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60篇
化学   148篇
物理学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52.
四硫富瓦烯为电子媒介体的葡萄糖生物传感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采用四硫富瓦烯(TTF)作为葡萄糖氧化酶与玻碳电极之间的电子媒介体,把葡萄糖氧化酶因定在Nafion-TTF修饰电极上,制成葡萄糖生物传感器。用这种传感器测定人体血清中葡萄糖的含量,其线性范围在4.0×10^-5~10^-3mol/L之间,响应时间为20s。该传感器具有选择性、重现性好,灵敏度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53.
本文提出了Nafion 修饰电极计时电位溶出分析方法,讨论了测定多巴胺(DA)的实验条件,研究了修饰电极的富集作用及其电极反应机理。去甲肾上腺素(NE)、抗坏血酸(AA)等均不干扰测定DA,选择性好。  相似文献   
54.
研制了一种新型的过氧化聚吡咯膜修饰电极(OPPy/CME)作为液相色谱电化学检测器,该电极可以用来检测生物体内的单胺类神经递质及其代谢产物。用药物建立了帕金森动物试验模型,对不同情况下的试验动物脑内单胺类神经递质及其代谢产物通过微渗析取样和液相色谱电化学检测联用技术进行了测定。初步探讨了试验动物产生帕金森病的机理,为研制和筛选更有效的治疗帕金森病的新药提供了一种准确、可靠的分析手段。  相似文献   
55.
采用以纳米PbO2修饰电极为工作电极的安培检测器,用流动注射法快速检测水体中的化学需氧量(COD).根据纳米PbO2修饰电极催化氧化电流的大小测定样品的COD值,在50-1 200 mg/L COD的范围内,电流响应与标准水样中的CODCr值呈线性关系,检出限为20 mg/L.该法不需对水样进行预处理,不使用有毒试剂,无二次污染,具有快速、简便、进样量少及工作电极使用寿命长等优点,与CODCr国家标准分析法对比具有较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56.
57.
化学修饰电极表面的表征是修饰电极研究的重要方面,我们曾报道用三辛基氧化膦(TOPO)修饰电极进行铕(Ⅲ)的测定,发现在含有Eu~(3+)和噻吩甲酰三氟丙酮(HTTA)的HAc-NaAc溶液中,能得到一个十分灵敏的阴极溶出峰,而HTTA不存在时,则无明显的峰因此,HTTA对Eu~(3+)的富集过程一定起着某种重要的协同作用,我们认为,HTTA在溶液中存在酮式与烯醇式的平衡,其烯醇式与溶液中的Eu~(3+)和H_2O形成中性络合物[Eu(TTA)_3·(H_2O)],当其扩散至TOPO修饰电极表面时,电极表面的TOPO就将其水分子取代,生成更稳定的协同三元络合物,从而将Eu~(3+)富集在电极表面:  相似文献   
58.
Nafion化学修饰电极电位溶出法测定痕量Bi(Ⅲ)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提出了Nafion化学修饰电极电位溶出测定Bi~(3 )的方法,制作的电极重现性和选择性均好,灵敏度高。研究了电极的行为并用于测定水体中的痕量Bi~(3 )。相对标准偏差为2.9%,检出限为5.0×10~(10)mol/L。  相似文献   
59.
Ag/WO3纳米复合膜的制备及其电致变色性质和器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庞月红  黎小宇  赵婷  施国跃  金利通 《化学学报》2008,66(21):2360-2364
通过真空镀膜方法制备的纳米Ag薄膜均匀致密, 表面光滑. 然后通过电化学方法在Ag纳米薄膜上沉积一层三氧化钨(WO3), 制备纳米Ag/WO3复合膜. 并在此基础上构筑五层式玻璃/ITO/纳米Ag-WO3复合膜/固态电解质/聚(3-甲基噻吩)/ITO/玻璃电致变色器件. 实验结果表明, 与传统的WO3膜相比, 纳米Ag/WO3复合膜具有更好的电化学活性、更高的对比度、更短的响应时间, 以及更好的稳定性. 由该复合膜组装的电致变色器件工艺简单, 电致变色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60.
铂纳米颗粒修饰电极对大肠杆菌的电化学快速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采用了电化学沉积法制备了铂纳米颗粒化学修饰电极(PtNP/GCE),并将它应用于大肠杆菌的检测。原理是基于检测大肠杆菌溶液中酶与底物的反应产物,对氨基酚,实现了对大肠杆菌的快速检测。采用了铂纳米颗粒修饰电极,并对检测系统进行优化,提高大肠杆菌的检测灵敏度。大肠杆菌浓度在50—1.0×105cfu/ml与响应电流成良好的线性关系,最低检测限为20 cfu/ml,检测时间在4个小时以内。与传统方法相比,该电化学方法能很好地满足食品安全、环境监控和临床医学等领域中快速检测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