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1篇
  免费   130篇
  国内免费   234篇
化学   460篇
晶体学   25篇
力学   159篇
综合类   28篇
数学   183篇
物理学   320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68篇
  2013年   65篇
  2012年   57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57篇
  2009年   62篇
  2008年   58篇
  2007年   58篇
  2006年   56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49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7篇
  1979年   3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1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5篇
  1957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报道了显色剂1-(4-硝基苯基)-3-(2-吡嗪)-三氮烯化合物的合成及其与镉(Ⅱ)的显色反应。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Triton X-100存在下,pH 10.5的Na2B4O7-NaOH的缓冲介质中,该试剂能与镉(Ⅱ)与发生显色反应,形成摩尔比为4∶1的黄棕色配合物,配合物在波长453 nm处有最大吸收峰,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为6.90×104L.mol-1.cm-1,镉(Ⅱ)质量浓度在0~0.56μg/mL范围内遵守比尔定律。用拟定方法测不同废水中的镉(Ⅱ)。  相似文献   
82.
采用溶胶-凝胶法,将聚(苯乙烯-co-丙烯酸)(PSA)膜材料和氯化镁的复合物包覆在以硅胶为载体的TiCl3催化剂上,负载TiCl4后制得Ziegler-Natta复合催化剂.采用红外光谱、激光粒度仪和扫描电镜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该复合催化剂呈核壳结构.同时,考察了复合催化剂中膜的厚度和反应中的氢气含量对催化剂的聚合活性和聚乙烯性能的影响,实验发现,膜厚约为3μm的核壳结构复合催化剂活性良好,其具有带诱导期的平稳型动力学曲线;膜厚1.5μm的复合催化剂的活性接近于实验所用的以硅胶为载体的TiCl3催化剂,且其具有相似的衰减型动力学曲线.研究同时表明,不同的膜厚能够调节复合催化剂的氢调性能及所得聚乙烯的分子量分布.  相似文献   
83.
刘凤丽  蒋刚  白丽娜  孔凡杰 《物理学报》2011,60(3):37104-037104
本文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全势能线性缀加平面波方法(FLAPW),分析了Bi2Te3-xSex体系中各原子自旋轨道耦合(SOI)的p1/2修正对体系性质的影响,并对Bi2Te3-xSex(x≤3)同晶化合物的电子特性进行系统的理论研究,首次计算出Bi2S 关键词: 2Te3-xSex(x≤3)同晶化合物')" href="#">Bi2Te3-xSex(x≤3)同晶化合物 第一性原理 电子结构 自旋轨道耦合  相似文献   
84.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计量存在两个重要的问题,一个问题是损失数据缺乏,另一个问题是各部分之间的风险相关问题.结合Bayes估计和Copula函数解决了上述两个问题并基于中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损失数据对对操作风险的计量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分析的结果表明无论考虑风险相关与否,基于极大似然估计的VaR与基于Bayes估计的VaR具有一定的差距.  相似文献   
85.
秦元勋  郑力纲 《中国科学A辑》1986,29(11):1131-1142
以E(p,q;ε)记满足条件的二阶变系数系统的全体所组成的集合。此处p>0,q>0,ε≥0。本文证明了:(甲) 对于任何两个正常数p及q,存在一个正常数ε**(q/p2),使得(ⅰ) 当0≤ε<ε*,则集合E(p,q;ε)中的每一个系统的平凡解都是渐近稳定的;(ⅱ) 当ε*<ε,则集合E(p,q;ε)中有系统共平凡解是不稳定的。这就否定了一种普遍的猜想:条件p1≥p(t)≥p0>O,q1≥q(t)≥q0>0。可以保证系统的平凡解的稳定性;(ⅲ) 当ε*=ε,则集合E(p,q;ε)中每一系统的平凡解都是稳定的,但存在系统,其平凡解不是渐近稳定的。(乙) 函数ε*(q/p2)随q/p~2由0增加到+∞,而由1单调减少到0。(丙) 给出了函数ε*(q/p2)的数值图表,以及近似解析表达式,供工程师及物理、力学家之用。注意,p1实际上可任意大,ε*只与p0,q0,q1有关,相应的结果亦已得到。  相似文献   
86.
平移、对称、旋转是初中几何中的三大变换,通过不同的变换,能把条件相对集中,使图中的各种关系明朗化,以促进思维方法和解题能力的提高.本文笔者以例题的形式说明平移、对称、旋转在几何证明中的应用,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87.
聚合物基片对柔性有机发光器件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聚合物基片柔性ITO膜为透明电极,制备了ITO/TPD/Alq3/Al结构柔性有机发光器件,并与在相同条件下制备的玻璃基片相同结构器件作了比较。研究了不同基片对有机材料及器件性能的影响,指出选择不易吸湿、耐温高、热胀系数小的聚合物材料,提高柔性ITO膜的附着力和导电性,结合柔性ITO膜的具体特性。优化有机层的蒸镀条件,是提高柔性有机发光器件发光亮度和稳定性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88.
6000km横贯南极洲雪层剖面与表面特征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0年国际横穿南极考察队”中国队员在横跨西、东南极洲5986 km的考察路线上,挖1.0—2.0m的雪坑106个。通过对雪坑的雪层剖面的观测研究,认识到大尺度南极冰盖浅表层的基本物理特征,沿途还进行了冰盖表面雪丘形态的观察和长轴方位的测量。观测资料分析表明,西南极冰盖表面融水渗浸冻结作用较明显,年降雪量较大,其气候较东南极洲湿暖和湿润,深受南大洋气候影响。东南极冰盖雪层内大量发育的辐射壳说明,即使在较低的温度条件下由于阳光照射时间相对较长(夏季长时间的永昼现象),冰面在夏季仍有“融化”现象发生。南极内陆地区雪丘方位变化较小,其优势方位反映南极内陆存在南北向的盛行风向。东南极冰盖浅表层内的深霜层极为发育,有其独特的气候学及冰川学意义,但其形成机制需专文探讨。  相似文献   
89.
激光捷联惯组的双轴位置转台标定仿真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研究了利用双轴位置转台标定时,水平基准误差和北向基准误差对激光捷联惯组(LSIMU)标定精度的影响。首先建立了LSIMU标定模型和生成惯性器件信息的仿真算法,接着设计了LSIMU标定方案和数据处理方法,最后对LSIMU标定进行仿真和分析。仿真结果表明:水平基准误差为0.4’时,加速度计标定误差将达到116×10^-6;当北向基准误差大于5°时,陀螺标定误差将超过0.0001。  相似文献   
90.
等达因图象的自动采集与识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中提出了一种机机械扫描系统.小功率激光器、图象板、相移元件、微机和程序软件组成的等达因图象自动采集与处理系统,用灰度值比较的思想实现了等达因图象的跟踪采集。提出了四幅图象相移法实现等达因图象的自动识别。系统能快速、实时、精确和全自动地实现等达因图象的记录和分析。给出与物体内各点应力状态一一对应的位相图。并用来研究了其他实验方法困难的局部三维效应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