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41篇
化学   51篇
晶体学   1篇
力学   111篇
物理学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用MS、 FT-IR等方法对合成的三正丁基一硫代及四硫代磷酸酯进行了结构表征,并在四球摩擦磨损试验机上考察了其在液体石蜡中的摩擦学性能;用扫描电镜(SEM)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对钢球磨痕表面做了分析.结果表明: 对于钢-钢摩擦副,合成的两种硫代磷酸酯可以显著提高液体石蜡的极压抗磨性能,但不能改善其减摩性能.钢球磨损表面XPS和SEM分析结果表明,添加剂分子在金属表面发生物理或化学吸附,并导致金属表面的腐蚀和摩擦化学反应.  相似文献   
152.
表面修饰ZrO2纳米微粒的结构表征及摩擦学行为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采用XPS,FTIR,DSC,TGA等多种现代分析手段表征了理解旨酸修饰ZrO2纳米微粒的结构,在四球磨摩擦员试验机上,首次评价了表面ZrO2纳米微粒用作润滑油添加剂的摩擦学性能,结果表明ZrO2纳米微粒具有良好的抗磨减摩性。  相似文献   
153.
薛群基  张俊彦 《化学进展》2009,21(11):2445-2457
外界机械能能够引发的化学反应称为摩擦化学反应。当两个接触的表面进行相对运动时,在界面发生物理和化学变化或反应。润滑材料在服役过程中发生的摩擦化学反应对于其性能的具有正面或负面的影响。通过了解摩擦化学反应机理和反应产物结构及组成,对于理解润滑材料失效机制、性能调控原理具有指导意义。本文针对润滑材料的主要类型:润滑添加剂、纳米添加剂、离子液体、稀土、陶瓷、类金刚石薄膜、有机薄膜、聚合物,综述了近几十年来在相关润滑材料方面开展和取得的摩擦化学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154.
草类是地球的主要植被,它的生长环境多种多样:从高山到海洋、从湿地到荒漠、从南方热带雨林到北方冰冻雪原、从庭院到野外,草类可以说无处不在.其生长期有长有短,有的极难栽培,有的又很容易生长,生命力十分顽强.有史以来,人类就对草类进行着广泛地利用,如放牧、采药和造纸.尤其在中国,世代流传着神农尝百草的传说.明朝药学家李时珍成就了“本草纲目”的历史宏篇,成为中华民族对全人类最伟大的贡献之一.  相似文献   
155.
用 X射线光电子能谱 ( XPS)研究了玻璃基体上沉积脂肪酸及二烷基二硫代磷酸 ( DDP)修饰的 Mo S2 纳米微粒LB膜摩擦前后的结构变化 .结果表明 :二十酸 LB膜经一定次数摩擦后其结构发生明显变化 ,摩擦后 C— H链的比例降低 ,而极性基团的比例显著增加 ,这可归因于其在摩擦力作用下发生诸如转移及有序化转变等一系列摩擦化学变化 .表面修饰 Mo S2 纳米微粒 LB膜摩擦前后结构不发生明显变化 ,且经一定次数摩擦后其磨痕上仍可检测到Mo S2 ,说明正是由于无机纳米核的高承载作用而使其表现出比脂肪酸 LB膜更优异的抗磨性能 .  相似文献   
156.
润滑油添加剂对MC尼龙油润滑摩擦学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利用MM-200型磨损试验机,考察了润滑油添加剂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锌(ZDDP)对MC尼龙-MC尼龙摩擦副油润滑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在摩擦过程中作为液体石蜡添加剂的ZDDP不和MC尼龙表面发生摩擦化学反应,而是以物理吸附或化学吸附的方式附着于MC尼龙表面;该吸附膜对MC尼龙-MC尼龙摩擦副的摩擦性能有一定的影响,但对其耐磨性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57.
利用电子自旋共振谱(ESR)和X射线光电子谱(XPS)研究了MoS2摩擦表面的氧化行为和摩擦表面氧化的电子转移,发现MoS2在摩擦失效过程中Mo4+与氧作用生成稳定的Mo6+终态氧化物,其间经过Mo5+过渡态。深入揭示了MoS2摩擦表面氧化过程的复杂性,指出Mo在摩擦表面氧化过程中以多种化学状态存在,Mo原子的氧化是Mo4d轨道上的单电子转移过程。  相似文献   
158.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从事润滑材料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当时主要是在中国科学院石油研究所(大连)开展润滑油和润滑脂的研究.1958年,为了促进我国石油工业的发展以及满足"两弹一星"对特殊润滑材料的需求,中国科学院石油研究所的润滑、催化以及分析化学3个研究室由大连迁至兰州成立了中国科学院石油研究所兰州分所,1962年更名为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并继续开展特种润滑油和润滑脂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9.
环境友好润滑油的发展及其摩擦学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环境友好润滑油及其生物降解性能、生态毒性典型试验方法和环境友好润滑油的发展概况及发展现状.阐明了我国开发植物油基环境友好型润滑油的重大意义,并指出新一代绿色多功能环境友好润滑油添加剂已成为添加剂领域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160.
利用SRV的磨损试验机考察了作为高温固体润滑剂的CeF3,CaF3,(CF)nCO2以及Sb2O3对锂基脂摩擦学性能的影响,应用透射电镜分析了添加剂对皂的纤维结构的影响,铜片腐蚀实验考察了添加剂的腐蚀性,热失重分析研究了添加剂的热分解行为,自动划痕试验机测量了摩擦表面反应膜的结合强度,并对磨痕进行了X光光电子能谱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