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0篇
化学   28篇
物理学   7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以细胞色素c(Cyt c)为模型蛋白,采用表面增强红外吸收光谱监测了三明治结构所吸附的纳米金对氧化还原诱导的Cyt c表面增强红外差谱的改变.研究表明,在单层Cyt c分子表面组装纳米金,使得血红素的红外差谱特征峰明显增强,这归因于纳米金和血红素之间的电子传递.纳米金与Cyt c氧化还原活性中心血红素的相互作用加速了蛋白质的电子传递.这为实现并优化表面吸附蛋白质的直接电化学提供了一种新技术.  相似文献   
22.
用光谱法研究了双核磺化酞菁钴(bi-CoPc)在水溶液中的聚集现象,讨论了各种有机溶剂与水按不同体积比形成的混合溶液对其解聚的作用,以及pH值对bi-CoPc聚集的影响。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了bi-CoPc在水溶液及30%丙醇-水混合溶液中的形貌。研究了bi-CoPc在混合溶液中的电化学行为。  相似文献   
23.
报道了六氰合铁酸钴(CoHCF)微粒在聚电解质中的光谱电化学及电催化行为,CoHCF的循环伏安呈现一对可逆氧化还原峰,电位扫速在100mV/s范围内,峰电流与扫速成正比,现场红外光谱表明,氧化还原属于CoHCF中的Fe(Ⅱ/Ⅲ)的转化,CoHCF微粒可以催化抗坏血酸的氧化,使氧化电位负移,氧化电流增大,根据现场红外光谱推测,催化作用是通过抗坏血酸的烯醇基与CoHCF相互作用实现的。  相似文献   
24.
王爱霞  郭黎平  张宏 《分析化学》2005,33(3):385-388
采用双柱富集的流动注射在线预富集系统与220FS顺序多元素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联用,使用圆锥型活性炭微柱为预富集柱,在pH4~5.5范围内,以吡咯啶二硫代氨基甲酸铵(APDC)为络合剂,6mol/L HNO3为洗脱剂,实现了Cu、Co、Ni、Cd、Pb5种元素的快速顺序测定。该体系对以上5种元素的富集倍数为9.8~15.5之间,34s富集的检出限(3σ)Cu为1.81,Co为3.10,Ni为1.66,Cd为0.28,Pb为4.90μg/L;相对标准偏差Cu 1.13%;Co1.24%;Ni2.26%;Cd0.95%;Pb1.77%。  相似文献   
25.
报道了六氰合铁酸钴(COHCF)微粒在聚电解质中的光谱电化学及电催化行为.CoHCF的循环伏安呈现一对可逆氧化还原峰,电位扫速在100mV/s范围内,峰电流与扫速成正比.现场红外光谱表明,氧化还原属于CoHCF中的Fe(Ⅱ/Ⅲ)的转化CoHCF微粒可以催化抗坏血酸的氧化,使氧化电位负移,氧化电流增大.根据现场红外光谱推测,催化作用是通过抗坏血酸的烯酸基与CoHCF相互作用实现的.  相似文献   
26.
利用X射线衍射测定了磷脂中胆碱(PC),乙醇胺(PE)和H2O不同含量时的X射线衍射峰,初步绘制出了三相相图的轮廓,为三磷脂中相相图的进一步研究和从磷脂的混合体系中分离出纯的胆碱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7.
郭黎平  林祥钦 《分析化学》1999,27(3):300-303
用现场显微红外光谱电化学技术研究了聚电解质中TCNQ在电化学还原过程中二价阴离子与Li~+离子之间形成的离子对.离子对效应随阳离子浓度增加而增大.观察到一个文献中未曾报道的谱带位于2130cm~(-1)附近.  相似文献   
28.
L-抗坏血酸(H2A)由于在生物介质氧化还原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其分子及其衍生物已有广泛研究[1~5].聚合物电解质由于能溶解电活性物质和具有离子导电性而成为一种新的溶剂,可用于研究一些物质的电化学行为[6].H2A在聚合物电解质中的电化学及光谱电化学行为还未见报道.  相似文献   
29.
文章以负载8-羟基喹啉(8-HQ, Oxine)、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盐(DDTC)和吡咯啶二硫代氨基甲酸铵(APDC)三种螯合剂的活性炭(AC)为微型柱的吸附材料,采用微型柱现场采样 (MFS)分析技术实现了连续现场富集环境水样中的痕量Pb和Cd,并在实验室中采用流动注射(FI) -火焰原子吸收(FAAS)联用技术对吸附柱中富集的Pb和Cd进行测定。该方法用于水中微量元素(GBW—08608)和南湖水样中Pb和Cd的测定均获得了满意的结果。10 mL富集的检出限(3σ)Pb:1.58 μg·L-1;Cd:0.062 μg·L-1 ,相对标准偏差Pb:1.62%;Cd:1.96%。  相似文献   
30.
近年来,毛细管电泳(CE)~([1])以及固定化的酶反应器~([2])在生命体系中的酶催化反应以及药物的高通量筛选等研究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本实验制备了一种新型的双酶微反应器,研究了谷氨酸底物循环反应,对临床医学、神经生物学以及食品化学的谷氨酸测定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