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1篇
  免费   155篇
  国内免费   73篇
化学   210篇
晶体学   9篇
力学   34篇
综合类   19篇
数学   42篇
物理学   29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8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551.
We report the experimental realization of a ^88Sr magneto-optical trap (MOT) operating at the wavelength of 461 nm. The MOT is loaded via a 32 cm long spin-flip type Zeeman slower which enhances the MOT population by a factor of 22. The total laser power available in our experiment is about 300mW. We have trapped 1.6 × 10^8 ^88 Sr atoms with a 679nm and 707nm repumping laser. The two repumping lasers enhance the trap population and trap lifetime by factors of 11 and 7, respectively. The ^88 Sr cloud has a temperature of about 2.3 mK, measured by recording the time evolution of the absorption signal.  相似文献   
552.
生物气溶胶在大气中扩散极易传播和发生各种流行疾病,也是生物武器投放的主要形式,实现生物气溶胶实时、远距离的探测显得尤为重要。构建了一台双波长荧光雷达用于大气中生物气溶胶的预警和识别。该雷达系统采用Nd∶YAG固体激光器作为激励光源,基频1 064 nm、四倍频266 nm作为工作波长。基于激光诱导荧光雷达探测原理,对红外波段的弹性散射信号和紫外波段诱导的荧光信号进行数值分析。结果显示,在探测误差小于10%的情况下,距离为1.0 km时,单激光脉冲测量得到白天和夜晚细菌孢子的最小探测浓度分别为15 100个颗粒·L-1和8 386个颗粒·L-1;当脉冲数累加到10 000时,白天和夜晚的细菌孢子最小探测浓度显著改善,分别为144个颗粒·L-1和77个颗粒·L-1。分析结果还表明,通过红外波段确定细菌孢子云团位置后,为了提高系统对细菌孢子的探测性能,可增加紫外激光脉冲数量,延长荧光信号采集时间。  相似文献   
553.
花生中蛋白质含量与分布能够显著影响花生制品品质。利用高光谱图像结合化学计量学研究可视化花生中蛋白质含量分布的可行性。从校正后的花生图像的感兴趣区域(region of interest, ROI)中提取光谱信息,通过传统化学方法测定蛋白质含量。比对了不同光谱预处理和回归算法,以二阶导数(the second derivative, 2nd-der)为最佳的光谱预处理方法,偏最小二乘法(partial least squares, PLS)为最佳的回归算法。基于预处理后的光谱和花生蛋白质的化学值,建立全波长PLS模型,全波长模型具有良好的性能(校正集相关系数为0.91,校正集标准偏差0.86;预测集相关系数为0.86,预测集标准偏差为0.69)。利用回归系数法(regression coefficient, RC)从全波长模型中选择14个特征波长,建立2nd-der-RC-PLS特征波长模型,模型性能(校正集相关系数为0.86,校正集标准偏差1.03;预测集相关系数为0.80,预测集标准偏差为0.77)与全波长模型相当。采用2nd-der-RC-PLS算法将花生高光谱图像转变成蛋白质含量分布图。成对t检验判断凯氏定氮法与高光谱法无显著性差异。结果表明结合化学计量学的高光谱成像技术为测定花生中蛋白质含量分布提供了一种高效非破坏性方法。  相似文献   
554.
张勇  李伟  王强  张若璇  熊启杰  沈祥  郭靖  陈雪梅 《化学学报》2013,71(11):1496-1499
设计合成了一种用于检测Hg2+的苯并噁唑类荧光探针4-(苯并[d]噁唑-2-基)-2-((二(2-(乙巯基)乙基)氨基)甲基)苯酚(ZY1), 用质谱、核磁氢谱和X射线单晶衍射等方法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 并考察了其光谱性能. 研究结果表明, ZY1对Hg2+有较高的选择性和灵敏度, 它们之间的结合比为1:1, 共存离子及pH值(3.0~9.0)对其测定影响小. ZY1能够可视化检测Hg2+, 并在HeLa活细胞中实现了汞离子的成像, 这对检测生物体内的Hg2+将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55.
从叶片设计的3个关键环节(气动设计、结构设计和载荷评估)出发,对叶片自主研发进展进行了总结分析.在气动设计方面,概述了计算流体动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CFD)方法、涡方法和叶素动量(blade element momentum, BEM)方法,并依据工程中广泛应用的BEM方法,指出了低风速区风电叶片的解决思路;在结构设计方面,简要概述了基于梁模型的传统设计分析方法,分析了其在大型复合材料叶片薄壳结构上的不足,并对有限元方法(finite element method, FEM)在叶片结构分析中的应用进展进行了介绍;在载荷评估方面,介绍了其对叶片和整机其它部件的影响,阐述了载荷预估方面的工作进展.然后,通过分析3个关键环节之间的相互关系,得到如下结论:建立气动、结构和载荷相协调的叶片优化设计体系,才能真正满足高效低成本的需要.最后,指明了需要进一步研究的主要方向,即高效低载翼型研究,结构非线性有限元分析,气动-结构耦合研究,设计标准制定.最终目标是建立适合中国风资源特点的叶片研发体系,推动我国风电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556.
用^1H NMR谱,^13C NMR谱,二维谱,X-射线衍射等方法研究了钕系高顺式聚丁二烯橡胶(NdBR)在强UV光辐照前后的分子微观结构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NdBR随着UV光辐照时间的增加,侧链乙烯基端基双键比主链端基双键更易发生氧化反应.并且NdBR样品的半峰宽值逐渐增加,表明NdBR在Uv辐照过程中发生了部分交联反应.样品的X-射线衍射谱图中结晶峰强度随UV光辐照时间的增加逐渐降低,表明样品的晶形无序程度增加了.  相似文献   
557.
采用裂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含有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的聚氯乙烯(PVC)的裂解行为进行了研究.在氦气氛围中,分别在300、400、500、600、700和800℃下对含有DBP的PVC进行热裂解,并通过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法对裂解产物进行了定性和半定量分析.共鉴定出氯化氢、萘、联苯、菲等37种裂解产物.通过与单一组分PVC树脂裂解产物比对,在300℃时含DBP的PVC以释放DBP为主而不发生分解反应,这与单一组分PVC树脂裂解行为有明显不同.在600℃以下裂解产物主要以氯化氢和苯等易挥发的物质为主,而600℃以上多环芳烃开始大量产生,并且随着裂解温度的升高,裂解产物越来越复杂,有害物质如萘、联苯、芴等的含量也逐渐增加.根据裂解产物的种类及相对含量变化规律,表明对含增塑剂的废PVC塑料的裂解回收过程适合采用分段裂解工艺,从而降低热裂解温度和提高热裂解效率.  相似文献   
558.
The controllable periodic M-shape gratings are fabricated on the surface of silica glass by three coplanar interfering beams from a single femtosecond pulse. The configuration of the M-shape periodic structure is characterized by optical microscopy and atomic force microscopy.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and the theoretical simulation show that the period and the modulation depth ratio between the neighboring grooves of the fabricated gratings can be controlled by adjusting the collision angles and pulse energy of the three beams, respectively.  相似文献   
559.
定标自动化水平与像点提取精度是光学遥感卫星在轨几何定标效率及精度提升的关键因素。提出一种以轻小型、自动化的反射点源为地面控制点的高精度像点提取方法,匹配参数化模型拟合获取点源像点坐标,并利用有理函数模型进行精度验证。在轨实验结果初步表明,与模板匹配法等常规方法相比,反射点源法提取的像点坐标精度优于0.05 pixel,经有理函数模型验证,像点定位精度优于0.05 pixel。反射点源不仅能够实现高精度的像点提取,还能够实现光学遥感卫星在轨几何辐射综合定标,对提高我国遥感测绘精度和定标自动化水平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60.
王强  高笑笑  范雪荣  袁久刚 《化学学报》2010,68(20):2099-2103
通过层层静电自组装法将溶菌酶和聚苯乙烯磺酸钠(PSS)交替沉积在羊毛纤维表面, 赋予其抗菌性. 应用扫描电镜(SEM)考察组装后纤维表面形态, Zeta电位、染色、溶菌酶活性测试研究纤维表面组装机制并考察改性羊毛抗菌效果. SEM结果表明组装后纤维表面粗糙, 部分凹槽被填埋, 证明溶菌酶/PSS自发组装到纤维表面. 表面电位、染料上染量、溶菌酶活力随纤维表面沉积物质不同, 均呈现明显的“层层交替振荡”现象, 证实了组装后纤维表面电荷的交替变化|织物紫外线透过率随组装层数增加呈近似线性降低, 表明溶菌酶在羊毛表面实现了多层组装, 揭示了羊毛纤维表面抗菌功能涂层的层层静电自组装构筑机制. 同时, 组装层数增多, 溶菌酶活性逐渐增大. 载酶羊毛抗菌率达到91.7%, 具有良好的抗菌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