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1篇
  免费   57篇
  国内免费   238篇
化学   348篇
晶体学   6篇
力学   20篇
综合类   3篇
数学   22篇
物理学   137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5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5年   5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31.
甾体药物(LIVIAL)1在微酸性条件下发生重排反应得另一化合物2.对化合物1,2应用NMR梯度场反相实验(GCOSY,GNOESY,GHMQC和GHMBC)进行深入的NMR研究,归属了化合物1,21H,13C NMR的化学位移.讨论了它们的立体化学及反应历程,并对其进行了计算机分子模拟.  相似文献   
532.
分子组装体的谱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红外光谱、拉曼光谱、荧光光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等是研究结构的主要手段。由于振动光谱得到的是力常数的信息 ,因而可以直接获得分子内、分子间键的信息 ,电子光谱则可以获取体系电子结构的信息 ,因而是分子组装体研究的重要方法手段。然而分子光谱也有其自身的限制 ,由于需要了解单层膜、单层膜与基底、单层膜与多层膜之间相互作用的信息 ,这些体系由于样品量小、信号弱 ,因此需要建立相应的适用于分子组装体的高灵敏度的特殊检测方法和实验技术 ,并发展分析分子间弱相互作用的光谱分析理论。本文综述了吉林大学超分子结构与谱学开放实验室近几年在超薄膜谱学方面的研究工作和进展。  相似文献   
533.
本文通过矩数分析给出了Poisson分布与三参数指数型分布的关系.这是由加聚物买验分布推断反应机理的初步尝试.  相似文献   
534.
叔丁基联苯基苯基噁二唑作空穴限制层的掺杂聚合物蓝光发光二极管马於光,吴军,薛善华,黄劲松,田文晶,刘式墉,沈家骢,刘晓冬(吉林大学分子光谱与分子结构开放实验室,集成光电子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长春,130023)(白求恩医科大学基础部)关键词聚合物,发光...  相似文献   
535.
<正>Polymer-liquid crystals (PLCs) are common materials for smart windows. However, PLC smart windows usually require high driving voltage to maintain transparency. We synthesized a novel PLC smart film by doping multi-wall carbon nanotubes (MWCNTs) into a reverse-mode polymer network liquid crystal (R-PNLC).  相似文献   
536.
建立了程序升温-称量法测定1AW溶液中总氧化物含量的分析方法。利用热重分析方法和拉曼光谱分析方法对1AW溶液中关键核素的分解行为进行系统性研究,最终优选出1AW溶液的煅烧温度,并筛选样品盒材质和优化两步法升温程序的温度参数。该方法取样体积为20~70μL,样品加热时长约130 min,总氧化物含量的测量相对标准偏差为5.1%(n=6),氧化锆测定结果的相对误差为-3.7%~3.7%,精密度、准确度满足工艺分析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