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8篇
  免费   88篇
  国内免费   47篇
化学   90篇
晶体学   9篇
力学   7篇
综合类   21篇
数学   37篇
物理学   24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5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4篇
  1980年   2篇
  1964年   3篇
  1963年   3篇
  1959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6年   5篇
  1955年   3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2 毫秒
81.
FTIR光谱方法对比分析少年和老年软骨成分含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方法测量了少年和老年人软骨的红外光谱。由OMNIC 5.2软件计算了软骨中主要有机成分(胶原)和无机成分相关光谱带的积分面积。对代表有机物和无机物的某些谱带面积大小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软骨中有机成分(酰氨Ⅰ)含量与无机成分(PO3-4)含量之比少年是老年人的5~7倍;然而脂类含量却有很大的不同, 对脂类(1 747 cm-1)与无机物(PO3-4)的谱带积分面积进行比较,老年人软骨中脂类含量明显高于少年。作者认为人体随着年龄的增加,全身性的退化在软骨中的总体表现为有机成分(胶原)的减少(而脂类含量却增加)和无机成分(磷酸盐、碳酸盐等)相对的增加,使得软骨骨质变脆,失去过多弹性,耐磨性减低,是进一步容易导致骨病和骨伤的原因。  相似文献   
82.
测量了丙酮在16种溶剂中CO键的伸缩振动拉曼光谱,并且在Gaussian03程序下采用自恰反应场方法(SCRF)对丙酮在各种溶剂中的拉曼光谱进行了理论计算。用三种溶剂模型的电子给体-受体模型、Kirkwood模型和自恰反应场模型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Gutmann提出的电子给体-受体模型与实验结果符合的最好,而自恰反应场理论结果要好于Kirkwood模型。通过对三种模型的机理进行分析,得出给体-受体模型在解释电负性比较强的分子键振动光谱比较好,自恰反应场模型不但考虑了介电常数ε,而且考虑了分子大小、构型等因素的影响,模型复杂,计算量比较大,但是因为考虑的因素比较多,所以与实验结果也符合的比较好,而Kirkwood模型的主要参数为ε,模型简单,计算简便,能大致反映频移的趋势,说明介电常数是影响频移的一个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83.
海水中可溶性的营养盐浓度是海洋监测的常规项目之一;大洋水体中的营养盐含量很低,使用传统的分光光度计难于定量测量。文章基于液芯波导长光程技术,设计了高灵敏度的痕量海水营养盐光谱分析仪。分析仪以1.02 nm的光谱分辨率实现350~900 nm光谱范围的水样吸光度连续光谱测量,并由嵌入式PC104微机自动实现了水样采集、吸光度测量和数据分析的功能。针对亚硝酸盐的测试实验结果表明,仪器检出限达到nmol·L-1的量级,比传统分光光度计的检测限提高了三个量级,且显色反应时间可缩短到3 min,能适用于大洋水体中营养盐的现场痕量分析。  相似文献   
84.
利用丙氨酸和2,5-二羟基苯甲醛所形成的亚胺叶立德与C60发生1,3-偶极环加成反应, 合成并分离、纯化制备了一种新的C60吡咯烷衍生物: 2-(2-5-二羟基苯基)-5-甲基-2,5-二氢吡咯并[3,4]富勒烯. 通过1H NMR, FT-IR, UV-vis和元素分析确定了其结构, 研究了体系的电化学和荧光性质. 采用密度泛函的方法, 在B3LYP/6-31G水平上对分子的几何构型进行了优化, 得到稳定的几何构型; 运用INDO/S方法计算了化合物的电子光谱, 计算结果434.2 nm与实验值432.0 nm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85.
溶液浓度对拉曼光谱线宽和频移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液芯光纤技术用于傅里叶变换拉曼光谱测量中,提高拉曼光谱强度102~104倍.应用该技术,在实验上研究了溶液浓度变化对β-carotene,rhodamine在CS2中的CC键π-π*跃迁拉曼线频移和线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浓度降低(1×10-7~1×10-12mol/L),拉曼光谱线峰值发生红移,线宽变窄.  相似文献   
86.
采用乙腈提取-固相萃取浓缩 高效液相色谱分离 柱后衍生-荧光检测法测定了蔬菜 水果中8种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及其代谢物残留量。采用加标法(添加水平为0.10,0.50mg/kg)测定了氨基甲酸酯杀虫剂及其代谢物的回收率,其平均回收率为70%-120%,相对标准偏差(RSD)小于20%(n=3),最低检出限范围为0.0042-0.0106 mg/kg。该方法的测定结果满足多残留农残的检测要求。  相似文献   
87.
88.
罗城  丛培天  张天洋  罗维熙 《强激光与粒子束》2020,32(10):105001-1-105001-9
气体火花开关是脉冲功率装置中最常用的关键器件。电极烧蚀作为脉冲功率开关中的难点问题,会引起开关自击穿电压降低、触发抖动增大及开关寿命降低,已成为制约气体开关发展和应用的一个瓶颈。本文回顾梳理了国内外学者针对电极烧蚀问题进行的一系列研究,从电极烧蚀理论和实验研究成果两个方面,介绍了电极烧蚀的基本机制及仿真模型,归纳了影响开关电极烧蚀的因素以及电极耐烧蚀材料的研究进展,最后讨论了电极烧蚀研究面临的问题以及优化电极材料抗烧蚀性能的方向。  相似文献   
89.
采用X射线衍射、电子衍射及透射电子显微技术研究了Fe73 .5 Cu1Nb3 Si13 .5 B9非晶合金在 82 3K ,1~ 5GPa下退火所形成的纳米晶结构 ,高压实验采用Belt型压力装置 .结果表明 ,压力没有改变合金结晶相的类型 ,但对其纳米晶结构的形成有重要影响 .当压力从常压增加到 5GPa时 ,结晶相α Fe固溶体 (α Fe相 )的尺寸从 1 1 .5nm减小至 5nm .当压力低于 2GPa时 ,α Fe相的体积分数随压力的增高而增加 ,然后随压力进一步增高 (P >2GPa)而减小 .还讨论了压力影响Fe73 .5 Cu1Nb3 Si13 .5 B9纳米晶合金形成的机制 .  相似文献   
90.
<正> 七、■输入状态下象管的信噪比表征象管对微弱光图象信息极限探测能力的参数主要是信噪比。在象增强器中,输出图象是由许多小的闪烁组成的,每一个闪烁由光电阴极上一个被探测到的光子产生。这种闪烁亮度的随机起伏就是噪声。在低照度下噪声更是微通道板象增强器的重要参量。由于闪烁亮度有一个扩展,所以得到的图象是一个有噪声的图象。在极低照度下,如果象管的输出信噪比下降到人眼阈值信噪比以下时,将看不到图象,其它特性再好也是徒劳无益的。信噪比是指:由标准光源产生一定照度E(1x)的光均匀地照明象增强器光电阴极的一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