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5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59篇
化学   144篇
晶体学   3篇
力学   6篇
综合类   9篇
数学   24篇
物理学   6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241.
将制备好的金纳米溶胶粒子组装在3-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APTMS)修饰的ITO导电玻璃表面,形成金纳米粒子有序膜。FE-SEM电镜图显示金纳米粒子有序膜呈现出较为均匀的亚单层分布。同时利用电化学方法对有序膜进行了表征。将有序膜作为表面增强Raman光谱(SERS)基底应用于生物分子谷胱甘肽的SERS光谱表征与分析。研究表明,所制备的金纳米粒子有序膜可有效应用于谷胱甘肽分子的SERS光谱表征与分析。  相似文献   
242.
介绍了化学教学论实验的重要性、教学现状以及自制微视频在教学中的优势和作用,基于学习金字塔理论和合作学习理论,阐述融合自制微视频进行化学教学论实验教学的过程,分析实际教学情况。聚焦探讨自制微视频的教学方式在高校化学教学论实验课程中的教学促进作用,通过训练学生自制微视频进行实验教学,将信息技术与实验教学整合起来,培养职前教师的实验技能、教学实践能力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243.
Tb掺杂的纳米羟基磷灰石生物荧光探针的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在室温下用Tb(Ⅲ)对纳米羟基磷灰石(HAP)进行表面修饰制成了新型无机生物荧光探针。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参与调控下,控制适当的反应条件,可生成20 nm左右的HAP颗粒。经表面修饰后所得的Tb-HAP颗粒的尺寸范围仍在20±5 nm之间,但具有发光特性,其最大发射峰值在544 nm,且能在可见光波段(488 nm)下进行激发。生物TEM结果表明,这种20 nm左右大小的Tb-HAP可以很容易地进入兔脊髓间充质干细胞。因此,这一具有荧光特性的Tb-HAP有望成为具有良好生物兼容性的并可在细胞内稳定存在的生物无机纳米探针。  相似文献   
244.
李玲 《化学教育》2001,22(10):33-35
就教学目标而言 ,“中学阶断应着重培养的科学能力包括以下 3个方面 :(1)认知能力 (智力 )注意力、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想像能力和思维能力。其中观察能力是能力基础 ,思维能力是核心。(2 )实践能力 指实践中检验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实验能力、迁移知识能力、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自学能力等。(3)创造能力 关于创造力的定义 ,各家也有各家的说法。有许多科学家已从不同角度定义过创造力。如心理学家认为 ,创造力是一种特殊的心理能力 ,它不同于记忆力、注意力、概括力和想象力等心理能力 ,也有的说 ,创造力是一种产生非自然演化…  相似文献   
245.
钴(II)-丁二酮肟体系极谱催化波的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倪亚明  李玲  周纯  高小霞 《化学学报》1987,45(10):971-976
本文研究了钴(II)-丁二酮肟(DMG)在氨性底液(pH9)中极谱催化波的机理.用线性扫描伏安法,循环伏安法和阳极溶出法等方法证明,这催化波的形成是由于吸附在汞电极上的钴(II)-丁二酮肟螯合物不可逆地还原到零价的"活性钴",同时在电极表面的"活性钴"又催化了丁二酮肟的还原.  相似文献   
246.
用Friedel-Crafts反应合成了二-对异丙笨亚砜,确定了它的组成和结构,测试了近紫外吸收光谱、薄层色谱行为。用反相纸色谱法在HCl和HNO3中观察了它对40余种离子的革取能力,并在纸上分离了Au-Pd、Au-Ag、Au-Pt、Au-Tl、Os-Ru、Os-Ir、Zr-Hf、Mo-W等离子对。  相似文献   
247.
采用水热法在FTO(fluorine-doped tin oxide)基底上制备不同形貌的锐钛矿结构TiO2薄膜。通过不断增大反应前驱物中盐酸浓度,TiO2薄膜由球状颗粒薄膜逐渐演变生长成大面积高能(001)面裸露的TiO2纳米片阵列薄膜。通过对形貌演化规律及X射线衍射图谱变化规律进行分析,提出了不同形貌TiO2薄膜的生长演化机制,并对盐酸在其中的作用进行了说明。为了进一步改善TiO2薄膜的性能,采用连续离子层吸附反应法对不同形貌的TiO2薄膜进行CdS量子点敏化。采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分析法和三电极体系对复合薄膜的光吸收性能和光电化学(PEC)性能进行了研究,实验数据显示CdS/TiO2复合薄膜的光电化学性能皆明显优于单纯TiO2薄膜,而且纳米片阵列薄膜的性能明显优于其他形貌薄膜,说明了大面积高能(001)面裸露的TiO2纳米片阵列薄膜的性能优越性。  相似文献   
248.
采用国际前沿的大口径高温固定点黑体新技术,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NIM(National Institute of Metrology)组建了大口径钨碳-碳WC-C高温固定点黑体辐射源,在3 020.11 K的融化点温度,实现了250~2 500 nm光谱辐射照度、相关色温和分布温度基准的量值复现。这是国际上首次将大口径高温固定点黑体技术成功应用于光谱辐射度基准复现领域。针对大口径固定点黑体熔化温坪曲线的特点、以及测量期间温坪曲线中间部分缺失的问题,提出了固定点熔化温坪拐点温度计算新方法,重构了缺失的熔化温坪曲线。采用光谱比较法,通过双光栅光谱比较测量系统将黑体的量值传递至光谱辐射照度副基准灯组,完成光谱辐射照度基准量值的复现和保存。新的量值复现方法将黑体温度的测量不确定度减小为0.36 K,缩短了量传链,实现光谱辐射照度最佳测量不确定度0.25%(k=2)。在250~2 500 nm,基于固定点新方法和传统变温黑体法进行量值复现的平均偏差为0.42%,将两种方法相结合,最终实现我国光谱辐射照度基准的测量不确定度(k=2)为:250~400 nm,Urel=1.9%~...  相似文献   
249.
铝原子簇     
马宏佳  李玲 《化学教育》2006,27(12):5-7,22
原子簇是现今化学研究的热点之一。简要介绍了原子簇的概念,并详细介绍了铝原子簇中的Al13、Al14的结构、性质,以及铝碘化物原子簇的稳定性规律。最后介绍了研究铝原子簇的意义。  相似文献   
250.
在298.15K下,用微量热法研究了丹皮酚及其一种同分异构体与β-环糊精在水溶液中包结作用的热效应,并用核磁共振来表征包结物的形成。从丹皮酚及其同分异构体的结构出发讨论了主-客体的相互作用强弱以及热力学数据的差异。结果表明,β-环糊精对两种同分异构体具有明显的分子识别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