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1篇
  免费   68篇
  国内免费   51篇
化学   213篇
晶体学   7篇
力学   22篇
综合类   11篇
数学   53篇
物理学   14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3篇
  1977年   1篇
  1958年   1篇
  193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利用示差脉冲伏安法研究了烟酰胺(NA)与小牛胸腺DNA在pH 8.0条件下相互作用的电化学行为.双链DNA(dsDNA)或单链DNA(ssDNA)的存在导致NA的峰电流明显降低且峰电位负移,表明NA与DNA发生相互作用,生成了复合物,且其作用模式主要是静电模式,但NA与dsDNA的相互作用强于与ssDNA的相互作用,可用于识别dsDNA和ssDNA.通过dsDNA加入前后峰电流的变化,计算得出NA与dsDNA结合常数β=4.946×10(11),结合位点数m=3.此外,NA的峰电流Ip与DNA质量浓度在1~14mg/L的范围内呈线性关系,线性回归方程为Ip(10-5A)=-0.03451cDNA(mg/L)+1.7408,相关系数R为0.9998.该法具有良好的回收率和选择性,可用于样品中DNA的测定.  相似文献   
152.
分析了石油工程专业“油田化学”课程的教学现状,认为非化学专业学生的化学基础、学习主动性和课程教学考试方式是影响学生能力培养的主要原因。通过创新基础理论的教学方法,将能力培养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并将课堂讨论和分析能力纳入考试的总评成绩。量化数据和问卷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教学改革措施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分析问题能力,并能较为准确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若要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仍需对课程进行系统规划并加强教学与实验环节的结合。  相似文献   
153.
探讨了化学学科能力的内涵、化学学科能力的构成要素、化学学科能力水平的发展以及化学学科能力的评价等问题。基于化学学科本质及特殊要求界定了化学学科能力内涵及其核心要素, 并以“学习进程”的相关理论为基础建立了化学学科能力发展及评价框架。  相似文献   
154.
1-己基-3-甲基咪唑四氯化铁盐固化环氧树脂E-51的反应特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差示扫描(DSC)量热分析法研究了1-己基-3-甲基咪唑四氯化铁离子液体([C6mim]FeCl4)与双酚A型环氧树脂E-51的固化反应。结果显示,由于[C6mim]FeCl4包含多级胺基结构,因此可以作为E-51的高温固化剂使用,其与E-51的反应包含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的反应放热峰峰顶温度约在120 ℃,第二个阶段的反应放热峰峰顶温度会随着[C6mim]FeCl4用量的增加而发生变化。当[C6mim]FeCl4与混合胺复配成新型固化剂时,二者产生明显的协同效应。通过恒温DSC实验发现,复配体系与E-51的固化反应可以在室温下发生,表现为在30 ℃固化反应放热峰峰顶放热时间为5 min左右,且随着恒温固化反应温度的提高,峰顶放热峰时间会缩短。非等温动力学结果显示:复配体系与E-51的反应活化能为979 J/mol,仅是混合胺体系的17%左右。反应级数为0.5表明这一固化反应是无规反应。  相似文献   
155.
Single crystal Er:LuAl_3(BO_3)(Er:Lu AB) is successfully grown using the top-seeded solution growth method with a K_2Mo_3O_(10) flux. The cell parameters of the grown crystal are estimated by an x-ray single crystal diffactometor and x-ray powder diffraction analysis. The result indicates that it still belongs to the space group R32. The obtained unit-cell parameters are a= 9.2793(19) ?, c= 7.210(3) ?, V= 537.65(27) ?~3, and Z=3.The absorption spectrum is measured at room temperature. The spectroscopy properties are investigated based on the Judd–Ofelt(J-O) theory, and the effective J-O parameters were calculated to be Ω_2=8.33×10~(-20),Ω_4=3.83×10~(-20), and Ω_6 =3.55×10~(-20). The emission spectra of Er:LuAB crystal at room temperature are also studied and the ~4I_(11/2)→~4I_(13/2) fluorescence around 3170 nm is observed. The emission cross section calculated by the F-L formula is 8.6×10~(-20) cm~2.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Er:LuAB crystal may be a promising ~3 μm laser material.  相似文献   
156.
采用双螺杆熔融共混的方法制备了含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TMPTA)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氢化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PET/SEBS)和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马来酸酐接枝氢化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PET/SEBS-g-MAH)共混材料,并在Co-60源中对其进行辐照。 通过对共混材料的力学性能、相态结构测和凝胶含量分析,对比研究了辐射对以上2种共混材料结构及性能的影响。 扫描电子显镜观察和凝胶含量分析结果表明,在适量TMPTA存在时,辐射有效地改善了PET/SEBS体系的相容性。 冲击强度的变化证实了这种增容效应,当SEBS的质量分数为20%、TMPTA质量分数为1%,经50 kGy辐照后,冲击强度达到17.3 kJ/m2。 当在SEBS分子链上引入马来酸酐官能团,辐照后,体系的相态结构变化并不明显,冲击强度最大值仅为11.5 kJ/m2,明显低于不含马来酸酐官能团的体系。  相似文献   
157.
研究了不同分子结构的疏水缔合聚合物和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在45、55和65 ℃下的静态吸附特征。 实验结果表明,疏水缔合聚合物的疏水基含量和微嵌段长度可以改变聚合物在石英砂表面的最大吸附量,而其中疏水基含量是主要影响因素,等温吸附曲线出现2个平台区。 随着温度的升高, 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吸附量增大,而缔合聚合物则表现出相反的规律;缔合聚合物通过改变疏水基含量和微嵌段长度来影响其吸附性能。  相似文献   
158.
介绍了202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有机高分子材料学科基金项目的申请、受理、评审和资助情况;分析了2022年度学科科学基金结题项目的绩效评估情况;综述了有机高分子材料相关领域的近期重要进展并阐述了学科对未来工作的展望。  相似文献   
159.
杨玉琴  王祖浩 《化学教育》2010,31(12):11-15
理解科学本质是科学素养的核心成分,科学教材是影响学生和教师对科学本质理解的主要因素之一。通过对我国现行3套高中化学必修教材及美国主流化学教材《化学概念与应用》科学本质内容水平的比较,发现中美化学教材的科学本质内容水平都较低。建议教材编写以显性方式准确呈现科学本质内容,科学探究活动、化学史的编排需符合科学本质内涵,恰当设计反思性活动栏目,重构教科书文本话语。  相似文献   
160.
吴玉琴 《化学教育》2006,27(6):46-47
新课标主张“提高自主学习化学的能力”,体现在化学习(试)题的设置上则多以情境方式给予信息,渗透化学知识,形成通常谓之的“化学信息题”.本文以问卷调查方式了解学生解化学信息题的能力状况,并提出相应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