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9篇
  免费   52篇
  国内免费   79篇
化学   128篇
晶体学   8篇
力学   9篇
综合类   4篇
数学   19篇
物理学   14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采用分散液相微萃取与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联用技术建立了测定葡萄样品中百菌清、克菌丹和灭菌丹农药残留的新方法.对影响萃取和富集效率的因素进行了优化.萃取条件选定为在10 mL带塞离心试管中加入 5.0 mL葡萄样品溶液,并加入1.0 mL丙酮(分散剂),振荡摇匀后以5000 r/min离心5 min,然后将上层清液转移至另一离心试管中,加10.0 μL氯苯(萃取剂),分散混匀后再以5000 r/min离心5 min,萃取剂氯苯相沉积到试管底部,吸取1.0 μL萃取相直接进样分析.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3种杀菌剂的富集倍数可达788~876倍;检出限在6.0~8.0 μg/kg(S/N=3∶ 1)范围内.以α-六六六为内标,测定3种杀菌剂的线性范围为10~150 μg/kg,线性相关系数在0.9990~0.9995范围内.本方法已成功应用于葡萄样品中百菌清、克菌丹和灭菌丹残留的测定,平均加标回收率在92.3%~106.1%范围内;相对标准偏差在4.5%~7.2%之间,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42.
SOHO/SUMER太阳紫外光谱仪的N Ⅳ谱线观测到太阳南极区冕洞内存在许多小尺度结构,其空间尺度约1~几角秒,寿命尺度约1~几min。小尺度结构沿狭缝方向呈条状,视向多普勒速度可至几十km·s-1。在有的南极区冕洞区域内,小尺度结构的视向多普勒速度呈红、蓝移准周期性交错分布,持续时间长达100 min。部分小尺度结构在同一观测窗口的高温Ne ⅤⅢ谱线还可清晰显现。有的小尺度结构在Ne ⅤⅢ速度演化图的时间和位置与N Ⅳ 谱线速度图基本一致,但它们在Ne ⅤⅢ速度演化图中更延展和弥散。N Ⅳ紫外光谱显示部分小尺度结构谱线呈现非高斯形状,谱线两翼速度可达150 km·s-1,与太阳过渡区爆发事件的光谱特征相似。太阳过渡区爆发事件常出现在宁静区,SOHO/SUMER太阳紫外光谱仪的N Ⅳ谱线显示在南极区冕洞也可产生爆发事件,且具有较强的动力学特征。  相似文献   
43.
王东  查新未  兰倩  李宁  卫静 《中国物理 B》2011,20(9):90305-090305
In this paper, we propose a controlled quantum state sharing scheme to share an arbitrary two-qubit state using a five-qubit cluster state and the Bell state measurement. In this scheme, the five-qubit cluster state is shared by a sender (Alice), a controller (Charlie), and a receiver (Bob), and the sender only needs to perform the Bell-state measurements on her particles during the quantum state sharing process, the controller performs a single-qubit projective measurement on his particles, then the receiver can reconstruct the arbitrary two-qubit state by performing some appropriate unitary transformations on his particles after he has known the measured results of the sender and the controller.  相似文献   
44.
提出了一种基于混沌激光干涉的分布式光纤声音传感系统,利用外腔反馈式半导体混沌激光作为传感光源,借助非等长的马赫-曾德尔双臂引入干涉光程差,通过直线型Sagnac结构克服了环形干涉系统的互易效应,利用频谱的零频点实现了声音信号的分布式定位。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可实时提取1kHz的单音信号及200~900Hz频率范围内的语音信号。与传统的宽带放大自发辐射激光相比,基于混沌激光干涉的传感系统具有更好的声音频响曲线、更高的检测灵敏度以及均匀的平面指向性,并在12km长的单模光纤上实现了宽谱声音定位,为分布式光纤声音传感系统提供了一种新的灵敏度提升方案。  相似文献   
45.
SiO2含量是铁矿石质量控制的主要技术指标,亦是衡量铁矿石品质好坏的关键指标之一,对选矿方法、配矿流程的确定具有重要意义。传统的SiO2含量测定法虽然准确度高,但工作量大,操作繁琐,花费时间长,难以快速、高效确定铁矿石中SiO2含量。采用红外光谱辐射计Turbo FT对辽宁省鞍钢集团鞍千矿业有限责任公司的“鞍山式”铁矿样品进行热红外光谱测试,分析了光谱特征,构建了比值指数(RI)、差值指数(DI)和归一化指数(NDI),并确定光谱指数与样品SiO2含量相关性最显著的敏感波段及对应的相关系数值;优选出与样品SiO2含量相关性最显著的归一化指数(NDI),构建样品SiO2含量的定量反演模型,并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三种光谱指数与样品SiO2含量的敏感波段均位于余辉带特征(RF)的左边界8.06与8.2 μm处,相关系数均达到0.9以上,其中NDI与样品SiO2含量的相关性最高;基于NDI构建了实验样品SiO2含量的二次函数反演模型,预测误差为3.57%。该方法相对于传统的研磨化验法,具有工作强度小、便捷、快速、高效、无污染的优点,对遥感找矿也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6.
铁矿中磁性率是评价铁矿床工业价值和划分矿石工业类型的重要指标。传统的磁性率测定法存在工作量大、效率低、周期长的缺陷,成为经济、合理、高效开采铁矿资源的瓶颈问题。采用便携式地物光谱测试仪对辽宁省鞍钢集团鞍千矿业有限责任公司的BIF实验样品进行可见光-近红外光谱测试,分析了光谱特征,构建了比值指数(RI)、差值指数(DI)和归一化指数(NDI),并确定光谱指数与样品磁性率相关性最显著的敏感波段及对应的相关系数值;优选出与样品磁性率相关性最显著的比值指数(RI),构建实验样品磁性率的定量反演模型,并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三种光谱指数与样品磁性率敏感波段均位于935与1 050 nm,且该波段处的相关系数均达到0.9以上,其中比值指数与样品磁性率的相关性最高;基于比值指数构建的实验样品磁性率定量反演模型的预测误差为0.038,反演磁性率与实测磁性率的判定系数(R2)为0.964 5,预测结果比较理想。为确定BIF的磁性率提供了一种新方法,该方法具有工作强度小、经济、高效、便捷的优点,且对遥感找矿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7.
采用分子动力学方法研究了碳离子碰撞碳纳米管中顶位、键中心和六元环中心的动力学过程。通过分析低、中、高3种入射能分别对碰撞过程的影响,探索了典型缺陷形成的微观演化过程。研究结果表明,碰撞碳纳米管中不同空间位置,其碰撞结果差异较大,其中顶位碰撞阈能最低,约为20 e V;碰撞六元环中心时碳管会发生严重变形,损伤最为严重。通过分析入射离子动能,碳纳米管热动能、质心动能以及势能随时间的演化规律,阐述了碰撞过程中的能量转移机制。  相似文献   
48.
<正>高增益自由电子激光原理自由电子激光(Free Electron Laser,简写为FEL)是以相对论性电子束为放大介质、基于电磁辐射机制的相干光源。自由电子激光原理是20世纪70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1976年,美国的梅迪(J.M.J.Madey)博士等人首次在实验上证实了振荡器型低增益FEL的原理,引起科技界极大的兴趣。20世纪80年代,科学家们提出了SASE(Self Amplified Spontaneous Emission,自放大自发辐射)高增益自由  相似文献   
49.
采用原子力显微镜(AFM)、椭圆偏振光谱仪、Dage-Pc2400推理分析等测试方法研究了石英坩埚真空镀膜工艺获得的碳膜的表面状态、粗糙度,碳膜和石英坩埚的结合力,确定了用于CdZnTe晶体生长的石英坩埚真空镀碳的最优工艺参数.研究表明,以乙醇为碳源,坩埚真空退火9 h后,碳源通入量为1.5 mL时,获得了厚度为0.7163 μm,表面粗糙度为4.7 nm,结合力达8.11 kg的碳膜.采用此工艺镀膜的石英坩埚生长CdZnTe晶体后,碳膜附着完好,晶体表面平整光洁,位错密度降低.  相似文献   
50.
范青华  王东 《化学进展》2010,22(7):1222
随着社会不断进步,如何使化学在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确保人身健康和安全,实现可持续发展已成为无法回避的问题,这也是对化学工作者提出的严峻挑战。为此,化学家在20世纪90年代初,提出了与传统的治理污染完全不同的“绿色化学”的概念,即如何从源头上减少、甚至消除污染的产生,因此要求任何一个化学活动,包括化学原料的使用、化学和化工过程以及最终的产品,对人类的健康和环境都应该是友好的。近20年来,绿色化学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已成为一个多学科交叉的新的研究领域,是“科技引领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其中,符合“绿色化学”基本原理和目标的“绿色有机合成化学”的发展尤为引人关注。最近,Chemical Reviews,Accounts of Chemical Research等国际著名期刊相继以“绿色化学”为主题出版了专辑。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绿色化学的日益重视,我国绿色有机合成化学领域的专家学者在包括不对称催化反应在内的高选择性及原子经济性有机反应、惰性化学键如C-H的活化及反应、均相催化剂的负载化以及绿色介质中的合成反应等研究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并在某些方面达到了国际领先的水平,在清洁的有机合成工艺及技术开发方面也显示了很好的发展势头。受《化学进展》编委会的委托,我们组编了这期“绿色有机合成化学”专辑。一方面是为了及时总结绿色有机合成化学研究领域的最新成就和发展趋势,另一方面也尽量全面反映我国科学家在这一领域已经取得的具有特色的研究成果以及面临的挑战,以期为推动我国绿色化学研究向更高和更深层次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本专辑涵盖了绿色有机合成化学的多个方面,诸如水、离子液体和超临界流体等非传统反应介质中的有机催化反应;金属配合物、有机小分子和酶催化的不对称合成;基于C-H键活化的C-C键偶联反应;有机、无机及其杂化体负载的均相催化剂;环境友好的聚合反应以及绿色介质离子液体的应用等。这些内容体现了绿色化学关于有机合成反应的“原子经济性”、“催化性试剂优于当量性试剂”、“尽量避免不必要的衍生化步骤”、“尽量使用无毒的辅助物质”和“采用无毒或低毒的反应底物”等原则。既对当前绿色化学研究的一些热点问题及重要进展进行了讨论、总结和展望,也基本能够反映我国目前在这一领域的工作特色和主流发展趋势。 参与本专辑撰写的作者都是在有机合成化学一线长期从事相关研究工作的专家,尽管他们工作十分繁忙,但都尽心尽力地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了撰写任务。本专辑是所有参与作者的辛勤劳动和共同努力的结果,在此向所有的作者及期刊编辑部的辛勤工作表示衷心感谢。同时,受编者学识所限,在本专辑的组稿和编写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一些差错,我们深感歉意,望读者不吝赐教。 范青华 王东 2010年6月于北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