1-co-Si2)为无规共聚物.利用圆二色谱(CD)和紫外吸收光谱研究系列共聚物的手性传递行为.研究发现,Si2的均聚物在其对应的紫外吸收带324 nm处没有CD信号.当加入Si1共聚后,产生CD信号,随着Si1含量的增加,共聚物的CD信号迅速增强,当Si1摩尔分数为2%时可诱导共聚物形成单手螺旋优势构象.当Si1含量达到70%时,信号强度最大.在P(Si1-co-Si2)中Si1含量增加的过程中,共聚物的紫外吸收带同时发生蓝移.当Si1含量达到50%时,分子量较低的样品具有较强的光学活性,并且随着分子量的增大,紫外吸收红移.研究结果初步表明,聚硅烷共聚物的螺旋结构由手性侧基决定,但非手性侧基的奇偶性却没有体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