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0篇
  免费   144篇
  国内免费   124篇
化学   205篇
晶体学   12篇
力学   43篇
综合类   16篇
数学   49篇
物理学   33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42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5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01.
刘春晓  沈晓亮  李玮楠  韦玮 《中国物理 B》2017,26(3):34207-034207
A Nd:CLNGG waveguide structure operated at wavelengths of both 632.8 nm and 1539 nm was demonstrated for the first time to our knowledge, which was produced by the 480-keV H~+ion implantation with a dose of 1.0×10~(17)protons/cm~2.Its propagating modes at 632.8 nm and 1539 nm were measured by the well-known prism coupling technique. The refractive index profile at either 632.8-nm wavelength or 1539-nm wavelength was optical barrier type in the proton-implanted Nd:CLNGG crystal optical waveguide, which was calculated by using the reflectivity calculation method. The near-field light intensity distributions were also simulated by the finite-difference beam propagation method in the visible and nearinfrared bands.  相似文献   
102.
机载激光器的光束稳定性及光斑质量是关系到该武器系统毁伤效率的关键性因素。本文基于棱镜分光及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发展了能够在实验室实验中同时获取激光光斑位置和光强分布信息且不会对系统自身工作产生影响的方法及系统,实现了对激光光束稳定性及光斑质量的评价。该方法利用数字相机采集光斑图像,并根据像素灰度值计算光斑位置和光强分布。标定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对光斑位置的测量误差可控制在1%以内,对光斑质量也可以实现很好的评价。  相似文献   
103.
因其速率快、稳定性高,非金属N与金属共掺杂的碳材料作为新型高效ORR催化剂而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采用包含色散力校正的密度泛函理论方法系统地研究了氧分子在FeN_4掺杂的碳纳米管上的吸附、氢化特性.结果表明:(1)O_2倾向于以end-on模式吸附在Fe顶位,O-O键与衬底表面成一定角度,并指向五元环,对应的吸附能为1.62 e V.(2)O_2在FeN_4-CNTs上更倾向于直接氢化为OOH,然后解离为O+OH,整个路径的限速步为OOH的解离,对应的势垒为1.19 eV.  相似文献   
104.
在液相环境中,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含时密度泛函理论(TD-DFT)、Multiwfn波函数分析软件,在pbepbe/6-311g(d)基组水平上,计算并分析了叶绿素A的结构、紫外光谱和电子—空穴分布,结果表明:pbepbe/6-311g(d)方法是计算叶绿素A紫外吸收光谱更精确的方法;叶绿素A分子的吡咯环与取代基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吡咯环Ⅳ受侧链"尾巴"的影响最大;理论计算的紫外光谱与实验数据吻合较好,其中635.71 nm和446.87 nm处的两个吸收峰可认为是叶绿素A的特征吸收峰;侧链或取代基团在叶绿素A激发过程中是给电子体,卟啉"头"既是电子供体,也是电子受体.  相似文献   
105.
ZnO单晶材料以其优良的综合性能在光电子器件方面掀起了研究热潮,因此对ZnO单晶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采用激光辐照的方式,对ZnO单晶进行了光致发光(photoluminescence, PL)光谱实验,分析研究了ZnO单晶在不同温度(低温)和不同激光能量强度照射下其光致发光特性。研究结果表明,ZnO单晶内存在少量杂质及表面氧缺陷,这些结构对其发光特性有一定的影响;在低温条件下,ZnO单晶具有良好的发光特性,且随着温度的提高,发光光谱峰的位置会向长波长方向移动,但强度会减小;当激光光源的强度增大,ZnO单晶的PL发射光谱的强度也会随之增大,且峰的位置和相对强度不变。结合拉曼(Raman)光谱实验,从分子及原子振动、转动类型验证了纤锌矿ZnO单晶的六方晶系结构;配合X射线衍射(X-ray diffraction, XRD)技术,得出ZnO单晶良好的结晶特性以及晶轴取向。  相似文献   
106.
利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对开孔薄壁方管在轴向冲击载荷作用下的变形规律与吸能特性进行了数值仿真分析,并根据数值模拟结果进行了多目标优化。在薄壁方管的每个侧面上开六个长方形孔,通过改变长方形孔的长度和宽度来研究开孔薄壁方管的耐撞性。结果表明:在研究的范围内,除开孔尺寸为20mm×5mm的薄壁方管外,其余开孔薄壁方管的破坏模式为外延式破坏模式,其变形过程为动态渐进屈曲;当开孔长度增大时,开孔薄壁方管初始峰值力减小;当开孔长度和宽度同时增大时,开孔薄壁方管平均载荷均减小;开孔面积越大,管吸收的能量和比吸能越小;开孔长度不变时,随着宽度的增大压缩力效率降低,当宽度不变时,随着长度的增大压缩力效率增大。基于开孔方管的数值模拟结果构造了响应面模型并对其进行了多目标优化,给出了Pareto前沿图,可根据各目标的偏好确定方管的开孔尺寸。  相似文献   
107.
In this work, the fabrication and optical properties of a planar waveguide in a neodymium-doped calcium niobium gallium garnet(Nd:CNGG) crystal are reported. The waveguide is produced by proton(H~+) implantation at 480 ke V and a fluence of 1.0×10~(17) ions/cm~2. The prism-coupling measurement is performed to obtain the dark mode of the waveguide at a wavelength of 632.8nm. The reflectivity calculation method(RCM) is used to reconstruct the refractive index profile. The finite-difference beam propagation method(FD-BPM) is employed to calculate the guided mode profile of the waveguide.The stopping and range of ions in matter 2010(SRIM 2010) code is used to simulate the damage profile induced by the ion implantation. The experimental and theoretical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waveguide can confine the light propagation.  相似文献   
108.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方法,计算并分析了S原子在Pt皮肤Pt3Ni(111)面不同位置的吸附特性.结果表明:S原子在Pt皮肤Pt3Ni的fcc位吸附最强,吸附能为5.49eV;与S原子在纯净的Pt(111)表面吸附相比较,S原子在Pt皮肤Pt3Ni(111)面相应吸附位置的吸附能变小,与近邻Pt原子形成的S-Pt键变长,表明掺杂的Ni会减小相应位点S原子的吸附能,降低体系对S原子的吸附能力,进而减弱S吸附对体系催化能力的影响;态密度分析发现,S原子的吸附使得Pt基催化剂的催化活性降低,主要是S的2p电子引起的;这些结果将为后续研究Pt基合金电极抗S中毒效果以及探究S原子吸附后Pt3Ni的活性位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9.
氮掺杂发光碳纳米点的研究探索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微波法制备了氮掺杂碳纳米点。通过调控碳纳米点中氮元素的掺杂含量和表面的化学环境,实现了对碳纳米点发光特性的调控。在此基础上,可实现完全基于氮掺杂碳纳米点的荧光墨水、比率型荧光探针及光泵浦激光。研究目的在于探索氮掺杂碳纳米点的发光机理,揭示影响碳纳米点荧光量子效率的因素及其在生物成像、传感、防伪、信息存储、激光等领域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0.
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了以ZnO量子点为核、石墨烯量子点(GQDs)为壳的ZnO@ GQDs核壳结构量子点。通过TEM和HR-TEM对量子点进行形貌和结构的分析表征。结果表明,合成的ZnO@ GQDs核壳结构量子点为球形,粒径为~7 nm,且尺寸均匀。PL光谱研究表明,新型量子点的发射峰位于369 nm,发光峰窄、强度高;相对于ZnO的本征发射峰,GQDs的引入使得ZnO@GQDs核壳量子点的荧光发射峰出现蓝移、强度变高,从而使复合量子点的荧光具有较纯的色度和较高的强度,说明GQDs的引入具有协同优化效应。该量子点有望应用于LED显示器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