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5篇
  免费   136篇
  国内免费   202篇
化学   342篇
晶体学   19篇
力学   80篇
综合类   252篇
数学   430篇
物理学   370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58篇
  2013年   52篇
  2012年   99篇
  2011年   137篇
  2010年   102篇
  2009年   70篇
  2008年   77篇
  2007年   72篇
  2006年   63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46篇
  2003年   42篇
  2002年   49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49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15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7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5篇
  1963年   5篇
  1961年   6篇
  1960年   5篇
  1959年   7篇
  1958年   6篇
  1957年   15篇
  1954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金纳米粒子在氨基表面上的组装-pH值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原子力显微镜(AFM)和表面增强喇曼光谱(SERS)研究了pH值对金纳米粒子在Au/巯基苯胺自组装膜表面上组装效果的影响.AFM结果表明,金纳米粒子在表面上的覆盖度随pH值表现出规律性的变化,巯基苯胺自组装膜的SERS强度随pH值的变化也有类似的趋势.在磁性环境下,氨基未质子化,金粒子难以组装上,而在酸性条件下,氨基质子化带正电,金粒子与基底容易结合.我们认为金纳米粒子和氨基之间的作用属于静电力,pH值同时影响膜表面氨基的质子化程度和金纳米粒子表面的带电量.  相似文献   
32.
杜卫红  安忠维 《合成化学》1997,5(2):205-208
从环己烯合成了1-酰基-4-氯环己烷,发现在其在AlCl3催化与苯,氯苯,溴苯等优先生成反式1-芳基-4-酰基环己烷,与联苯反应时选择性较差。  相似文献   
33.
18-冠-6与Eu(fod)3+在CCl4中的化学平衡及其配合物的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室温下测定了CCl_4溶液中,18-冠-6的亚甲基、Eu(fod)的t—丁基质子的PMR化学位移与溶液组成的相互关系。提出了生成配合物RS,R_2S,R_2,R_3(S为18-冠-6,R为Eu(fod)_3)的模式。求得了平衡常数值(升/摩):K_1=[RS]/([R][S])=2.O×10~5,K_2=[R_2S]/([R][RS])=1.0×10~3,Q_1=[R_2]/[R]~2=4.2×10~2,Q_2=[R_3]/([R_2][R])=4.0×10~1。并测得在配合物RS,R_2S中18-冠-6质子的平均化学位移分别为4.90,10.84(ppm,相对于纯18-冠-6); 在配合物R,R_2,R_3,RS,R_2中t-丁基质子平均化学位移分别为1.53,2.33,0.54,1.02,2.42(ppm,相对于TMS)。 根据配合物的化学位移值,并考虑分子及分子轨道的对称性、位阻等因素提出了配合物R_2,RS,R_2S的可能的结构模型。  相似文献   
34.
考虑Soret和Dufour效应,对Casson流体在可伸缩表面上,作磁流体动力学流动时的影响.首先导出相关的方程,然后用同伦法构造级数解.给出并讨论了速度、温度和浓度的场结果;在不同的物理参数下,得到并分析了表面摩擦因数、Nusselt数和Sherwood数的值;并验证了级数解的收敛性.  相似文献   
35.
36.
采用溶剂热法,以聚酰胺-胺(PAMAM)树形分子为稳定剂,分别制备了Bi_(25)FeO_(40)和Bi_(25)FeO_(40)/α-Fe_2O_3复合纳米颗粒,并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高分辨透射电镜(HRTEM)、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仪(UV-Vis)、比表面积和孔径分析仪(BET)和超导量子干涉磁强计等对其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2种颗粒均为球形,尺寸均匀,粒径小于10 nm.当原料中Bi~(3+)/Fe~(3+)摩尔比为25∶1时,产物为Bi_(25)FeO_(40)纳米颗粒;Bi~(3+)/Fe~(3+)摩尔比为1∶1时,产物为Bi_(25)FeO_(40)/α-Fe_2O_3复合纳米颗粒.与Bi_(25)FeO_(40)纳米颗粒相比,Bi_(25)FeO_(40)/α-Fe_2O_3复合纳米颗粒的带隙变窄,对可见光吸收范围变宽,饱和磁化强度和光催化活性明显增强.这是由于复合颗粒中的α-Fe_2O_3具有超顺磁性,且两相界面存在的异质结构有利于光生载流子的分离和迁移,提高催化活性.2种纳米颗粒均可磁性回收,重复使用3次后催化活性下降较小.  相似文献   
37.
基于企业异质性视角,借鉴演化博弈理论探究企业通过OFDI“走出去”时的跨国并购方和标的方在全要素生产率上的差异对企业OFDI进入策略选择的影响机制。利用Hotelling模型构造资本密集型企业与劳动密集型企业OFDI进入策略选择博弈模型,讨论两类企业OFDI进入方式决策在并购双方生产率差异变化之下的变迁机理。研究发现:当并购方和被并购方生产率差异较小时,市场达到两类企业都倾向于跨国并购策略的演化稳定状态;当并购双方生产率差异较大时,企业的生产要素密集度及其结构对其OFDI进入模式决策具有重要的作用,知识或技术密集度较高的资本密集型企业与综合实力强势的部分劳动密集型企业采取跨国并购战略,而另一部分劳动密集型企业选择绿地新建方式进入国际市场。即企业OFDI进入策略选择因其所属的行业生产要素密集度及其结构不同而具有差异性。研究结论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现有研究的不足,为以后的研究工作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38.
The spatial-temporal evolution of coherent structures(CS) is significant for turbulence control and drag reduction. Among the CS, low and high speed streak structures show typical burst phenomena. The analysis was based on a time series of three-dimensional and three-component(3D-3C) velocity fields of the flat plate turbulent boundary layer(TBL) measured by a Tomographic and Time-resolved PIV(Tomo TRPIV) system. Using multi-resolution wavelet transform and conditional sampling method, we extracted the intrinsic topologies and found that the streak structures appear in bar-like patterns. Furthermore, we seized locations and velocity information of transient CS, and then calculated the propagation velocity of CS based on spatial-temporal cross-correlation scanning. This laid a foundation for further studies on relevant dynamics properties.  相似文献   
39.
神奇的手指     
你在计算18×19时,如果恰逢大脑“短路”,你会怎么做呢?你会不会还选择数自己的手指头,有时手指头不够用,甚至还要加上自己的双脚呢?当然如果你要使用计算器,那么我们能说什么呢?但是有更好玩的,我们何不去尝试一下呢。一起跟着动动手吧!  相似文献   
40.
建立了Tris-HCl提取胂蛋白,HNO3-H2O2消解,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胂蛋白总量的分析方法。并对Tris-HCl提取海虾中胂蛋白的不同提取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pH为8.5,抽提温度为20℃,抽提时间为30 min,固液比为1:10时胂蛋白的提取率最大;在仪器最佳工作条件下,按实验方法测得方法的检出限(3S/K)为As:0.12μg/L,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58%,相关系数为R=0.999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