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0篇
化学   40篇
力学   1篇
综合类   1篇
物理学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聚酰胺-胺树形分子与染料相互作用的分光光度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分光光度法对酯端基的半代聚酰胺-胺(PAMAM)树形分子与直接湖蓝5B染料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了研究。发现静电相互作用和非极性相互作用同时存在,但静电相互作用起主要作用。半代树形分子导致直接湖蓝5B染料分子采取一定的定向排列,从而引起染料吸收光谱的变化。用分子激子理论对实验现象进行了解释。  相似文献   
22.
卢赟  张大伦  谭惠民 《合成化学》2006,14(6):628-630
从提高光稳定剂与聚合物的相容性及光稳定效能的目的出发,以受阻胺为原料,H2O2为氧化剂,合成了具有高分子长链结构的新型稳态氮氧自由基,其结构经IR,ESR,GPC及元素分析表征。  相似文献   
23.
环氧乙烷/四氢呋喃共聚醚聚氨酯的热氧降解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羟基环氧乙烷/四氢呋喃共聚醚聚氨酯;核磁共振波谱;红外光谱;环氧乙烷/四氢呋喃共聚醚聚氨酯的热氧降解  相似文献   
24.
以N,N-二甲基甲酰胺为溶剂,乙酸乙酯为催化剂,N-甲基二乙醇胺分别与苄基氯,十二烷基溴和十八烷基溴作用,得到了3个N-甲基二乙醇胺的季铵盐衍生物。采用IR,^1H NMR ^13C NMR和FAB MS对得到的衍生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25.
PAMAM树形分子模板法原位合成发紫光CdS量子点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半导体纳米粒子由于具有明显的量子尺寸效应,被形象地称为量子点(quantum dots)。量子点的发射波长可以通过改变粒子尺寸进行调节,并且由于是多电子体系发光,其荧光寿命较长,量子产率和光学稳定性能均优于荧光染料,可望成为新一代的发光材料和荧光探针[1,2]。为此,制备尺寸可控、荧光量子产率高、水溶性的半导体量子点成为很多科研人员的研究目标。树形分子科学的发展,为纳米材料的合成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道路。人们利用树形分子独特的结构特征,将其作为纳米反应器和纳米容器,合成了尺寸均匀、分散性好的Ag、Cu、Pt、Pd等纳米簇[3 ̄7]。1998…  相似文献   
26.
二醋酸纤维素接枝聚己内酯的核磁共振表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1H-NMR和^13C-NMR研究了二醋酸纤维素(CDA)和聚己内酯(PCL)的接枝共聚反应,确定了^1H-NMR和^13C-NMR谱中各谱峰的归属,为证明二醋酸纤维素和己内酯的接枝共聚反应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7.
通过苯甲醛对壳聚糖2-NH2希夫碱化保护后,将壳聚糖C6位—OH与对甲苯磺酰氯反应形成对甲苯磺酰酯;然后用β-环糊精(-βCD)的单—NH2取代衍生物与之发生亲核取代反应,将环糊精固载到壳聚糖分子链上;最后,将得到的固载产物中的希夫碱脱保护后得到壳聚糖6-OH定位固载环糊精衍生物.采用FTIR,13C-NMR,元素分析,UV等表征手段对各步产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紫外光谱法测定表明,-βCD在壳聚糖分子链C6位上的固载率达到了170.81μmol.g-1,远高于文献报道的其它方法制得的固载产物.采用XRD对各步产物的结晶性能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28.
采用高分辨核磁共振方法研究聚醚聚氨酯脲反应体系中四氢呋喃/环氧乙烷共聚醚和固化剂N-100及催化剂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共聚醚的羟基和N-100的异氰酸酯基因之间存在相互作用,能够形成一种相对稳定的络合物.催化剂二月桂酸二丁基锡(DBTDL)能与共聚醚的羟基氧络合,从而使羟基氢活化;催化剂三苯基铋(TPB)及其乙氧基取代的衍生物与共聚醚羟基氢之间存在弱氢键作用.其强度随TPB乙氧基衍生物的碱性增强而增大.当DBTDL和TPB同时存在于反应体系中时,羟基上的氧和氢均被活化,表现为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29.
添加剂对EO/THF共聚醚聚氨酯热氧降解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添加剂对EO/THF共聚醚聚氨酯热氧降解的影响  相似文献   
30.
多种谱学方法研究环氧乙烷/四氢呋喃共聚醚的热氧降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电子自旋共振(ESR)、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多种核磁共振(NMR)技术研究了环氧乙烷/四氢呋喃共聚醚的热氧降解,表 征了近20种产物结构碎片,并对EO和THF两种链节的降解作了定量讨论。共聚醚的氧化降解发生在醚键氧碳上,遵循自由基氧化机理,最后形成大量的甲酸酯、碳酸酯等酯类以及甲基、亚甲二氧基和醇,此外还检测到过氧化氢和半缩甲醛结构。分析表明共聚醚中THF链节的降解程度明显大于EO链节,而且降解容易发生在两种链节交替连接处。抗氧剂2,6-二叔丁基-4-甲基酚(BHT)不仅降低了共聚醚的氧化降解程度,还改变了降解产物的结构分布,显著抑制了碳酸酯和亚甲二氧基结构的生成,相对增加了羟基和端甲基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