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1篇
  免费   131篇
  国内免费   214篇
化学   391篇
晶体学   21篇
力学   39篇
综合类   13篇
数学   110篇
物理学   322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50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48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4篇
  1980年   2篇
  1962年   1篇
  1958年   4篇
  1957年   2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21.
生物质在流化床中的空气-水蒸气气化研究   总被引:22,自引:6,他引:22  
以流化床为反应器,对生物质的空气-水蒸气气化特性进行了研究。考察了一些主要参变量,如温度 (700 ℃~900 ℃)、水蒸气/生物质比(0~4.04)、空气当量比(0.19~0.27)以及生物质粒度(0.2 mm~0.9 mm)等对气化结果的影响。在实验研究的条件范围内,生物质产气率在1.43 m3/kg~2.57 m3/kg范围内变化,产气的低热值在6 741 kJ/m3~9 143 kJ/m3范围内变化。实验结果表明:较高的气化温度有利于氢的产生;但气化温度过高会使气体热值下降;与常规的空气气化相比,水蒸气的加入使生物质气化产气率显著提高,但水蒸气加入量过多使气化温度下降,产气率和产气热值降低;生物质颗粒粒度的大小对产气组分的分布和产气率均有影响,较小颗粒的生物质会产生较多的CH4、CO和较少的CO2。  相似文献   
22.
糖类物质的毛细管电泳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毛细管电泳(CE)是近二十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分离分析技术,它以快速、高效、高灵敏度、所需样品少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八十年代末开始应用于糖类物质的分析,并获得了快速发展。本文对毛细管电泳分离分析糖类物质进行了评述,主要集中在多糖的水解、衍生、检测、分析应用及前景等方面。全文引用文献40篇。  相似文献   
23.
报道了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掺杂Ca、Ni、Nb、Mn钛酸铅超细陶瓷粉末的方法。制得的粉料化学式为:Pb0.75Ca0.25[(Ni1/3Nb2/3)0.08Ti0.912Mn0.008]O3,粒径小于0.1μm,所有的掺杂元素均能定量掺入。  相似文献   
24.
烯烃环氧化是重要的基本有机反应之一。前文我们报道了用过硼酸钠/乙酸酐复合试剂进行烯烃环氧化的方法。该法具有反应安全、操作方便的特点,但仍需要较长的反应时间(18~24h),产率亦与使用过氧乙酸等常用环氧化试剂的结果大致相当。已知超声辐射对许多有机反应,尤其是非均相反应,常有十分显著的促进作用。鉴于过硼酸钠的烯烃环氧化反应是在固-液相体系中进行,故我们进一步探索了对该反应体系施加超声辐射的方法。实验结果表明,将烯烃、过硼酸钠(NaBO_3·4 H_2O)和乙酸酐及溶剂二氯甲烷组成的反应混合物,置于超声辐射下(33 kHz,250w)进行反应,虽然环氧化合物的产率未见十分明显的提高,但反应时间却大为缩短(1~3h)。出乎预料的是,在超声辐射下,若在类似条件下以过碳酸钠(Na_2CO_3·3/2 H_O_2)/乙酸酐复合试剂对烯烃进行环氧化反应,不仅反应时间短,而且产率极佳。气相色谱跟踪反应的结果表明,多数反应经超声辐射40~60 min 即巳接近完全,1~3h 后烯烃几乎定量地转化为相应的环氧化合物(结果见表)。与过硼酸钠的同一反应相比,过碳酸钠的反应放热更为明显。因此当反应量较大时反应较为激烈,需用滴加乙酸酐的方法控制反应速度,以防反应过剧。在反应结束后,混合物经碱水洗涤,干燥,蒸馏或柱色谱纯化,产率一般在90%以上。超声辐射对这两种类似反应体系影响的差异说明,超声所起的主要作用仅是在非均相条件下加速了无机过氧化物与乙酸酐的相互作用,该作用是影响反应速率的决定因素,但超声辐射并未能从本质上改变环氧化反应的基本反应过程。上述两种复合环氧化试剂及反应条件虽然十分相似,但它们进行环氧化反应的机理却有所不同。在使用过硼酸钠的反应中,过硼酸钠先与乙酸酐作用生成反应中间体(AcO)_2B—O—O—B(OAc)_2,然后再对烯烃进行环氧化反应;而在过碳酸钠的反应中,则是由其分子中的过氧化氢与乙酸酐作用生成过氧乙酸中间体后,再进一步对烯烃环氧化。超声辐射并未能改变这两种中间体对烯烃的反应活性。由于中间体(AcO)_2B—O—O—B(OAc)_2的反应活性不及过氧乙酸,因此对过硼酸钠体系施加超声辐射后,虽然反应时间大为缩短,但产率未见明显改观。在超声辐射下,用过碳酸钠/乙酸酐进行烯烃环氧化,具有产率高、反应时间短、操作方便、安全可靠等特点,是一种快速有效的烯烃环氧化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25.
以聚丙烯为试验物料,利用N2热等离子体在等离子体反应器内进行了一系列热解试验,重点考察了气体产物成分及含量。在反应过程中加入过热水蒸气以改善气体品质,在本实验条件下,气体产物中CO与H2之和可以达到40%,C2H2可达到5%。  相似文献   
26.
30名受试者平均年龄59.5±6.9岁.其中女性11名。每名受试者连续饮用微量元素活性剂口服液1个月。结果表明.血清总胆固醇由6.037mmol/L减少到4.867mmol/L,P<0.01。低密度脂蛋白由4.470mmol/L减少到3.667mmol/L.P<0.O1.甘油三脂和极低密度脂蛋白也分别降低了9.8%和10.6%;而高密度脂蛋白由0.720mmol/L增至1.003mmol/L,P<O.O5;血浆丙二醛浓度由4.435mmol/L降至4.081mmol/L,P<0.05:红细胞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浓度均升高。血脂和血脂蛋白的变化表明.微量元素活性剂口服液对中老年人防治脑动脉硬化和冠心病具有良好作用。  相似文献   
27.
当作电解食盐溶液的演示实验时,如没有电解槽、石棉板或素烧瓷筒,可以用下列物品代替:用一个普通的铁圆盒作为电解槽及阴极,用废A电池中炭棒作阳极,用学生做手工劳动时用黏土做的经过素烧的笔筒作石棉隔板,将饱和的食盐溶液倾满铁圆盒、黏土筒放在盆中,里边插入炭棒,用两根导线连接在一个蓄电池上,在六伏特电压下通过电流,电解作用  相似文献   
28.
NO2气相硝化金刚烷的计算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密度泛函理论(DFT)和半经验MO-PM3方法研究了NO2气相硝化金刚烷反应机理. 计算结果表明, NO2不能直接取代金刚烷H; 在B3LYP/6-311++G(3df,2pd)//B3LYP/6-31G* 较高水平下, 对三个可能机理的反应势垒(Ea)的精确计算表明, 该反应的决速步骤为NO2中O和N进攻1-H的竞争过程, 且1-硝基金刚烷为主要产物. NO2中O进攻1-H决速反应过程中, 分子几何、原子自然电荷及IR光谱变化表明, C—H键的断裂和N—H键的形成是一个协同过程; 参与新键形成和旧键断裂原子C(1), H(11), O(28), O(29)和N(27)的原子自然电荷及与其相关的键长、键角有明显的变化. 反应过程中体系偶极矩的变化表明, 极性溶剂能降低反应势垒, 有利于反应的进行.  相似文献   
29.
采用表面引发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方法合成了核壳结构的磁性高分子纳米微粒. 作为聚合反应引发剂的3-氯丙酸, 首先与油酸修饰的Fe3O4纳米微粒表面的部分油酸置换, 然后在Fe3O4纳米微粒表面引发甲基丙烯酸甲酯聚合, 合成的纳米复合材料用TEM, FTIR, XRD和DSC表征. 磁性测试结果表明, 所制备的磁性高分子纳米微粒仍具有超顺磁性, 但由于聚合物的存在, 其饱和磁化强度降低.  相似文献   
30.
由于激光技术的快速发展,新型超快可调谐波长的高功率激光器更多的在民用和军事上应用。快速的非线性光学器件的需求越来越多。近10年,人们投入大量研究寻找超快光学非线性材料,同时寻找快速响应、高线性透过率和低非线性透过率以及高损伤阈值的光限幅材料,研究发现金属酞菁化合物、金属卟啉化合物以及富勒烯衍生物具有良好的光限幅效果和强的光学非线性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