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3篇
  免费   100篇
  国内免费   158篇
化学   326篇
晶体学   9篇
力学   86篇
综合类   13篇
数学   86篇
物理学   25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51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22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4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4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5年   2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91.
本文研究了α转移反应28Si(16O,C)S的激发函数,构造了核轨道线性组合分子态的耦合道理论,计算结果与实验较好符合,与扭曲波玻恩近似理论结果比较有很大的改进.  相似文献   
92.
杜庆华 《物理学报》1955,11(3):239-258
一.引言 矩形三合板的稳定问题为高速飞机结构设针中经常遇到的实验问题,本文根据[1]所得的一般方程配合边界条件以求解。文中处理在一个方向受有均匀分布载荷、四边简支的矩形板及两边简支两边自由的矩形板,在形变初起的情况下若仅求临界载荷以供设计用则方程可以考虑作为線性,因之可以藉双三角函  相似文献   
93.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测定动物血浆中罗匹尼罗浓度的方法。血浆经乙酸乙酯萃取后,以HPLC分离,电喷雾离子化(ESI~+)串联质谱检测。以甲醇-乙腈-0.1‰冰醋酸(36:9:55)为流动相,流速为0.2mL·min~(-1),采用Ultimate XB-C 18柱(150mm×2.1mm,3μm)分离,在三级四极杆串联质谱中经电喷雾电离源(ESI)离子化,以多反应监测(MRM)方式进行检测。盐酸罗匹尼罗、盐酸苯海拉明(内标)的扫描离子对m/Z分别为261→114和m/Z 256→167。LC-MS/MS测定血浆中罗匹尼罗线性范围为0.02—400n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8);以3个浓度水平的质量控制样品求得各浓度水平日内、日间精密度(RSD)均小于15.2%。在非临床药代动力学研究中,应用此法测定了受试兔子血浆中罗匹尼罗的浓度。该法灵敏、快速、准确,操作简便,样品处理方便,线性范围宽,该方法检测快速、专一、灵敏,可满足罗匹尼罗临床前药代动力学研究和临床药动学研究的要求。  相似文献   
94.
在以邻苯二甲酸氢钾配制的水样作为测定COD水样,以及硫酸铁代替硫酸汞的条件下,通过对水样体积、重铬酸钾溶液的体积、浓硫酸用量以及加热回流时间等几方面因素的讨论,设计出适合COD测定教学实验的实验方案。采用该实验方案不仅能够很好地达到实验教学的目的,而且可以减少有毒有害废液的产生和排放。该实验方案可以作为COD测定的绿色化教学实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5.
基于正常色散玻璃二级光谱的校正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利用正常色散玻璃校正二级光谱理论,给出了单个折射面二级光谱的计算法则,并应用此算法进行光学系统设计,给出了两个设计实例.系统仅使用正常色散玻璃组合,采用三组型设计结构,由三个大空气间隔的分离透镜组构成,很好地校正了二级光谱.  相似文献   
96.
采用嵌锁组装工艺制备了碳纤维/树脂基复合材料方形蜂窝夹芯梁,实验研究了低速冲击载荷下简支和固支夹芯梁的动态响应及失效机理,获得了不同冲击速度下夹芯梁的失效模式,分析了其损伤演化过程和失效机理,探讨了冲击速度、边界条件、面板质量分布以及槽口方向等因素对夹芯梁破坏模式及承载能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芯材长肋板槽口方向对夹芯梁的失效模式有较大影响,槽口向上的芯材跨中部分产生了挤压变形,而槽口向下的芯材跨中部分槽口在拉伸作用下出现了沿槽口开裂失效,继而引起面板脱粘和肋板断裂;同等质量下,较厚的上面板设计可以提高夹芯梁的抗冲击能力,冲击速度越大,夹芯梁的峰值载荷和承载能力越高;固支边界使得夹芯梁的后失效行为呈现出明显的强化效应,在夹芯梁跨中部分发生初始失效后出现了后继的固支端芯材和面板断裂失效模式。  相似文献   
97.
传统的抗IgG-Fc单克隆抗体制作过程繁琐、耗时长且批间差异大,极大的限制了其应用。因此寻找一种抗IgG-Fc单克隆抗体的替代元件是十分必要的。本研究基于微孔板指数富集的配体系统进化技术(微孔板-selex),设计了针对抗IgG-Fc蛋白ssDNA适配体的筛选方案。交替包被5种IgG单克隆抗体于酶标孔作为筛选靶分子,将从靶分子上洗脱的核酸适配体作为模板进行PCR扩增,生物素-链霉亲和素ELISA测定第3,7,13,14,16,18轮筛选获得ssDNA文库与内酰胺酶单克隆抗体的结合能力,并将第19轮筛选获得的ssDNA文库进行TA克隆验证、高通量测序。经过19轮筛选,得到69796条抗IgG-Fc蛋白的适配体,选取出现频率最高的ap-1(178次)、ap-2(129次)、ap-3(58次)体外合成并在其5,端标记生物素,经ELISA鉴定3条适配体分别与5种IgG单克隆抗体有着较强的结合能力,并与3%BSA几乎不结合。Ap-1结合能力最强,被认为是本次筛选得到最佳抗IgG-Fc蛋白核酸适配体。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筛选获得抗IgG-Fc蛋白的核酸适配体,具有成为抗IgG单克隆抗体替代元件的潜力。  相似文献   
98.
通过实验和数值模拟方法系统研究了单胞壁开孔金属多级类蜂窝与双胞壁开孔金属多级类蜂窝的压溃行为.重点分析了试件尺寸、开孔位置、孔偏距和孔梯度等因素对多级类蜂窝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多级类蜂窝的压溃过程可分为3个阶段:弹性变形、屈曲变形以及密实;单胞壁开孔多级类蜂窝的压溃过程趋向于渐近内凹压溃,而双胞壁开孔多级类蜂窝趋向于轴向压溃;试件尺寸对多级类蜂窝的力学行为有明显的影响,当胞元数达到一定数目时,其力学性能几乎与蜂窝胞元数无关.单胞壁开孔多级类蜂窝的峰值应力大于双胞壁开孔多级类蜂窝的峰值应力,但其平均压溃应力小于双胞壁开孔多级类蜂窝的平均压溃应力;与传统蜂窝相比,蜂窝胞壁开孔设计降低了蜂窝材料的比吸能;孔偏距的存在导致单胞壁开孔多级类蜂窝的峰值应力降低,但随着孔偏距的增加其平均压溃应力呈先减低后增加趋势;多梯度孔设计对多级类蜂窝材料的力学性能有重要影响,与均匀孔多级类蜂窝相比,正梯度孔分布设计降低了多级类蜂窝峰值应力,但提高了其平均压溃应力;多梯度孔分布设计对多级类蜂窝的峰值应力和平均压溃应力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99.
研究了一类带有次临界或临界增长的分数阶Schr?dinger-Poisson方程组,应用Nehari流形方法得到了非平凡解的存在性.  相似文献   
100.
师庆华 《液晶通讯》1995,3(1):65-70
研究了具有不同化学结构聚酰亚胺薄膜的表面稳定铁电液晶(SSFLCs)的 动态响应。用开关电流和瞬态介电常数测量法得到的实验结果与根据连续光谱理论计算的结果进行了定性比较。通过测量动态响应得到了 锚定强度的程序。表面锚定强度差可能是由聚酰亚胺和FLC分子间的物理化学的相互作用引起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