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6篇
化学   19篇
力学   7篇
综合类   2篇
数学   56篇
物理学   3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针对工业现场监控系统传感器网络的组成和特点,综合传统传感器网络协议的优点,提出了一种独立于开发者和使用者、在应用层又具备一定扩展性的轻量级实时传感器网络通信协议(RTSN),通过建立主/从通信和事件驱动的通信模型,有效提高了系统对实时事件的响应能力.文中详细介绍了系统结构、协议的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传感器节点管理以及事件驱动的通信模型.最后,在3块Cyclone II EP2C35F672C8开发板上实现了RTSN节点模型,从而验证了协议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2.
本文采用-维稳态ZND模型,从理论分析和数值计算上详细研究了爆震波的结构和非绝热粗糙管中摩擦阻力和热损失对爆震波传播的影响.推导了爆震波的传播方程,揭示了多种爆震机制和爆震极限的存在及其机理。对低速爆震的发生给出了理论解释.  相似文献   
83.
今年是北京市、湖北省等六省市会考后采用“3+2”型高考的第一年(以下简称新高考)。中央电视台首次播出国家教委考试中心的专家对高考各科命题的重要讲话,广大考生和教师对今年的考题极为关注。数学考试结束后,考生普遍反映今年数学试题没有偏题、怪题、特别难的题,能够动手,全部做了。中学教师阅卷后确实感到试题难度适中,区分度高,有利于大学选拔新生,也有利于中学数学教  相似文献   
84.
超声速预混可燃气流的点火与燃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激波风洞一激波管组合设备上开展了碳氢燃料超声速预混可燃气流的点火与燃烧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利用激波对燃料进行预热,并以高温燃气作为引导火焰,可以有效缩短汽油空气超声速可燃混气的点火延迟时间,使之缩短到 0.2 ms以下。利用纹影照片对超声速燃烧流场结构作出了分析;研究了超声速预混可燃气流的温度以及当量比对超声速燃烧流场结构、点火与火焰传播特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85.
用FT-IR系统作红外辐射源的遥感测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近年发展起来的、用带有望远镜光学装置的FT-IR光谱系统进行红外辐射源测定的遥感技术。以遥感发射和/或吸收测量方式,对某些红外源,如飞行器和摩托车尾气等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86.
以无氯Cu/AC催化剂中活性炭载体为研究对象,对活性炭上DMC水解反应条件进行了考察,并通过Boehm滴定法和XPS对活性炭上DMC水解活性位点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温度的升高和水含量的增加对DMC水解有较大的促进作用,较高的压力和CO_2气氛对DMC水解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甲醇量和CO、O_2、N_2气氛对DMC水解影响较小。不同条件处理的活性炭表面基团种类、数量均有较大变化,HNO_3处理使活性炭碱性基团含量下降,羧基等酸性含氧官能团含量明显增加,总酸量最高可达1.88 mmol·g~(-1);先HNO_3后NaOH处理的活性炭上酸性基团含量大量减少,表面碱性基团含量则有较大提高,总碱量最高可达1.69 mmol·g-1。特别地,活性炭表面碱性基团是催化DMC水解的活性位点,在活性炭碱性基团含量由0.16增加到1.69mmol·g~(-1)的过程中,DMC水解程度由2.5%增加到了31.7%,而酸处理可以有效降低活性炭表面碱性基团含量,抑制其催化DMC的水解性能。  相似文献   
87.
高煤级煤岩流变作用的谱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高煤级煤岩在不同流变条件下大分子结构的变化特征,对沁水盆地南部高煤级原生结构煤岩及其变温变压流变实验后的煤岩进行了FTIR和激光拉曼光谱测试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温压条件形成的不同类型流变煤岩的大分子结构和组成具有明显的差别。煤岩变温变压流变实验(温度300~400 ℃、围压50~100 MPa、应变小于10%和应变速率10-4~10-7·s-1)会使其大分子结构产生改变,并实现化学结构重组:当温度为300或350 ℃,高煤级煤岩易形成脆性流变或脆韧性流变,机械能转化为热能,一些键能较弱的支链和官能团断裂并且结构脱落,产生裂解小分子,其过程以应力降解作用为主,而芳香结构增多,同时出现应力缩聚;而温度上升至400 ℃以上,高煤级煤岩即可发生韧性流变,次生缺陷发育,机械能转化为应变能,脱落的小分子优先嵌入或吸附在大分子结构的缺陷或表面,脂肪和芳香结构的变化,其过程既有应力降解作用又有应力缩聚作用,而且以应力缩聚作用为主;围压和样品注水状态对大分子结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88.
暗态效应被广泛应用于量子信息处理.通过纤芯结构的设计,在三芯耦合波导中实现了该量子效应,并数值研究了非线性对暗态的影响.研究发现,在几个耦合长度内,当波导1中的输入为归一化功率等于1的低能量光脉冲时,波导2与3中没有光传输;当入射光的归一化功率增大到1000时,波导2与3中依然没有明显光传输,且对比度超过4个数量级.然...  相似文献   
89.
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technology computer aided design, TCAD)软件针对N型阱电阻的单粒子效应开展仿真研究,结果表明单个重离子入射到N阱电阻中会造成器件输出电流的扰动.经过对电阻的工作机理和单粒子效应引入的物理机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重离子在N阱电阻中产生的电子-空穴对中和了N阱电阻中的空间电荷区,使得N阱电阻的阻抗瞬间减小、电流增大,且空间电荷区被破坏的面积越大瞬态电流的峰值越高.随着阱结构中的高浓度过剩载流子被收集,单粒子效应的扰动会消失.但N阱电阻独特的长宽比设计导致器件中的过剩载流子收集效率低、单粒子效应对阱电阻的扰动时间长.文中还对影响N阱电阻单粒子效应的其他因素开展了研究,结果表明重离子的线性能量传输(linear energy transfer, LET)值越高、入射位置距离输入电极越远, N阱电阻的单粒子效应越严重.此外,适当缩短N阱电阻的长度、提高阱电阻的输入电压、降低电路电流可以增强其抗单粒子效应表现.  相似文献   
90.
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有辐射热损失和曲率的圆柱火焰,推导出了关于火焰位置、火焰温度同热损失和来流速度之间的关系式。并在此基础上对圆柱火焰的可燃极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热损失对可燃极限产生很大的影响。另外,作者运用线性稳定分析法对有辐射热损失的圆柱火焰作了稳定性分析,得出了判断圆柱火焰稳定与否的通用表达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