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5篇
化学   43篇
综合类   1篇
物理学   4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0篇
  2003年   4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利用微波水热法制备单斜白钨矿型BiVO4为光催化剂,探讨其对抗生素类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同时利用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红外(FT-IR)和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等测试手段对样品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以四环素(TC)和环丙沙星(CIP)为目标污染物,研究光照时间、pH及Cu(Ⅱ)共存对BiVO4光催化降解抗生素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BiVO4对TC和CIP的光催化具有较为宽泛的pH适用范围,其中TC在pH为5~12之间具有良好的效果,pH=8时,降解效率达到74%;CIP在pH为4~9之间适用范围最好,降解率由26%升高到37%.此外,对TC和CIP光催化降解机理和可能的降解途径进行探讨,光催化降解主要机理是有效光生电子-空穴与OH-和O2结合,将TC和CIP分解为中间产物CO2和H2O.总之,单斜白钨矿型BiVO4用于模拟抗生素废水的研究,取得一定效果,可为实际抗生素废水的处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2.
TG-DTG technique and Harcourt-Esson integrated equation were used to study the dehydration process of zinc phosphate tetrahydrate α-Zn3(PO4)2·4H2O nanoparticle and its thermal decomposition kinetic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are three stages of dehydration between 300 and 800 K during the thermal decomposition of α-Zn3(PO4)2·4H2O nanoparticle. The first stage is controlled by chemical reaction with an activation energy of 69.48 kJ·mol^-1 and a pre-exponential factor of 1.77×10^6 s^-1. The second is controlled by nucleation and growth with an activation energy of 78.74 kJ·mol^-1 and a pre-exponential factor of 5.86×10^9 s^-1. The third is controlled by nucleation and growth with an activation energy of 141.5 kJ·mol^-1 and a pre-exponential factor of 1.01×10^12 s^-1. The kinetic compensative effects not only exist in Arrhenius equation but also in Harcourt-Esson equation. Activation energy E is dependent on both the decomposition fraction α and temperature T.  相似文献   
43.
以巯基乙酸为稳定剂,采用水相合成法制备了Cu2+掺杂的CdS纳米晶. 分别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原子力显微镜测试技术对样品的化学成分及形状进行分析表征,研究了掺杂CdS纳米晶的荧光激发与发射光谱. 实验结果表明,在样品制备过程的溶液中回流2 h后,组成为Cd0.99Cu0.01S的样品形状有棒状和粒状2种,Cu2+的掺入使得CdS纳米晶的荧光发射光谱红移,没有掺杂的样品在回流前的最大发射波长在520 nm处,而组成为Cd0.99Cu0.01S和Cd0.98Cu0.02S的样品在回流前的最大发射波长分别为595和610 nm,通过改变Cu与Cd摩尔比可调控CdS纳米晶的发射波长范围.  相似文献   
44.
磷酸锌水合物的光谱性质及热稳定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XRD,Raman,FTIR研究了三种磷酸锌水合物的常温光谱,分析了图谱特征随结晶水的变化;用TG-DTA研究了四水磷酸锌的热稳定性,并确定了磷酸锌水合物的生成温度。结果显示结晶水含量的不同引起了磷酸锌水合物的X衍射2θ特征值和特征峰的变化;FTIR图谱反映了在1 640 cm-1处和3 400~3 550 cm-1范围对应的H—O—H,O—H键的伸缩振动形式和强度的区别;Raman光谱反映P—O键振动模式在400~700 cm-1区间的差异同时揭示了O—H键振动峰宽的差异。四水磷酸锌在90 ℃时开始失水,145 ℃完全脱去两分子结晶水生成二水物,195 ℃时变为一水物,273 ℃时脱去剩余的结晶水成为无水磷酸锌。  相似文献   
45.
Al2O3-P2O5-H2O反应体系产物以及高温产物的光谱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磷酸和氢氧化铝为原料,选取不同工艺合成了系列磷酸铝。用FTIR,XRD,Raman和SEM研究了相关产物阴离子基团的红外图谱变化和三聚磷酸二氢铝的热变化过程的光谱性质以及颗粒形貌的变化。当改变P2O5/Al2O3摩尔比或者缩合温度时,可以看到磷酸根形式H2PO4-,PO34-,H2P3O130-和PO3-的红外光谱特征的变化,P—O键的振动峰随着聚合程度的增加向短波长方向移动,而且峰宽增加。当三聚磷酸二氢铝经高温处理后,拉曼和红外光谱显示了聚合磷酸根中微结构间的相互作用引起P—O键伸缩振动频率增大以及结晶水的变化趋势,随着组成变化的同时,其颗粒的层状结构层厚度增加,层边界趋于模糊,直至呈现熔体状态。  相似文献   
46.
1前言制备无水乙醇的精馏过程常用苯作为挟带剂I’],当乙醇作原料生产酒精饮料、药物制剂或提取物时,仅允许痕量的苯存在,因此需要对乙醇进行苯含量的测定。在苯浓度为IPPm时,用厚度为1厘米的比色皿进行常规的分光光度法测定,仍存在可识别的特征峰,可用于痕量苯的测定。如用常规分光光度分析中的绝对法或用文献[2]介绍的导数光谱法进行测量计算,虽然其表征革浓度的吸光度的相关数值较人,可用于测量苯浓度较低的溶液,但由于仪器精密度及其它干扰因素的影响,实际测定结果会产生较大的偏差,难以得到准确的数据。本文采用…  相似文献   
47.
以Pd/C为催化剂,在改进的动力学实验装置上研究了松脂分子间氢转移反应的集总动力学.在消除内、外扩散影响的条件下,在线跟踪反应产物并用气相色谱法测定反应体系组成随时间的变化,构造了Pd/C催化剂上松脂分子间氢转移集总反应网络,建立了包含单萜烯、枞酸型树脂酸、海松酸型树脂酸、对伞花烃、氢化单萜烯、脱氢枞酸、氢化枞酸型树脂酸和氢化海松酸型树脂酸等复杂反应体系的集总动力学模型,并估算了模型参数.松脂单萜烯和树脂酸的反应级数分别为1和2,并得到了松脂分子间氢转移中各反应过程的活化能.结果表明,所建动力学模型与实验数据吻合良好,并能预测反应在533 K下的集总组分浓度分布.Pd/C催化松脂分子间氢转移反应以脱氢反应为主,树脂酸的氢转移速率大于单萜烯的氢转移速率.  相似文献   
48.
建立了吸附柱分离-离子色谱法测定锑样中微量硫的方法.方法采用王水,氢溴酸,浓HCl等试剂将锑样溶解,并使锑样中的硫转化为SO42-,低温加热蒸干,使锑完全挥发.然后在氧化铝柱上过柱,用氨水洗脱,最后将处理好的样品溶液注入离子色谱系统进行分析测定.优化了离子色谱操作条件,以流速为1.2 mL/min的3.5 mmol/L的Na2CO3与1.0 mmol/L的NaHCO3作为淋洗液,对标准液和样品溶液的测定,线性范围为0.2~100 μg/mL,检出限为0.2 μg/mL,回收率为92.9%~103.1%,该法适合锑样中微量硫的测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