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21篇
化学   25篇
晶体学   3篇
力学   9篇
综合类   2篇
数学   7篇
物理学   3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21 毫秒
61.
使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平面波赝势法,研究了Nb二维单层原子薄片的结构稳定性和电子结构性质.对其所有的二维晶格结构的计算表明,由于Jahn-Teller效应,对称性较高的正方和六角晶格都是不稳定的二维结构.而稳定的二维结构是由对称性较高的六角晶格畸变后形成的对称性较差的斜方和中心长方结构.Nb单层原子薄片不能形成长方晶格结构.通过计算电子结构和Jahn-Teller效应,进一步讨论了这些结构的相对稳定性以及各二维晶格结构的电子能带和态密度等性质. 关键词: Nb原子薄片 Jahn-Teller效应 电子结构 从头计算  相似文献   
62.
利用单色标量光波通过大气湍流的传输理论,在一级玻恩近似下,导出位相共轭波补偿气流扰动的理论,得出在无大气吸收及无限大共轭镜条件下,共轭波可完全补偿大气湍流的结论。实验结果表明,利用受激布里渊散射产生的位相共轭波可得到很好的实时光场恢复。 关键词:  相似文献   
63.
利用镧系位移试剂, 测定了L-赖氨酸在水溶液中的~(13)C-NMR谱并对其进行研究。根据所设计的“自洽迭代”方法, 分离得到了L-赖氨酸中各碳原子的接触位移和偶极位移, 并自偶极位移值拟合得到L-赖氨酸在水溶液中的结构。  相似文献   
64.
王晓春  陶静  李铁纯 《分析测试学报》2016,35(11):1440-1444
建立了加速溶剂萃取/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ASE/HPLC-MS/MS)批量检测农田土壤中六溴环十二烷(HBCDs)和四溴双酚A(TBBPA)残留的分析方法。土壤样品经加速溶剂萃取,Sep-pak C18固相萃取柱净化后,在多反应监测(MRM)负离子电喷雾模式下进行HPLC-MS/MS分析。色谱柱为X Bridge C18反相柱(150 mm×2.1 mm×3.5μm),流动相为梯度变化的甲醇和水溶液。在最佳实验条件下,六溴环十二烷和四溴双酚A在0.50~200.0μ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8),方法检出限(S/N≥3)为1.80~10.0 ng/kg。在1.0~40.0μg/kg添加水平内,平均加标回收率为73.8%~106.9%,相对标准偏差(RSD)为5.8%~11.2%。采用该方法分析了我国某区域内表层土壤样品的HBCDs和TBBPA,得到理想的分析效果。  相似文献   
65.
应用喇曼光谱和单细胞分析技术监测非发酵底物形成的不同高渗透压对酿酒酵母乙醇发酵的影响,及发酵过程胞内主要生物大分子的变化动态,以期从光谱学角度获知酵母细胞乙醇耐受的分子机制.结果显示,渗透压的升高明显延缓酵母细胞的生长、底物消耗和产物生成,但在2.0mol/L山梨醇下乙醇的最终产量高于对照组.主成分分析显示,不同渗透压主要影响酵母细胞光谱的1 300~1 306和1 443cm-1等源自脂类物质的喇曼峰,说明渗透压影响了胞内脂类物质的合成.主特征峰强度的动态变化显示,高渗透压会显著影响782、1 301、1 602和1 657cm-1峰所表征物质的合成时间和强度,进而影响细胞的代谢方向.结果表明耐高渗菌株能适应高渗环境,调整胞内组分含量,实现高产发酵.  相似文献   
66.
建立了地下水中低环多环芳烃及其衍生物的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GC×GC-TOF MS)检测方法。对比研究了液液萃取(LLE)和固相萃取(SPE)对地下水中低环多环芳烃及其衍生物的提取效率,优选液液萃取为前处理方法。在优化条件下,除1,2,3,4-四氢萘(r=0.987 2)和联苯(r=0.989 9)外,其它目标物在0.1~1 000μg/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均大于0.99。地下水的平均加标回收率为63.3%~111%,除喹啉的相对标准偏差(RSD,n=6)为24.9%外,其余目标物的RSD均小于9.5%,方法检出限在1.63~14.7 ng/L之间。该方法用于河北地区6个地下水样中低环多环芳烃及其衍生物的检测,4个样品有检出,最高浓度达353 ng/L。  相似文献   
67.
采用低温燃烧合成(LCS)法制备出宽频谱红外-可见转换材料CaS∶Ce, Sm,研究了稀土掺杂浓度对产物红外-可见转换发光性能的影响,并对样品进行了结构和性能表征。XRD分析表明样品为立方晶系CaS晶体结构。样品的激发光谱位于200~500 nm之间,紫外或可见光均可有效激发该材料完成“充能”过程,且可见光激发占优势。样品的红外响应光谱范围为800~1 600 nm,说明CaS∶Ce, Sm材料具有宽频谱红外-可见转换效应。样品的红外-可见转换发射光谱是位于450~650 nm的宽带谱,两毗邻发射峰位于513.4和572 nm,分别对应Ce3+的2T2g(5d)→2F5/2(4f)和2T2g(5d)→2F7/2(4f)跃迁。  相似文献   
68.
BENDINGINTEGRALEXPRESSIONSOFACYLINDERWITHCRACKSWangXiao-chun(王晓春)(DepartmentofMechanics,PekingUniversity,Beijing)(ReceivedNot...  相似文献   
69.
以Y2O3粗粉、Nd2O3、硝酸和NH4HCO3为原料,通过共沉淀法制备了Nd3+:Y2O3透明激光陶瓷纳米粉体,并采用TG/DTA、XRD、FTIR、TEM以及EDS等测试方法对粉体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先驱物中添加适量SO42-离子能减轻煅烧得到的Nd3+:Y2O3粉体的团聚,使粉体粒度均匀并呈球形分布.在1100 ℃煅烧4 h所得粉体粒度均匀,粒径在50~70 nm之间,具有较好的分散性,适合作为制备透明激光陶瓷的粉体材料.  相似文献   
70.
采用水热法制备出Ca3(PO4)2:Dy3+纳米荧光粉,通过XRD、SEM和荧光光谱对样品进行了分析,主要研究了制备工艺以及Dy3+离子掺杂浓度对材料发光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初始溶液pH值为7,反应釜填充度为80;,在180℃条件下反应24 h所得的Ca3(PO4)2:0.02 Dy3+纳米荧光粉发光性能最佳.SEM分析表明荧光粉颗粒的平均粒径为100 nm,分散性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